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年龄相关的优势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同种型特征及与化疗后再感染状态相关的优势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分子机理,进而确定其抗原特异性,为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2.
当某些物质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内,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调节的免疫应答,这些物质称为免疫佐剂(Immuno adjuvant),简称佐剂。免疫佐剂能够非特异地提高机体对弱免疫原性的特异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当佐剂与抗原物质混合注入机体后,可形成抗原储存库  相似文献   

3.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免疫增强剂能非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原性,调节、增强、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物质,特别是对疫苗发挥作用具有独特的效果。详细论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种类、有效成分及影响其作用功能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在假设ITAM两步磷酸化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定性讨论了ZAP-70在ITAM活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TCR与MHC-pep抗原多肽的亲和力是影响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参数,但ZAP-70对ITAM活化事件的正反馈调节会使得TCR对特异性抗原识别的敏锐性降低,当这种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免疫应答将不再依赖抗原的特异性.进一步讨论了半活化状态的ZAP-70的作用,运用此模型还解释了ITAM的活化过程存在一个ITAM/ZAP-70的浓度阈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肠毒素大肠杆菌LT—B基因转基因马铃薯口服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马铃薯表达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基口服免疫原性,选择4周龄的昆明白小鼠。转基因马铃薯块茎经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状,以灌胃给药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分0.2 g、0.4 g和0.6 g三个剂量组,免疫三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用5μg细菌中表达的抗原蛋白腹腔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小鼠饲喂普通鼠粮。利用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粪便特异性抗体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有45%小鼠经转基因马铃薯口服免疫后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与细菌表达的抗原免疫反应相比,血清IgG反应和黏膜sIgA反应略强或相当。说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特异的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为利用植物生产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可食用的口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细菌性腹泻的侵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马铃薯表达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基口服免疫原性。方法 选择4周龄的昆明白小鼠,转基因马铃薯块茎经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状,以灌胃给药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分0.2g、0.4g和0.6g三个剂量组,免疫三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用5μg细菌中表达的抗原蛋白腹腔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小鼠饲喂普通鼠粮,利用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粪便特异性抗体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有45%小鼠经转基因马铃薯口服免疫后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与细菌表达的抗原免疫反应相比,血清IgG反应和黏膜sIgA反应略强或相当。结论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特异的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植物生产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可食用的口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细菌性腹泻的侵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能与相应抗原呈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普遍存在于体液、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在免疫应答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凋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没有研究者从"免疫微环境/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免疫调控。此外,对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完成抗原提呈功能以及激活  相似文献   

9.
我们本学期在微生物教研组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伤寒、痢疾杆菌免疫家兔制备抗伤寒、痢疾诊断血清、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诊断血清对伤寒和痢疾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是以伤寒或福氏痢疾杆菌作为抗原,注射家兔,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整个过程需要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三类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表现为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最后产生抗伤寒、痢疾的特异性抗体。这是一个将课堂免疫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课题。整个实验过程包括:菌株纯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抗原制备、免疫家兔、免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防治难点主要在于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以及唯一的抗结核疫苗——卡介苗的效果不理想.为发展新型抗结核疫苗,本研究中构建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TB10.4-HspX(TB10H)的重组酿酒酵母,分别以皮下注射和滴鼻两种方式免疫小鼠,检测免疫效果.结果显示,该重组酿酒酵母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后刺激小鼠产生TB10H特异性抗体IgG,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而且重组酵母免疫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和抗原递呈作用.一系列结果表明,表达融合抗原TB10H的重组酿酒酵母能够有效激发小鼠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调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汉坦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1)和部分S基因(编码核蛋白主要抗原区段)以及S基因的多个 CTL表位的多种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对这些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免疫BALB/C小鼠,通过多种免疫学方法检测其免疫反应。结果:成功表达出可被汉坦病毒核蛋白特异性单抗(mAb)及糖蛋白G1 的特异性单抗所识别的融合蛋白;重组的腺病毒可以有效刺激针对汉坦病毒NP及GP的免疫应答;同时结果表明在CTL多表位间加入间隔序列AAY的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能产生更高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构建的含CTL多表位的重组腺病毒可以有效的提高嵌合基因刺激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间隔序列AAY对于各CTL表位的分隔有效地提高了重组腺病毒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因免疫(gene immunization)是指通过将目的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后直接注入机体,表达相应抗原,诱生免疫应答。1990年,Wolff等在研究DNA的化学损伤及修复时偶然发现:肌肉注射含有编码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裸露质粒DNA时,在注射局部有该报告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表现。此后的研究发现表达的蛋白可在机体内诱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1993年,Ulmer等半流感病毒NP表达质粒注射入小鼠骨骼肌,不仅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而且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可特异杀伤N…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BAS-DIBA),并以此法研究了棘球蚴病患者对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抗原的免疫应答.79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9例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119例健康人血清的BAS-DIBA试验结果为:两试验检测抗棘球蚴抗原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97.45%和92.41%;特异性分别为98.40%和98.94%;在91.14%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BAS-DIBA试验较DIBA法敏感;两法同为阳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BAS-DIBA检出的抗体效价的几何均数为DIBA法的5.48倍;4例DIBA试验阴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在BAS-DIBA法中为阳性.证实所建立的BAS-DIBA法是检测棘球蚴病患者免疫应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低抗体水平的棘球蚴病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因免疫(gene immunization)是指通过将目的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后直接注入机体,表达相应抗原,诱生免疫应答。1990年,Wolff等在研究DNA的化学损伤及修复时偶然发现:肌肉注射含有编码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裸露质粒DNA时,在注射局部有该报告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表现。此后的研究发现表达的蛋白可在机体内诱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抗体是动物机体在外源物质(抗原)的刺激下由免疫系统及淋巴细胞产生,并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作为机体自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病毒以及与血清中一种被称为“补体”的蛋白质协同完成免疫应答反应等生物学功能,可用于治疗和诊断。抗原抗体的关系类似钥匙与锁的关系,一把锁只有相应的钥匙可以打开。正是由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亲和性及其性能的多样性,使抗体成为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蛋白。成熟的抗体由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双链组成,而结合抗原的单链抗体及催化抗体的设计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熔  龙侃  辜季艳 《科技信息》2011,(11):49-49,420
树突状细胞是人体内机体中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可以高效地摄取抗原后经过加工处理向免疫机体提呈抗原,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人体中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可以被抽象提取成一种用算法。本文通过比拟的方式归纳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甘油-3-磷酸对甲肝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49只雌性ICR小鼠,分7组,每组7只,这7组小鼠分别为阴性对照、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甘油-3-磷酸组,分别在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的anti-HAV IgG水平。结果 在小鼠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不同剂量甘油-3-磷酸组均能检测到特异性抗HAV抗体,并且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且在免疫后的第8周最高;第4周和第8周的甘油-3-磷酸实验组的结果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第4周甘油-3-磷酸组抗体水平均超过铝佐剂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甘油-3-磷酸2 mg为最佳剂量组,其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的第4、8、12、16、20周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064±0.07851),铝佐剂的也是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150 ±0.1382)。结论 甘油-3-磷酸有免疫佐剂的作用,能够有效、迅速地增强HAV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是一种潜在、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9.
T细胞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血液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Th17细胞作为第3类因子可区分于体液中其他辅助T细胞.基于此,论述了Th17细胞系在对抗胞外寄生和胞内寄生细菌以及真菌感染中的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Th17细胞系能够紧密联系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使机体产生强烈的感染炎症反应.Th17细胞系既能...  相似文献   

20.
石香薷挥发油抑菌和免疫应答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石香薷挥发油(简称香薷油)的抑菌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薷油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