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L-苏氨酸镁(MgT)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本文建立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MPTP+MgT组,采用旋转棒法观察小鼠行为变化,TH染色法观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表明:MPTP+MgT组在旋转轴上停留的时间比MPTP组延长68.07%;MPTP+MgT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比MPTP组增加46.15%;MPTP+MgT组黑质和纹状体GFAP、iNOS、TH的表达量与MP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MgT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GFAP、iNOS表达,以及抑制炎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可引起实验动物产生类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和病理改变。本实验拟观察烟碱(Nicotine,Nic)对MPTP引起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分为2批。第1批注射MPTP后给予烟碱治疗(Nic0.1,0.5,1.0mg.kg-1,tid),第2批于注射MPTP前1d开始给予烟碱(bid)。连续用药15d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纹状体的多巴胺(DA)含量。结果:与MPTP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Nic治疗组小鼠纹状体DA含量明显提高(P<0.05);于注射MPTP前1d开始给予烟碱的小鼠,其纹状体DA含量则显著提高,接近正常对照组的水平(90.69%~91.44%)。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烟碱对MPTP所致的神经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给药方式,评价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Rotigotine Extended-release Microspheres for Injection,Ro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神经元损伤的延缓作用.采用MPTP小鼠P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RoMS组、左旋多巴与RoMS联合给药组,在给药期间进行行为学检测,给药结束后,分析各给药组对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 NOS、Cyt-C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RoMS和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延长小鼠转棒、悬尾、强迫游泳时间,下调黑质中n NOS、Cyt-C的含量,增加TH神经元的表达.本研究说明,RoMS具有抗氧化应激,减轻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改善运动障碍的作用,并且在联用低剂量L-DOPA时,可同时发挥协同增效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用HGF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进行缺血/再灌注.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簇(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RT-PCR检测细胞Nrf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水平均下调.HGF能明显升高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上调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论:HGF能减轻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HGF调节Nrf2表达及核转位水平、调控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40 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同时每天进行小鼠的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最后取材,用HPLC-ECD法测定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内的蛋白总量,并计算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结果爬杆实验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爬杆所用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分值低,对照组和PD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悬挂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悬挂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游泳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游泳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肢体运动协调情况不好,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震颤麻痹评分显示,PD模型组分值很高,震颤麻痹症状非常明显,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巴胺含量分析显示,PD模型组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方法以及爬杆试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简单可靠,是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2 -乙基 - 3-羟基 - 6-苯硫基 - 4 ( 1H) -吡啶酮 (HPP)对四氯化碳 (CCl4 )、硫代乙酰胺 (TAA)及D -氨基半乳糖 (D -GalN)引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用CCl4 、TAA、D -GalN引发动物急性肝损伤 ,HPP通过口服给药 ,测定动物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 .结果 :HPP 1.6mg·kg- 1、6.4mg·kg- 1显著抑制动物血清中GPT、GOT活性的升高 ,显著抑制GSH -Px ,SOD活性的降低且能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升高 ,同时HPP对CCl4 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HPP对正常小鼠血清及肝脏GPT活力无明显影响 .结论 :HPP对动物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鸣禽多巴胺(DA)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腹侧被盖区-黑质体致密部(VTA-SNc复合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并分别发出纤维投射至鸣唱控制核团前脑纹状X区、弓状皮质栎核(RA)和高级发声中枢(HVC).近年研究表明,中脑向鸣唱控制核团中释放的DA可以调控鸣唱控制核团中神经元的活动,进而调节鸣禽的鸣唱行为.该文对近年来,多巴胺对鸣禽发声相关神经元活动的调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2 型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病(PD),而新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 7-二羟基-1, 2, 3,4-四氢异喹啉(ADTIQ)可能成为2 型糖尿病并发PD 的一个关键因素,ADTIQ 是由丙酮醛与多巴胺反应合成,但是其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生成条件,以及在糖尿病情况下ADTIQ 的生成是否影响多巴胺代谢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H-SY5Y 细胞为模型,研究ADTIQ 在细胞模型中的生成条件,发现ADTIQ 是在葡萄糖代谢旺盛的条件下,丙酮醛内源性产生与神经元内的多巴胺反应生成。研究揭示,高糖条件下,SH-SY5Y 细胞和2 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中外周多巴胺的质量浓度减少,而与多巴胺合成和转运相关的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转运体合成增加。可见,高糖能诱导SH-SY5Y 细胞内ADTIQ 的生成和多巴胺代谢的失衡,ADTIQ 的生成可能成为糖尿病并发PD 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及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同时伴有精神和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PD的主要特征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死亡,其病理性标志是路易小体(LB)形成。人们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来研究PD的不同方面,疾病模型可以通过基于神经毒素或基因的方法在非人类灵长类(NHP)、啮齿动物、斑马鱼、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等动物中产生,制备的模型都是模拟PD部分病理改变,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目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PD模型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新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ADTIQ)生成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糖尿病并发PD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其神经毒性还不清楚.针对ADTIQ的神经毒性,该研究采用SH-SY5Y细胞为模型,MTT法,Annexin V/PI双染法,Caspase 3/7活性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多巴胺转运体(DAT)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ADTIQ浓度增大,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凋亡率增加,同时ADTIQ导致DAT表达降低.研究提示ADTIQ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与PD的发生息息相关,糖尿病引起ADTIQ增加,可能成为高糖损伤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碘酸钠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7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NS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剂量(200 mg·kg-1)组,每组15只。PNS治疗组小鼠按相应的剂量预保护7 d后,模型组和PNS治疗组小鼠以25 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碘酸钠溶液,建立小鼠视网膜损伤模型。PNS治疗组继续灌胃给药28 d。采用眼底照相及OCT检测小鼠视网膜损伤情况;FFA法观察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抗氧化指标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细胞核内Nrf2、核内NF-κB p65、HO-1与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出现大量的黄白色类似玻璃膜疣状沉积,视网膜相对厚度下降(P<0.01),视网膜血管出现大面积的渗漏;血清中SOD活力与GSH含量下降(P...  相似文献   

