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渗透浓缩法提取乳糖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膜分离乳清粉中的乳清蛋白,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唾液酸并除去乳糖溶液中的杂质,运用芳香聚酰胺卷式反渗透膜进行浓缩;通过对操作压强、工作温度、渗透通量、浓缩倍数等因素对反渗透浓缩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反渗透法浓缩提取乳糖的工艺参数为:采用芳香聚酰胺卷式反渗透膜装置,操作压力为0.5 MPa、工作温度为40℃、乳糖的单级截留率为95%左右,乳糖的成品质量指标,符合相关的国标要求。与现行的结晶工艺相比,污染少、能耗底、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技术用于沼液浓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技术用于沼液的浓缩,不仅不会破坏沼液的有效成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沼液中的有效成分,更利于作为无公害的农作物肥料。通过反渗透技术浓缩沼液还大大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本实验测定了4种不同浓缩倍数下产水的电导率和COD值,且COD均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并在不同浓缩倍数下考察了进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3倍浓缩为最优倍数;对沼液的浓缩液进行了有机物的分析和重金属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有机物成分主要有烷烃组成,且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肥料标准。研究为沼液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反渗透法处理工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处理电镀废水和印染废水,采用反渗透法处理工业废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取得了经济易得的反渗透膜,使处理废水可以回用,并可做成封闭循环无排放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部分替代橄榄苦苷传统有机溶剂萃取方法,根据每一步需要除去的杂质和保留的有效成分,确定适宜的膜材料、膜孔径和膜组件型式,建立膜过滤浓缩方式,以达到除杂质、分离纯化的目的。经过试验研究,本课题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Da的超滤膜对水提液进行膜过滤,利用反渗透膜对选定的超滤液进行浓缩,探讨膜孔径对产品指标成分橄榄苦苷得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比较膜过程前后组份的变化,最终确定工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静息细胞培养系统,并以此研究了L-谷氨酸氧化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发酵16h的菌体在有诱导物情况下有酶的合成,无诱导物则无酶的合成,发酵40h的菌体在有、无诱导物的条件下均有酶的合成。对发酵16h的菌体研究表明:β-丙氨酸(Ⅰ)、α-酮戊二酸(Ⅱ)、丙酮酸钠(Ⅲ)是酶合成的诱导物,谷氨酸(Ⅳ)则不是。而对发酵40h菌体而言:MgCl_2,CaCl_2能促进酶的合成;Ⅰ不能作氮源利用;Ⅰ~Ⅳ均具有高浓度抑制产酶、低浓度促进产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静息细胞培养法研究L—谷氨酸氧化酶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静息细胞培养系统,并以此研究了L-谷氨酸氧化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发酵16h的菌体在有诱导物情况下有酶的合成,无诱导物则无酶的合成,发酵40h的菌体在有,无诱导物的条件下均有酶的合成。对发酵16h的菌体研究表明:β-丙氨酸(I),α-酮戊二酸(Ⅱ),丙酮酸钠(Ⅲ)是酶合成的诱导物,谷氨酸(Ⅳ)则不是。而对发酵40h菌体而言:MgCl2,CaCl2能促进酶的合成;I不能作氮源利用;I  相似文献   

7.
