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给小学数学课堂增添了主题图、情景、丰富的活动等新内容,学生学得很开心。但不少老师总觉得新课程课堂热闹的背后有点“漂浮”,缺乏实效。仔细分析发现,导致课堂漂浮的祸根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实践”“体验感悟”成了许多老师的自觉追求。“小组讨论”“唱歌跳舞”“上网浏览”“现场采访”……我们的课堂热闹起来,课上声、光、电一齐上,多种教学手段各显神通。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多角度的强烈冲击,给课堂平添了无限精彩——这需要教师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修养,需要教师具有新的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  相似文献   

3.
周艳君 《科技信息》2009,(11):190-190,189
新课改全面铺开之初,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喜人热闹的场面。但部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差强人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理想。这是因为我们的部分“热闹的课堂”只是表动实不动,那么真正“动”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怎样让学生有“活”的思维?怎样做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本文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探究,阐述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年的课堂实践和调研听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带给我越来越多的困惑与思索。我们在听课时看到有的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刚刚进入角色中,教师就拍手叫停了,好像小组活动只是做样子。有的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方面,调控不力,导致学生有“虚热”的混乱局面,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有的教师在设计活动话题方面,不切实际,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引导,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小组活动也就“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5.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描写蚕乡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优美散文,其恬静悠然的意境让学生入画。其热闹非凡的场景使学生心动,特别是紧张忙碌的气氛更使学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上课时,“两个不和谐的声音”,成就了课堂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6.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很多语文教师采取了肯定:积极、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这种“热闹”引发我们对激励性评价的正确使用作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7.
蔡雪琴 《科技信息》2012,(20):334-334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单调的说教形式变为活泼、生动的师生交流,因而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但是,一些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狭隘地将课堂的热闹、形式的多样,师生的活跃视为是理想的课堂教学的表现。殊不知在追求热闹的过程中将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缺失语文特性等问题不断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倡导“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师思考的话题。本文主要从情感、语言、流程、形式四方面进行剖析,结合教学实例浅谈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解析寂寞     
刘平 《世界博览》2011,(20):86-87
什么叫寂寞?从字面理解,寂寞形容冷清孤单,词组有“寂寞难耐”,近义词有“孤寂”、“孤独”,反义词有“热闹”、“充实”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10.
王文兰 《科技潮》2010,(9):38-38
近日,八达岭镇里炮村温室大棚的有机葡萄“闪亮登场”,“采摘葡萄树王,拍卖盆景葡萄”,村里举办了热闹的开园仪式。  相似文献   

11.
1999年以业国内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最热闹的一件事便是“二板市场”。如同往年流行的“资本经  相似文献   

12.
龚益新  眭和平 《广东科技》2013,(20):202-202,201
经济在转型,课堂也在转型,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明天,前行的方向已然明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诚然,这是一个很美丽的梦境,为实现之,课堂无论是“静悄悄地改变”,还是“颠覆性”的突变,我们都必须围绕“人”和“课堂”,找到其中的最佳结合点,以学生“学”的逻辑结构来精心组织好今天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魅力,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已临近中考,一向平静的惠化楼一楼突然热闹起来。今天隔壁的教室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班级的学生。我们一楼一直只有高一(9)班和(10)班两个班级.比较安静空旷。10班的班主任过来向我诉苦:“我们两个班级要遭殃了,来隔壁教室的学生是初三全年级每个班里挑出来的双差生(指品德、成绩均不佳者)。这些学生成绩基本定型,学生成绩、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不守纪律,为了最后能让其他学生向重点高中冲刺,考出优异成绩,‘净化’学习环境,就把有负面影响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里作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翔实的材料和充分的道理,论述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之妙,指出这个“闹”字,并不是“吵闹”,“打闹”,“争闹有声”,而是“热闹”,欢腾活跃的“闹”,它不仅表现了花的绚烂繁盛,而且表现了春意的浓郁和春天蕴含的勃勃生机。它所揭示的是春之神,春之魂,而不单单是春的外在形态。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实验站 炎热的夏季,一场大雨过后,青蛙乐团的演唱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咕呱~咕呱~”唱得好不热闹。其实,青蛙除了歌声“甜美”,走钢丝也是一绝呢!不信?那就来瞧瞧本期实验小博士的实验成果吧。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常拘泥于知识的灌输,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满堂听”使教师成了“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处于“客体”地位。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是从问题着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使学生有较多的思考、讨论空间,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  相似文献   

17.
高月霞 《科技资讯》2006,(21):118-118
“丰富多彩”往往是形容“第二课堂”的专用名词。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人,第一课堂也应“精彩无限”。第一课堂好比一个擂台,“有趣才会学,敢比才会强。”在第一课堂上应用擂台形式的教学,会使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兴趣浓,竞争意识强,发展能力强,身心健康,人体完善……。因此,第一课堂应活动多多,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18.
鹭鸟都市     
距热闹繁华的南昌城不足1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同样热闹繁华的鹭鸟“都市”。这里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居然栖息着数以10万计的鹭鸟。这里是树的天堂,几百种植物汇聚一处生根、开花、结果;这里是鸟的乐园,除了鹭鸟之外,还有上百种鸟类长年在这里安家、婚配、生子。中国有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鹭鸟“都市”的形成,的确出于偶然。3年前,一位名叫余高安的投资者,看中了这里的一处水塘,他认为这里距南昌城只有10公里,在这里建一个植物园,可以成为市区的一处景观。于是他在不足10亩地的水塘处,建了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已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许多高校还将这门课列为重点课程,作为一门精品深加以建设。要其正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了作很小容易,尤其是邓小平理论“进课堂”,已经成为摆在我们“两课”教师面前的一道新课题。目前,邓小平理论进教材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现在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邓小平理论进入课堂。“进课堂”的效果怎样,直接关系到邓小平理论能否进入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人学生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提…  相似文献   

20.
采用调查问卷、随堂观察和访谈的形式对英语专业二年级综合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做了一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听说水平”、“文化背景知识”和“课堂活动”对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很大;在课堂活动中,“思维拓展”、“总结性问题”和“课堂随机提问”最能导致课堂沉默。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