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群聚卫星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系统是一种新的功能强大的SAR系统。切航迹干涉SAR(CT INSAR)及沿航迹干涉SAR(AT INSAR)是该系统的两种主要工作模式。主要研究该系统中各种参数测量的误差对切航迹干涉SAR成像高度精度的影响,分析并给出了在测绘带内对各种数据测量精度的要求。还分析了沿航迹干涉SAR中测速精度对基线测量精度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CT INSAR系统对基线精度的要求比AT INSAR系统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2.
看门狗是实时作战软件的一种重要的软件容错技术。本文在介绍实时作战软件的特点和运行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看门狗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尤其是提出了一、二类及三类监测处理的设计思想,用于解决超时和死循环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为案例,对电子产品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采用了性能参数监测法与故障物理模型法相结合的形式,将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的一般性方法、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电子产品,对相关的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本实验验证案例研究,明确了实现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在实验上的技术细节问题,为工程中实际构建电子产品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能力提供了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4.
INSAR干涉图的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靳国旺  徐青  秦志远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9):2563-2565,2603
介绍了INSAR干涉图的多视滤波、矢量滤波等现有的空间域滤波方法,提出了频谱加权的频率域滤波方法.该方法需要将干涉图中的干涉相位映射为单位矢量,并进行FFT变换,得到其频谱,然后采用幂函数、正弦函数或者指数函数等对频谱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抑制噪声的频率成分,最后再将加权处理后的频谱变换到空间域,计算干涉相位,得到原始干涉图的滤波结果.采用不同数据源获取的干涉图进行了矢量滤波和频谱加权滤波实验。结果表明:矢量滤波的相位保持能力较好,但是对于较差质量处和条纹密集处的干涉图滤波效果较差;频谱加权滤波属于频率域非线性滤波,它的相位保持能力较差,但是它属于全局滤波方法,能够使条纹质量较差的局部区域恢复出清晰的干涉条纹,甚至可以使没有条纹的局部区域出现清晰条纹。在滤波时要根据干涉图的实际情况和滤波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相似文献   

5.
A novel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fo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method is not constrained by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problem and is independent of noise statistics,and performs noise eliminating and phase unwrapping at the same time by combining with an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with a path-following strategy and an omni-directional local phase slope estimator.Results obtained from multi-baseline synthetic data and single-baseline real data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6.
一种复杂装备远程监测与协作诊断系统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装备保障过程中远程监测和网络协作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和效益,提出了以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为基础的复杂装备网络化故障诊断体系的架构及其实现方案。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组建测控子系统,实现了分布式监控;采用CORBA技术屏蔽了软硬件平台、数据库及网络协议上的异构性,并融入智能代理技术使之进一步具有监测诊断的智能性和自主性;采用KIF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采用移动计算技术提高了计算效率。整个系统具有经济、开放、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济帆  张雷  舒嵘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9):2007-2012
近年来,对人群行为的监控是公共管理和反恐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新型人群监控系统,并针对人群中个体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状况下群体行为特征的差异性,改进了粒子模型;再基于改进粒子模型,分别在正常和恐慌状态下对监控系统的行为监测、自动报警、智能引导等效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人群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安全监测、人群疏导、辅助决策等智能监控服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PCR和RAPD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PCR和RAPD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该项技术在我国国内农业生产中的基因产品检测、病害病原检测、物种或品系间亲缘关系分析、作物抗病性基因分析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参25。  相似文献   

9.
针对全断面掘进机(TBM)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施工过程各部件之间相互影响,易导致停机检查等问题,在分析了全断面掘进机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虚拟仪器进行状态监测的优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全断面掘进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相关和FFT变换的全断面掘进机状态初期判断方法,以及基于小波包算法的能量特征向量的提取和最快速下将BP学习算法,并利用LabVIEW和MATLAB进行了全断面掘进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开发.最后,通过历史数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全断面掘进机试验和施工过程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建立了一套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实现方法.建立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与传统电力式传感器的同时测量,通过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实现了小波消噪和结构的损伤诊断,研究了LabVIEW与SQL Server 2000相结合的数据库开发技术.以一个二层的钢框架结构为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损伤识别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1.
