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65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心理、MRI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以56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和诊断方法.结果65例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35例(53.85%),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19例(29.23%),混合性痴呆(mixed dernentia,MD)7例(10.92%),全身性疾病导致老年性痴呆4例(6.15%).四种痴呆均存在记忆障碍,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组和MD组中分别为16例(84.21%)和3例(42.86%);MRI显示患者有脑梗死灶、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结论老年期痴呆以AD最为多见,VD次之.不同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AD起病慢,无神经系统局灶征,影像变化以脑萎缩为主;VD多有脑血管病史,起病急,有神经局灶征,影像变化以脑梗死为主;MD多兼有AD和VD的特点,脑血管病史不甚明确,影像学上既有脑萎缩又有散在的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对象系在吉林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应用TCD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取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依据头部CT或头部MRI的表现,分为症状性梗死组、无症状性梗死组、单纯血管狭窄组、高血压不合并血管狭窄组(单纯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利用CO2屏气试验监测脑血管反应性,计数资料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明显降低(P<0.05),在高血压组中,梗死组脑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反应性明显降低,高血压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进一步降低,更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有记忆力下降主诉且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Va MCI)组、血管性痴呆(VD)组,并将60例同期入院、否认记忆力下降但合并有脑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p感染率、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 VD组及Va MCI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及Va MCI组患者Hp阳性率和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VD组与Va MCI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VCI密切相关,Hp感染及其导致的炎症反应与不同程度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机体系统性炎症反应及血脂紊乱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介绍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多种类型下的病因.阐述了由皮质下缺血性小血管病变引起的发病机制及由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病理改变、血管性痴呆继发的神经症状及精神症状、CT与MRI检查.总结了我国的血管性痴呆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出院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康复治疗组、低康复治疗组和未康复治疗组.记录每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运动耐受能力、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发生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他原因死亡等事件.结果: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降低患者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事件发生,减少患者的再入院次数,且与心脏康复治疗次数相关,与低康复治疗组比,高康复治疗组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对于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有明显改善,可成为该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探讨发现叶酸对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10 mg/0.8 mg,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治疗;其它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w和2 w测量血压水平,治疗前、治疗后2 w和4 w检测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压水平、血浆Hcy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 w和治疗后2 w治疗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仍偏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和4 w两组间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2 w和4 w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地控制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及血压水平,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反应蛋白及梗死面积影响。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的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p0.05),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RP水平并降低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ey)水平的变化,探讨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和6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y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e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ey水平两两比较,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脑梗死病变的程度,其升高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观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及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按照就诊及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使用营养脑神经药物,对症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采用改良的Bartherl(MBI)指数和简易Fugl-Meyer(FMA)评分对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前所有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改良的Bartherl指数和简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MBI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BI和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显著(P0.05)。康复训练的介入可加速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Hcy水平及运动功能,值得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危险因素.将1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MoCA北京版量表分为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95例及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组7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MCI组较对照组糖尿病病程长(P0.05),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TC、LDL-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HDL-C、肌酐、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病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是Ⅱ型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ype 2 diabetes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ail,ABI)、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分析影响踝肱指数、脂联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及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的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以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分为两组;测血压、踝肱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踝肱指数值低于2型糖尿病组踝肱指数值,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肱指数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对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预测意义,脂联素具有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且治疗后发生HT,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3个月)情况.收集患者各项资料,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在房颤、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梗死体积、HT位置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房颤、血小板计数、梗死体积不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770、0.592,各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01.结论 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为ACI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预后危险因素,及时识别有利于患者的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脑梗死病患者6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45例和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55例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和血清HsCRP浓度水平和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cy和HsCRP的升高可能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sCRP对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究血清Hcy水平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预后的价值。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入院后血清Hcy水平,将Hcy值15μmol/L患者列入Hcy正常组(n=32),Hcy值≥15μmol/L患者列入高Hcy组(n=2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肾脏病性心衰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6个月后,高Hcy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差于治疗前及Hcy正常组(P0.05);高Hcy组患者的BNP水平高于Hcy正常组, 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均高于Hcy正常组(P0.05);血清Hcy、CysC水平为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血清Hcy水平在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1例(高龄组)和同期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7例(中年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近期效果和主要并发症,并提出护理要点.结果高龄组与中年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完全再血管化率、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长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TIMIⅢ级血流、急性或亚急性血栓、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PCI治疗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无差异,整体护理是保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0年4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普通型患者)、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65.2岁.普通型25例,重型37例,危重型18例.好转出院61例,死亡19例.胸部CT检查,感染明显者54例(67.50%).实验室检查:血白蛋白降低、空腹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淋巴细胞数减少、D-二聚体升高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6.25%、81.25%、67.50%、55.00%、53.75%.轻症组(25例)与重症组(55例)比较,在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白细胞数、血小板数、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尿素氮、白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3.431,95%CI为1.134~10.38,P=0.029)、血小板数减少(OR=0.990,95%CI为0.984~0.997,P=0.004)是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COVID-19患者中重症比例高、预后差;合并高血压和血小板数减少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尿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67例及糖尿病组53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B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7%和23%;A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6%和4%,两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应该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评价奥伦自理模式护理方案对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康复锻炼效果的意义。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康复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奥伦自理理论指导的护理方案),每组各39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的治疗效能感及康复效果。研究组患者护理12周后的治疗效能感较高率(94.9%vs.61.5%)及康复效果轻度障碍率(79.5%vs.5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伦自理模式护理方案在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张掖市不同民族H型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选择张掖市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合并H型高血压。将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且非H型高血压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合并H型高血压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及血压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2型糖尿病病程、BMI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PG、Hb A1c、TC、TG、HDL、LDL、Hcy等血液相关指标及SBP、DBP等血压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掖市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病情况呈正相关,且裕固族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患病情况明显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熟市中医院老年康复中心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病人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77例,从本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取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Ⅲ组),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血浆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显著降低,与Ⅱ组无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Ⅲ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TG水平升高,HDL降低(P<0.01).结论 TG升高及HDL的降低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