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何林 《甘肃科技》2010,26(2):117-1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放弃了过去的既缺乏效率,又不能体现公平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够实现效率又能够推进公平,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公平一直是历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个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效率与公平,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一直是历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个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效率与公平,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之初,中国已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第二步,并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面对新一轮的政策周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功能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是公平,而不是效率,并提出了以公平为导向重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两个重要尺度。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分析得出结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提出在动态中把握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两个重要尺度.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分析得出结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提出在动态中把握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水平”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词。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价值内涵上来看,其“高水平”体现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调控手段、开放程度、流通体系等方面。“高水平”的内容呈现为“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因此,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清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财政金融体制,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莉萍 《科技信息》2007,(34):324-32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以竞争秩序论为核心的弗菜堡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德国经济。弗莱堡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与简单集中的领导经济相结合的竞争秩序,这对我国建设兼具效率与公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人是市场经济的中心,法律必须反映和服务人的需要和利益。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法律对人的权利保护、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政府职能也应该发生转变。特别是在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适应新的行政环境。对于“市场失灵”这一市场的固有局限,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并积极主动对"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本从“效率”与“公平”的界定、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历史进步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割裂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关系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必须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招标投标须注重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我国《招标投标法》的制定,招标投标采购制度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以注重效益为基本前提,从而实现采购的经济有效性,促进廉政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效率与公平的争论,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提出、依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吕胜尧 《科技信息》2007,(31):8-8,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效率     
司法效率是解决司法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即司法效率的核心应当被理解为司法资源的节约或对司法资源利用的程度。效率之所以成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主要是由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的。公正目标依赖效率目标。司法改革绝不是枝尾末节的修修补补,其实质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司法效率目标,需要对司法体制和司法运作过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与职能问题就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始终是左右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主体命运的核心,明确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与职能,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干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党在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何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把效率与公平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贯彻到人们的认识和行动中去,这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们更快地走上富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我国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主要原因。作者试以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为视角,透过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的失衡现象,通过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引发了对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所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实行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以体现效率优先;而扶贫则是体现公平原则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