雷达高度计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微波遥感器, 利用雷达高度计观测海面动力高度是进行全球尺度海洋监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 雷达高度计逐渐从实孔径模式向合成孔径模式发展, 从Ku频段向Ka频段发展, 观测的精度和分辨率得到了较大提升。首先研究了Ka频段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的全链路数据处理方法, 包括回波预处理、改进的回波模型、回波重跟踪, 然后基于国内首次Ka频段海面机载试验数据进行参数反演, 并采用平均海面高模型数据进行验证。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数据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线在星载干涉SAR的系统设计和数据处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微小卫星编队系统来说稳定性问题是干涉SAR空间基线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建立了空间基线的几何模型,定义了垂直基线、有效基线和水平基线.根据微小卫星编队飞行的特点,建立了空间基线的动态模型.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一种空间基线稳定度的计算方法.最后,比较了不同编队构形和不同卫星数目两种憎爱分明形下空间基线稳定度.仿真结果表明空间基线稳定度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SAR渐进扫描模式波位线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渐进扫描模式系统波位设计流程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首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渐进扫描模式系统波位设计中一些尚未被关注的问题开展研究及论证,包括方位向分辨率随距离向变化的特性、天线方位向偏扫引入栅瓣对方位模糊度的影响以及时序关系同观测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线性流程的波位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方位模糊度指标要求对脉冲重复频率进行优化选择,增加了系统设计的自由度,避免了迭代运算的过程,提升了系统波位设计的能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IMO SAR)作为一种新雷达体制,通过多天线的收发可以获得比实际收发天线数目多的等效观测通道,相比传统SAR体制的约束,MIMO SAR在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遥感、慢速运动目标检测、三维成像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该文对近年来MIMO SAR波形设计与高分辨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正交波形设计、方位向无模糊成像和提高距离向分辨率3个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MIMO-SAR波形设计与成像技术在未来发展中需重点解决和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卫星图像成像过程中成像装置存在极限,导致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neural networks 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NNSR)方法。该方法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对样本图像进行学习和训练,利用图像退化模型获取学习样本,采用向量映射加速BP神经网络的收敛,充分融合了低分辨率序列图像中的冗余信息。通过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别进行样本仿真实验和泛化实验,验证了这种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低轨道卫星接收的新体制双站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earth-orbit-low-earth-orbit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LEO BiSAR)具有收发平台轨道差异大、空间大尺度异构等特点,对地面分辨特性和轨道构型进行了分析。文中从收发平台的空间几何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地面二维分辨率和分辨率方向角等性能,给出在不同观测模式下的构型约束规律,并规划了轨道构型设计方案。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多波段导航模式下,研究了北斗L,S和C波段多频相位测量值组合模型。通过巷数,电离层因子以及观测噪声因子,在维持模糊度整数特性条件下,优选长波长、弱电离层时延和低观测噪声的独立线性组合。针对长基线和短基线情境,分别提出基于超宽巷、宽巷、中巷和窄巷的多波段多频相位测量值组合。结果表明,相比于L波段多频,北斗多波段多频相位测量值组合有助于模糊度解算和降低电离层时延,其最大波长为293.05 m,最小一阶电离层因子为0.000 14。所优选的多波段多频相位测量值组合具有长波长,弱电离层时延和低观测噪声整体较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以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提取表层海流为应用背景,将合成孔径技术用于高频地波雷达,提出了高频地波合成孔径雷达(HF-SAR)的新概念,并探讨将其用于提取表层海流的可行性。描述系统组成、实现方式和系统模型,介绍速度估计算法,实现了在一个海域分辨单元上提取表层海流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通过选取适当的方位分辨单元大小,从方位向回波中提取出多普勒中心频率和调频率,能够估计出表层海流的流速和流向,且精度满足要求。这表明利用高频地波合成孔径雷达实现单站提取表层海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