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适合于研究真实的集合种群动态的3种空间现实集合种群模型:关联函数模型、状态转移模型和模拟模型,简述了它们各自的建模过程,指出了3种模型各自的前提假设、应用时的局限性以及模型结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关联函数模型简单易用,适合于研究局域种群能够快速达到栖息地斑块承载力的处于随机灭绝-再殖平衡状态的集合种群;状态转移模型无需假设集合种群处于平衡状态,适合于研究拥有多年的局域种群灭绝和再殖数据的集合种群;模拟模型是与种群真实动态最为接近的能够同时描述集合种群及其各局域种群动态的模型,适合于研究对种群的生物背景知识非常了解且收集了大量数据的集合种群. 结合各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根据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掌握的数据,就可以选择出合适的模型来研究集合种群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如何影响羊草种群空间格局,通过设置围封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极重度放牧(EHG)5种放牧强度,使用点格局结合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异质泊松模型和泊松聚块模型分析羊草种群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种群空间格局在一定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中度放牧条件下种群聚集尺度最大;(2)羊草种群的聚集尺度在较大尺度上受生境异质性影响;(3)种群聚集分布的格局在精细尺度上中度放牧与其它放牧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中度放牧条件下最有利于种群的繁殖,研究结果符合中度干扰假说。  相似文献   

3.
研究具有相同年龄结构的两性种群动态模型,求出了两种种各的年增长率、稳定的年龄分布、净生殖率和生育值向量,结果表明,这些生命参数完全取决于两性种群中的雌性种群,从而揭示了种群动态的研究只考虑雌性种群动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分别阐述了自治单种群反馈控制生态模型,非自治反馈控制单种群模型和差分反馈控制单种群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尚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种群的各种各样模型研究是生物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差分理论研究一类离散种群模型,建立了这类模型的正平衡点存在唯一性,给出了这类模型的平衡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棉蚜种群在数量变动的过程中,分几个小周期.在每个周期内,其数量的变化可以用Logistic方程与反Logistic方程来描述.介绍了棉蚜种群模型的便于使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得到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为研究棉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葱蝇实验种群生命表及矩阵模型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实验室内饲养的葱蝇种群数量进行了动态预测,旨在为自然种群的研究提供参考.在实验室饲养从日本引进的葱蝇,建立了稳定的实验室种群,编制和分析了该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葱蝇实验种群的存活凸线为Ⅱ型曲线,说明葱蝇的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存活率都比较稳定;种群趋势指数(I)为9.81,世代总存活率为12%.同时,用组分...  相似文献   

8.
构造了一个具有空间庇护所的宿主-寄生物种群模型.通过运用IBM模型,研究了庇护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对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庇护所数量的增加对宿主和寄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有相反的作用,庇护所数量的增加导致宿主种群大小增加,寄生物种群大小下降.庇护所数量和空间聚集度的增加对寄生物种群的灭绝也有相反的作用,高比例的庇护所斑块不利于寄生物种群,但高聚集的庇护所生境有利于寄生物种群.随着庇护所的增加,空间种群呈现出聚集型的空间分布.这些结果对防止生物入侵和害虫控制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中种群增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中种群的增长或衰减严重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研究Leslie矩阵模型的性质,以利于控制种群的生灭情况.  相似文献   

10.
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种群存活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多年研究的资料,建立了一个机理性的随机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秦岭大熊猫种群进行了种群动态的模拟.分析了该种群的存活力,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正的增长潜力;在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秦岭大熊猫种群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维持200年所需的最小种群规模为28~30只,低于此数值,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种群会有较高的灭绝概率;在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种群维持需要50~60只个体;在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每年由种群中减少的个体不应超过种群数量的1%.结合秦岭目前大熊猫种群的实际数量,秦岭的大熊猫种群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而发生灭绝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能够在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并且能够逐步恢复的前提下,秦岭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是可以维持的.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一类食饵具有Allee效应的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 研究Allee效应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探讨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其稳定性, 利用数值模拟Allee常数m对种群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表明:Allee效应会使捕食者在稳态下的种群密度增加, 系统达到稳态解所需要的时间与Allee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详细探讨了具有弱Allee效应的单物种离散种群模型的动态,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为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弱Allee效应也会导致一个阈值密度,低于此值,种群难逃灭绝厄运;更值得重视的是种群受到弱Allee效应影响时,无论繁殖率多么大,种群总是有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探讨植物种群灰色-马尔柯夫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对日本落叶松人工种群的密度的自然变化过程模拟和预测,表明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群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4.
改进蜜蜂群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ANTHOJI提出的方法论,基于ER网络演化机制,研究了一种改进蜜蜂群(MABC)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研究表明当结构平均度大约为7时,结构具有较大的熵值以及较少数量的边,而算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性能。因此,此时的种群结构就是MABC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然界中多数种群的发展过程都受到随机波动的影响,用随机过程刻画种群增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随机扰动的影响,将状态变量看成随机过程,建立一个具有年龄结构的线性随机系统模型。为研究两种群密度的波动状态,根据统计学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协方差函数微分方程,这为了解弹尾虫种群密度的波动状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省青岩镇20年生珍稀植物—青岩油杉种群生物量进行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实测了树干、树枝、针叶和根的生物量,根据实测结果用相对生长规律建立了测定单株木及器官的回归模型,进而亦得出了测定整个种群生物量的回归模型,模型的计测精度符合要求,具有实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年生青岩测杉种群生物量为52.58t/ha,其中树干、树枝、针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为4∶1.3∶1∶2.1  相似文献   

17.
研究带有均值回复Ornstein-Uhlenbeck过程的随机logistic种群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证明收获努力E*可以控制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的随机灭绝和持续:若E≥E*并且满足一些其他条件,则种群灭绝;若E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蛱蝶世代不重迭的生活史特征构造结构集合种群模型,运用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网蛱蝶集合种群的动态行为以及产生这些动态行为的原因.考虑到集合种群的基本特征,在模型中引入随机变量描述斑块上局域种群灭绝与再殖的随机现象,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根据生物观测数据,对河北阎家坪地区2种网蛱蝶集合种群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数学的角度证明环境保护对网蛱蝶种群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类N维斑块环境下的食物链捕食模型,食饵种群及捕食者种群均可扩散,得到了模型的净再生数R0及各独立斑块的净再生数,同时描述这些净再生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伦分析方法研究了平方非线性Lotka-Volterra时滞单种群生态模型,得到了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可用于分析模型的性质.近似解与模型的解的比较结果表明同伦分析方法用于研究平方非线性Lotka-Volterra时滞单种群生态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