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重大的创新之一。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主要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思路、证券化的操作流程设计和相关证券的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
郭雁  林凡  潘琪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12-113
起源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是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之一。2005年,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经过十年的理论探讨和立法准备后,信贷资产证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19世纪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实践成果,它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猛,但在我国仍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程度不同、法律界限不同,会计处理流程也有差异.首先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解剖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4种基本形式,其次详细解读最有影响力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最后对比国际和国内在会计上处理资产证券化的异同.认为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证券化资产转让会计处理的关键和难点就是"真实出售"的确认,把握证券化资产控制权是否转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的日益成熟将对中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国正在推进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因素并未能受到很好控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将围绕信贷资产的估值、资产池的组合优化、破产隔离、金融产品信用评级、资产收益管理产生。要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应当健全SPV风险隔离机制,规范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加强相关法律的保护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前,停滞4 a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500亿元;我国于2005年便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之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了暂停,本次重启可以看成是对平台贷款的一次创新,但证券化过程本身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违约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主要描述了当前证券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提出预测违约率的结构化方法,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利于证券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但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对于促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对现阶段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历史沿革,探讨了适合我国选择的证券化资产,在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现实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实况的面板数据及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Z分数、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及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扩张会显著提高银行的Z分数和资本充足率,而对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减小银行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当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风险监管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在各国金融发展和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增强金融资产流动性、优化融资结构以及提高货币政策效率。而在我国,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证检验。现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原则出发,对证券化流程中的各风险点监管进行阐述,探讨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的选择,提出构建以市场和法规为导向的风险型监管,以及有效的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刘婧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91-19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深化以及银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银行和金融市场间的“闸门”已经成为制约我们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打开这道“闸门”成为我们经济界的焦点问题。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陆国静  沈玲玲 《科技信息》2008,(21):309-309
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肆虐全球金融界。可以说,在此次的次级债危机中,资产证券化过程将风险放大了,由此出现的多米诺效应令世界恐慌。会有人对中国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提出质疑,甚至一概否定。任何金融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资产证券化过程本身是一种风险分散的过程。但是运用金融工具的过程会影响到其效果的产出。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新的风险。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界定做了介绍,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进程做了分析,着重提出了对建立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速览     
《华东科技》2014,(7):22-23
P1央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银行自主发行针对媒体报道的“央行叫停平安银行交易所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一事,央行新闻发言人17日表示,人民银行支持平安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关登记托管工作应按照主管部门之前业已商定的模式进行,以保护投资者利益。该发言人同时表示,根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达成的一致意见,今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银行自主发行,包括发行的窗口与时机选择,毋须进行行政审批。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菲琳 《科技资讯》2010,(26):251-252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但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又纷纷开始思考应如何运用和防范其自发性风险。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刚刚处在起步阶段,与我国的金融体制和法律环境还不能完全契合,需要在政策层面和技术准备层面为其创造条件。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入手,解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应改进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存量已居世界第一,而银行体系、政府、企业和民间存在庞大的沉淀、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产已成为我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盘活存量资产的主要路径如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扩大债券、优先股发行;清理重组存量债务;开放民间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有其必要性及发展潜力。因此应从扩大参与主体、加强定价、提高市场流动性、探索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等方面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被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作表外处理,还是应当被确认为一项融资业务作表内处理。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就如何判断应收款风险与报酬转移问题、合格SPT的具体要求问题以及资产证券化中涉及的各个主体会计确认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较好地解决会计处理问题,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是以证券形式出售资产的结构性融资活动。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深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发行和流通市场、强化监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以证券形式出售资产的结构性融资活动.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深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发行和流通市场、强化监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这里所分析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狭义范畴。指的是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能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加以组合,然后发行成证券,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者,借此过程,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能向投资者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9.
沈达奇 《科技资讯》2006,(34):229-229
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这里所分析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狭义范畴。指的是全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加以组合,然后发行成证券,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者,借此过程,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能向投资者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20.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资本证券化有力地沟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改善了企业资产质量,扩大了企业费金来源.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融资收益的分析,分散了信用风险,并且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