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慧  刘剑雄  刘剑梅  赵成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736-1738,1761
以分析力学为基础对某夹钳进行了理论设计,提出了夹错初始工作阶段的动态反馈过程,得出了夹钳可靠运行的条件,并借助C^++对理论计算获得的核心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以ADAMS为平台对该夹钳建立了虚拟样机,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机构的实用性和理论设计的正确性,为同类产品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跃飞  韩江洪  胡庆新  毕翔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2):3495-3497,3511
为减小网络延时对系统控制性能不良影响和实现冗余结构工业以太网系统控制要求,利用负载分析理论乖排队论,建立了网络延时计算模型,挣出了延时计算方法;根据该网垮延时,在传统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基础上,以保证系统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为评价目标,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朱实现PID参数整定.为扩大算法的搜索空间,获得更多最优解,引入了排挤小生境策略,设计了基于该策略下系统设计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3.
电传动履带车辆驱动系统建模与转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树勇  孙逢春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815-2818,2831
为准确分析某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特性,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协同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Track—HM和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整车行动部分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以不同车速υ、不同转向半径R下的转向特性为例,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协同仿真分析,并通过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对深入了解整车的转向特性以及试验调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究成本,同时为履带车辆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飞机翼面类部件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面是飞机上重要的散射源。本文利用物理光学和物理绕射理论计算飞机翼面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比较,证明计算方法是相当精确的。对翼面的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简要地分析了中国石油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我国石油机械装备企业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必要性。简要地介绍了动力学仿真及其相关技术。并选取典型的3H-8/450型高压注水泵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泵仿真模型的建立;对泵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系统所需电机驱动力矩计算;并用理论解对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改进设计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设计显著地改善了泵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6.
管理系统有序度评价的熵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熵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系统结构对系统内信息流的影响,然后从信息的角度对系统结构的有序度进行评价,引入了信息流的时效和质量的概念,建立了可以进行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和进行定量评价的系统结构有序度计算的时效质量模型;并给出了效质有序度的详细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修正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指出了灰关联度及其计算中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给出了灰关联度的修正方法,论述了有关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免疫进化模型及其在优化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在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智能进化机制和两种典型免疫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进化计算模型和免疫调节理论,结合免疫记忆机制提出了一种通用免疫进化算法(GIEA)的—般框架,论述了其运算机理,分析了其收敛性和收敛速度。针对多模态优化问题,按照该框架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多模态免疫优化算法(MIOA),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计算复杂性分析。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比同类算法计算量小、具有更好的搜索性能,而且无须任何先验知识,实现了真正的自适应搜索。  相似文献   

9.
基于GCD的循环分割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中常见的循环进行分析,研究循环自动分割的基本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际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用性。采用自动分割循环的方法将以前串行计算的循环算法分成几个并行的处理模块,将不同的模块放置到对应的工作处理机上进行运算,将会大大提高运算的速度。该方法基于通用的循环模式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多模圆锥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新型高效率喇叭天线,合理设计的多模圆锥喇叭天线,它的方向图可以得到很好的等化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反射镜初级馈源和实验室标准天线等。但是,设计的多模圆锥喇叭波束宽度(-3dB)较窄,喇叭口径在5个波长左右。本文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多模圆锥喇叭天线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避免了人工计算带来的误差,而且设计范围更加灵活。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设计方法和计算框图,最后给出了分析实例,并具体设计了一种较宽波束的多模圆锥喇叭天线,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非常一致,证明了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共口径双波段天线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共口径双波段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设计由工作于不同波段的两个脊波导缝隙阵天线同层间隔排布组成的高性能天线,特别适用于小型双波段雷达天线设计。详细描述了如何减弱两个波段相互干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一个Ku/Ka共口径双波段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与测试,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高,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积分方程法严格分析了四节介质塞加载圆波导平面相控阵,给出了阵列反射系数表达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函数和优化方法。理论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整个频带内,大扫描角大致趋近,其它扫描角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介质谐振器加载的基片集成波导槽阵列天线结构,并给出了简单、快速的设计方法.通过Ansoft HFSS仿真软件进一步优化,可得到性能优良的天线设计结果.利用所给设计方法具体设计了一种K波段圆柱形介质谐振器加载的四元横向槽阵列天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大约450MHz的-10dB回波损耗带宽, 最大增益为11.8dB,且辐射效率达92%.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阵一般把它作为无限阵来分析,求得其输入阻抗和其它参数。无限阵可以用周期结构进行严格求解,因为采用周期结构,实际上只要求解一个单元室就可以,这样问题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但对于小阵采用无限周期结构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有限阵的分析方法。有限阵分析方法常常因为问题太复杂,受计算机容量和速度的限制,只能求解较小的阵。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无限接地板的有限阵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模匹配法严格地求解边值问题,因此求解精度比较高。另外,本文在公式推导、简化以及计算方法上采取了以下措施,即在求解过程中,本文利用列文的方法,将四重积分化为二重积分,计算量可大大减少。同时,本文还利用Toeplitz性质,将计算量进一步减少。Toeplitz性质和共轭梯度法的结合,将储存空间大大减少,使得对较大的有限阵分析成为可能,这使得本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计算了鳍线结构铌酸锂(LiNbO_3)光波导调制器的结构,标准的微波波导与调制器之间的过渡,对该调制器的总体结构作了优化设计,并在三厘米波段由数值计算给出一个工程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TheEquivalentParametersfortheNarrowSeriesSlotonaSectoralWaveguideLuShanwei,ZhuangYan&GaoWenjunDept.ofElect.Eng.,BeijingUniver...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裂缝波导阵天线设计计算进行综述,提出一些处理。为了避免计算裂缝之间互耦系数的大量数值积分时间,给出泰勒级数展开和直接插值方法。在求解Elliott设计程序中出现的非线性方程组时,应用了逐次消元迭代方法。所有这些处理使计算时间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双极化波导缝隙天线阵每种极化方式交叉极化较差,极化端口隔离度不高,尤其实现共口径辐射难度较大。介绍了一种K波段双圆极化波导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重点讨论了高效率共口径双极化辐射单元、宽带圆极化器、低损耗波导馈电网络。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优化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样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此双圆极化波导阵列天线具有效率高、轴比带宽宽、隔离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种改进的局部网格共形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脊形波导宽边缝隙天线进行数值分析,该方法部分修改磁场的迭代方程,提高了计算精度。给出了计算所得到的波导缝隙天线阵单元的回波损耗参数(S11)和方向图,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吻合得较好,从而证明了该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扇面波导中TE模特性和横槽谐振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扇面波导中主模的近似简化场分量表达式,推导出特性阻抗的三种形式,波导壁导体损耗,最大功率容量,截止波长近似式;并利用功率平衡关系推导出波导宽边横缝的等效谐振串联电阻的简法近似公式,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