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广东地区常用4种护坡植物(百慕大草,黑麦草,糖蜜草,高羊茅)进行水分胁迫处理,观察不同时期植物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增加;四种草本植物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百慕大>糖蜜草>黑麦草>高羊茅;根系固坡保土能力依此为糖蜜草>高羊茅>百慕大>黑麦草.  相似文献   

2.
盐碱胁迫对虉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盆栽试验方法对2种虉草茎节扦插幼苗进行了4种盐和3个不同盐度的胁迫处理,研究虉草幼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虉草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为先降后升.盐浓度在100mmol/L以下时对幼苗的伤害较轻,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当盐浓度达到150mmol/L以上时,碱胁迫(A组)使电解质外渗率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而盐胁迫(B组)处理中川虉草3号虉草的电解质外渗率和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新品系虉草.  相似文献   

3.
选择甘南亚高山草甸坡向梯度(阴坡、半阴半阳坡和阳坡)的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与土壤中全N、全P等的养分,阐明在不同生境下植物与土壤的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0~20 cm土壤中ω(N)和ω(有机质)在不同坡向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土壤ω(P)以及土壤水分从阳坡、半阴半阳坡到阴坡逐渐递增,土壤的ω(N):ω(P)在半阴半阳坡最低为6.23;20~40 cm土壤中ω(N),ω(P),ω(有机质),土壤水分,ω(N):ω(P)及pH值在不同坡向的变化趋势与0~20 cm的相同,但ω(N),ω(P),ω(有机质)及ω(N):ω(P)均低于0~20 cm土壤的,20~40 cm土壤水分在不同坡向均高于0~20 cm土壤的,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变化不大.2)植物叶片ω(P)在阳坡为(0.137±0.033)%、半阴半阳坡为(0.163±0.039)%、阴坡为(0.168±0.045)%,不同坡向差异显著(P<0.05);植物叶片ω(N)在坡向上差异不显著,植物的比叶面积从阳坡到阴坡分别为121.58±35.40,143.80±43.53,153.64±41.19 cm~2/g、阴坡、半阴半阳与阳坡差异显著(P<0.05);植物叶片的ω(N):ω(P)在阳坡为17.10,半阴半阳坡为15.4,而在阴坡为13.22,阳坡明显大于阴坡.植物群落在阳坡是P限制,而在阴坡是N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植物群落对不同生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4.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乔、灌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坡向灌丛植物功能性状在营养性状(生长型、生活习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和生理性状(叶绿素含量)上的差异,探究喀斯特石山植被对不同坡向微气候生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阴坡的灌木和耐阴物种数多于阳坡,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为阴坡大于阳坡;阳坡的乔木物种数多于阴坡,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也均为阳坡大于阴坡。植物营养性状(叶片厚度和叶组织密度)为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植物群落差异显著的主要功能性状。植物功能性状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喀斯特石山灌丛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对植被的筛选效应。  相似文献   

5.
NaCl浓度对大米草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NaC1浓度下大米草根部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CNaC1等于100 mmol/L时,大米草生长良好;Cnacl高于100 mmol/L时,大米草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适应NaCl浓度变化;CNacl达到500 mmol/L后,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却持续上升,叶片MDA含量亦持续上升,根部MDA却略有下降.在NaC1胁迫下,大米草叶片较根部对NaC1浓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黑果枸杞苗期耐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幼苗,通过测定细胞质膜透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等的变化,探讨黑果枸杞幼苗的耐盐机制.结果表明,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NaCl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且高浓度盐处理下质膜伤害程度和MDA积累幅度均相对较大;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其中,在胁迫第6天,200、300、400和500mol/L NaCl处理的增加幅度分别高达405.78%、800.11%、773.78%和747.51%,同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倒"V"型趋势,但总体还是呈现增加态势;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初期,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态势,且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各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脯氨酸的一致,但其最大值出现在胁迫第18天,比胁迫初期分别增加64.62%、83.15%、106.60%、207.00%和186.70%;比较而言,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积累较为敏感,是其适应逆境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本研究认为,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可以通过在其体内积累大量的有机渗透物质以适应外界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几种抗旱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旱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测定了黑麦草幼苗(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三种抗旱指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二者的含量也增加,能明显提高黑麦草幼苗的抗旱性;从MDA含量来看,黑麦草幼苗能较长时间的忍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麦苗在水分亏缺时,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而逐渐地增加,在胁迫的第七天,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的10倍;在低温(-5—6℃)条件下生长的麦苗,脯氨酸含量是常温(16—22℃)的17倍;在盐渍下生长的麦苗,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提高相应地增加,当NaCl溶液为200mM时,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34倍.研究结果表明,麦苗在水分亏缺、低温、盐渍的逆境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十分明显著,它们以几倍或几十倍地提高.由此说明,小麦的抗逆性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有密切关系.本文还讨论了脯氨酸积累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生理反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4种草坪草种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4种常用草坪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d.)、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分别经质量分数为0.35%、0.5%、0.65%和0.80%的NaCl溶液处理后发芽率、叶片长度、脯氨酸和叶绿素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草坪草种的发芽率、叶片长度、叶绿素与脯氨酸含量与盐溶液质量分数表现显著的相关性,且差异显著.随着NaCl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4种草坪草种发芽率、叶片长度较对照均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各不相同.通过测定经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处理后草坪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发现,脯氨酸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两种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综合比较分析表明,4种草坪草种耐盐性大小为: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普通狗牙根.  相似文献   