利用SiGe/SOI材料的高温常压氧化技术,研制了SGOI材料。通过透射电镜和Raman光谱分析,获得了SGOI材料的微结构和成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温氧化,原来的SiGe/SOI材料中的SOI层转变成SiGe层,SiGe层的成分分布均匀,并且通过产生位错等缺陷释放应变,因而形成了具有高度弛豫SiGe层的SGOI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多孔玻璃珠固定自制的谷氨酸氧化酶(GO)制成GO固定化酶管,并结合流动注射系统测定谷氨酸(Glu)的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在0.2-3.0mol/m3,精密度(c.v.)为0.75%,测定速率每小时60个样品,该酶管使用寿命为40d,在一定的条件下,保存稳定期达120天,当测定的Glu浓度低于3mol/m3时,pH在6.5-7.5,温度在20-30度,磷酸盐浓度在0.05-0.25mol/L范围内变化时,对Glu含量的测定几乎无影响,用醋酸纤维膜修饰的铂电极测定H2O2选择性好,该方法与试剂盒法同时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中Glu的含量,两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张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39-39,18
采用管式反渗透膜系统对番茄汁(原浆)进行脱水浓缩处理,考察了压力、温度及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考察了长期运转下的衰减情况及膜清洗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膜系统对白利糖度具有100/的截留率,衰减后清洗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法(RSM)对L-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的成分玉米浆、豆饼水解液、硫酸镁进行优化.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3种因素与L-谷氨酸产量的函数关系,得到了最适发酵的培养基。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L-谷氨酸的产量由83.3g/L提高到96.8g/L,比原产量提高了16.1%。  相似文献   

11.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液中的菌体进行除菌处理,得到了无机凝聚剂与高分子絮凝剂优化复合使用是发酵液去除菌体的有效办法。由不同条件下菌体的絮团形态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无机凝聚剂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菌体的Zeta电位,形成较小的絮团;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由于架桥作用.因而可形成较大的絮团,从而加快沉降速度,提高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缩写SBR)处理谷氨酸生产废水的操作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进水COD为1500-2000 mg/L的废水曝气5-8 h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去除率为93%-95%,污泥负荷为0.64-0.7 kgCOD/kgMLSS且运行比较稳定.此工艺对COD浓度值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在试验范围内,SO42-含量在1000-6000 mg/L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考虑到试验误差,可以认为基本不参与反应,对生物系统无影响.SBR工艺对谷氨酸生产废水的COD降解服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浓缩中药提取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浓缩中药提取液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浓缩过程跨膜通量下降的原因,并考察了药液温度和流速对跨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提取液中固体颗粒等污染物造成的膜污染以及膜表面处水蒸汽压下降是浓缩过程跨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浓缩倍数较低(1.0~4.0)的范围内,通量下降主要是由膜污染造成的;在浓缩倍数较高(4.0~16.0)的范围内,膜表面处水蒸汽下降也显示其影响。药液温度从46℃升高到60℃,通量从13.88kg/(m2·h)升高到30.82kg/(m2·h)。药液流速从0.074m/s升高到0.130m/s,通量从24.14kg/(m2·h)升高到31.22kg/(m2·h)。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四种反渗透模型和反渗透唯象方程,并利用唯象方程将四种反渗透基本方程在数学形式上统一了起来,这表明反渗透模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16.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大量高盐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Na+、Cl-、SO42-等盐离子及有毒物。传统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仍存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特点,冷冻浓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且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技术而得到广泛关注,但冷冻浓缩所制备的冰晶存在杂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冷冻浓缩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通过浸泡、重力、加水等净化方法对杂质冰晶进行净化;为了加快脱盐进程和提高脱盐效果,探究了成核剂和超声波辅助冷冻浓缩的方法,并对冷冻浓缩技术的能耗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最后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对冷冻浓缩处理高盐废水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建立了土鳖虫中谷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盐酸以及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对土鳖虫中谷氨酸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鳖虫中谷氨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 mol/L 的盐酸消解,料液比1:1(mg/mL),水解时间22 h,建立的谷氨酸分析仪法回收率为99.2%,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19%,不同地区土鳖虫中谷氨酸质量分数存在较明显差异,范围为1.068%~1.149%。该方法重现性好、快速高效、操作简便,适用于土鳖虫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资源深入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生物转化法重组谷氨酸脱羧酶合成γ-氨基丁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效表达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GAD来源的重组质粒pET28a-gadA,并转化E.coli BL21(DE3),工程菌株经0.4mmol/L IPTG或1g/L的乳糖, 37℃诱导表达8h,粗酶液的酶活达到12U/mL,大约是出发菌株E.coli K-12的60倍.工程菌1.15U粗酶液以31g/L L-谷氨酸钠为底物, 37℃、pH 4.0条件下反应4h,γ-氨基丁酸的生成量达到19.57g/L, L-谷氨酸钠的转化率为93%,从而为γ-氨基丁酸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含有稀土矿石过去采用酸法或碱法分解,其浸出液经草酸或其它沉淀剂沉淀,然后转化为稀土化合物(如稀土氧化物、氯化物、硝酸盐),进一步的提纯则采用离子交换或溶剂萃取方法。1958年以来,J.W.W.WINCHESTER用P_(204)(磷酸二(2—乙基己基)脂)及氧化铝粉为载体的色层柱分离稀土,1961年FLDELIS.L用T.B.P——硅藻土固定相,硝酸系统分离重稀土,1962年E.CERROI用HDEHP——纤维素柱、盐酸系统分离稀土。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