12.
 神经免疫在帕金森病(PD)的致病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D 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提示外周免疫系统在PD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外周单核细胞(PBMC)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外源性神经毒素(MPTP)类似物,内源性神经毒素(NMSal)可能是导致PD 发生的一种因素。研究采用NMSal 损伤的SH-SY5Y与U87 细胞共培养的条件性培养基培养外周单核细胞THP-1,探讨NMSal 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对外周单核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条件性培养基可以降低NMSal 毒性诱导的THP-1 细胞的凋亡、氧化应激水平(MDA 和H2O2)、线粒体的损伤和凋亡相关蛋白FADD、Bax 和caspase3 的表达和活化水平。PD 病人中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PBMC,进而影响PD 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将23只帕金森病(PD)成功模型大鼠分别进行11C-Raclopride 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与模型大鼠分别进行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性明显上升,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统计比较,p值为0.000,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模型大鼠TH染色黑质处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通过PET多巴胺D2受体成像在体显示PD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D2受体状态,再结合行为学观察可作为证实模型成功的标准之一,为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P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相似文献   

14.
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抗氧化保护机制.选清洁级SD大鼠6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12只)、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12只)、PD组(PD,20只)和PD运动组(PD+Ex,20只).单侧前脑内侧束(MFB)注射6-OHDA建立PD模型大鼠,运动组术后24h开始进行持续4周跑台训练,11m·min~(-1) ,30min·d~(-1) ,5d·(7d)~(-1) .采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检测行为变化,应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黑质DJ-1变化,比色法检测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指标.黑质DJ-1基因表达显示,PD+Ex组比PD组分别明显增加(P0.05);黑质DJ-1蛋白表达显示,PD+Ex组较PD组有明显提升(P0.05);PD组大鼠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PD+Ex组大鼠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与Control组和P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早期运动干预能提高黑质DA能神经元DJ-1并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洋胶原肽改善老年记忆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海洋胶原肽(MCP)对老年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选用20月龄雌性C57BU6J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3个MCP干预组,分别喂饲添加0、0.22%、0.44%和1.32%MCP的特殊加工饲料.另设3月龄青年对照组,喂饲普通小鼠生长饲料,干预6个月后应用跳台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行为学检测:nissl染色观察海马形态学;同时检测各组动物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CP干预后老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被动回避能力明显提高;0.44%MCP干预组小鼠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老龄对照组,而MDA含量显著降低;0.44%和1.32%MCP干预组小鼠海马区BDNF的表达高于老年对照组.各组动物海马神经元数量无明显改变.因此,海洋胶原肽具有预防年龄造成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抗氧化活性和促进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神经免疫在帕金森病(PD)的致病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D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提示外周免疫系统在P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外周单核细胞(PBMC)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外源性神经毒素(MPTP)类似物,内源性神经毒素(NMSal)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一种因素。研究采用NMSal损伤的SH-SY5Y与U87细胞共培养的条件性培养基培养外周单核细胞THP-1,探讨NMSal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对外周单核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条件性培养基可以降低NMSal毒性诱导的THP-1细胞的凋亡、氧化应激水平(MDA和H2O2)、线粒体的损伤和凋亡相关蛋白FADD、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活化水平。PD病人中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PBMC,进而影响PD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体(DAT)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OHDA毁损组、生理盐水组、丙泊酚麻醉组、AAV空载组、AAV2·DAT·RNAi组,每组10只.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至VTA核团.各组大鼠经尾静脉以11 mg·kg...  相似文献   

18.
以姬菇的酸性多糖成分(APPC)为试验材料,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测定相关抗氧化指标,探究APPC对小鼠肝脏、肾脏免疫活性作用的影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模型组以及APPC高、中、低不同剂量组.通过检测各组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5项抗氧化指标,考察肝脏、肾脏功能免疫特性的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PPC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和肾脏的SOD活性、GSH-Px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P0.01),降低肝脏和肾脏的MDA含量(P0.01). APPC能提高免疫低下型小鼠肝脏免疫能力,改善肾脏的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五指毛桃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葛花组、五指毛桃低、中、高剂量组,葛花组按0.53 g/(kg·d)剂量灌胃葛花提取物;五指毛桃低、中、高剂量组按0.2 g/(kg·d)、0.4 g/(kg·d)、0.6 g/(kg·d)剂量灌胃五指毛桃提取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按剂量10 mL/kg灌胃牛栏山二锅头(56%乙醇),连续灌胃10天,考察体重、自主活动次数、肝脏指数、GSH含量、SOD活性、TNF-α、NF-κB、IL-1β和IL-6的水平.各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自主活动次数、肝脏指数、IL-6、IL-1β 、TNF-α和NF-κB水平均有所升高,GSH含量、SOD活性均有所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的五指毛桃组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肝脏指数、IL-6、IL-1β、TNF-α、NF-κB水平,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五指毛桃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确定全氟辛酸是否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脏的损伤.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1/16LD50、1/8LD50和1/4LD50组,染毒14 d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到全氟辛酸染毒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试剂盒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全氟辛酸组小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GSH活性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P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ALP活性有升高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