10.
践踏对野生假俭草和结缕草叶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践踏胁迫下野生假俭草和结缕草两种草坪草叶片的几项生理指标。探讨在践踏胁迫下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脯氯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践踏胁迫下,假俭草和结缕草草层厚度、叶片长度和宽度均比对照有显著的减少;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OD酶活性低于对照。践踏胁迫下两种草比较,假俭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结缕草的,脯氨酸含量则低于结缕草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表明。假俭草叶片比结缕草叶片耐践踏。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铺地黍叶片中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生长的海滩铺地黍叶片中的脯氨酸(Pro)含量比水湿地植株高36%(以下重计)。在50-400mmol/L NaCl胁迫下,移栽后的两种植株中Pro含量均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原生长于海滩的植株中。盐胁迫下,Pro在游离总氨基酸组成中的比例也相应地提高,其余氨基酸的变化程度则较小。然而,Pro积累并没有导致海滩铺地黍对盐胁迫耐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胡麻累积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干旱胁迫强度越大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多;在胁迫强度相同条件下的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来越多;最多累积量为对照的11.5倍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上所得结果一致,证明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渗透胁迫下野生大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变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抗旱性不同的11个野生大豆材料在苗期进行渗透胁迫。在不同胁迫程度下,水分变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积累表现也较突出。这2种渗透物质的积累与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育期有关密切的关系,生育期越晚,积累越多。  相似文献   

14.
磁处理土壤对油菜抗旱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室外盆栽试验的方法,将土壤磁效应与生物磁效应相结合,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油菜抗旱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增加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油菜根、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促使其叶片中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也相应增加,还提高了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水平,并使叶片相对电导率降低,从而增强了油菜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用抗盐品种独角虎和盐敏感品种糖高粱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成熟叶和生长吸及其叶鞘有机渗透调节含变化。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藓类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高温胁迫条件下湿地匍灯藓( Plagiomnium acutum)和大羽藓(Thuidium c ymbi f olium)体内游离脯氨酸积累及其与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与水分和渗透胁迫一样能够诱导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在一定的高温胁迫强度范围内, 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两种藓类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处理温度的关系是一“S”形曲线, 当温度从 35  升高到 50  时,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了近 3倍.  相似文献   

17.
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砂培试验.用不同浓度Cd^2 对玉米幼苗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玉米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镉对玉米的毒害受到时间和浓度双重因子的控制.在低浓度镉处理下.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首先稍升高.可以认为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机制在起抗胁迫作用;但随着Cd^2 处理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这表明玉米对低浓度Cd^2 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在高浓度处理下则受到损害;玉米不适合作为镉污染的环境监测植物.但游离脯氨酸变化明显.因此脯氨酸可以作为植物对镉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小麦幼苗对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渗水分胁迫(PEG-6000)和盐胁迫(NaCl)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胁迫下,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等渗盐处理后,二者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说明盐胁迫除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外还存在离子毒害作用;两种渗透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等渗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低于水分胁迫,说明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的一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两种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等渗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水分胁迫,这也可能是离子毒害和细胞脱水的累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群羊草幼苗对渗透胁迫的反应和生理生态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乙二醇(PEG 6000)对内蒙古不同生境3个羊草种群(阿巴嘎、白音锡勒、嘎松山)进行渗透胁迫(-0.5Mpa,-1.0Mpa).结果表明:各种群羊草对轻度胁迫(-0.5Mpa)反应不敏感,叶片含水量和膜透性与对照差异不显;随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叶片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反,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大量积累,根冠比增大;脯氨酸积累、质膜相对透性与叶片含水量呈显负相关(r=-0.716l,r=-0.8212).不同地理种群羊草对渗透胁迫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反应具有一定差异.阿巴嘎种群膜伤害程度较小、叶片含水量变化缓慢、脯氨酸积累量小、根冠比增大更显、维持较高根活力和叶片生长量,其抗旱性强于其它两个种群.白音锡勒种群和嘎松山种群对渗透胁迫的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不同生境的中间锦鸡儿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选取具有明显生境差异的呼和浩特树木园移栽的中间锦鸡儿植株作为对比,探讨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其体内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MDA)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生境差异明显的中间锦鸡儿生理调节方式也有明显差异,生境相近体内生理调节方式表现出趋同(2)野生中间锦鸡儿植株的POD活性均高于树木园移栽植株,进一步说明水分是影响中间锦鸡儿体内生理调节与代谢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