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干预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本课题组针对目前体质健康监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建立健康记录卡、体育教师编制健康指导手册和网络平台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告知制度等干预手段,以期为更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指导,为实现《全民健康指导纲要》中2010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质健康的重视、督促学生利用分散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课余体育锻炼,是摆在每一个关心学生体质状况的社会各界面前最焦点的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更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指导,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发挥参考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抓住每天的零星时间,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效果差异非常显著(p≤0.0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的科学化水平,采用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存在测试项目不完善、测试流程不规范和评价方法不科学等问题,需要完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流程和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动态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4.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绵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一定差异.建议:公共体育课教师应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的特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弱势采取干预措施,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中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晶晶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209-209,211
一个人体质的好坏将直接反映着其身体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好坏。体质健康不仅是人体健康好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素质高低以及社会文明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体质健康与否也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现今,因部分高职学校着重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训练,导致目前大多数的高职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都不是很好。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现今,高职学校体育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堂。该文主要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体育干预措施,以期对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及培养其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等方法探讨了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干预工作,研究表明:我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加强早操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创设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形成以运动促进、营养卫生干预、保障与监测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以上途径的干预,高校体育工作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健康文化素养,也激发起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将会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合肥市经开区莲花小学、方兴小学、习友小学、锦绣小学、芙蓉小学5所学校三年级共1 59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动处方、自觉训练和监督指导的运动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运动,运动干预对改善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江娟 《科技信息》2012,(32):326-3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态度进行调查。并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的体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质状况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然而,最新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形式和完成任务,缺乏测试后评估、反馈和干预过程。因此,基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健康新理念,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近在中国也逐渐流行起来,我们试图将这一理念引进高校校园,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如何开展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做了一些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展的一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活动并不满意,专家也指出主要的问题出现在指导干预措施不到位.高校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会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和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健康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常见疾病的患病率下降,但在体能素质、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方面不如人意.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本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影响重大,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师院学生2004-2008年连续四次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揭示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漳州师范学院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和今后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N大学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N大学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与2007年度全国均值有一定差距,处于中下水平。具体表现为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肺通气能力方面较差,此外,身体形态指标也不甚理想,身高体重指标反映肥胖率有所上升,女生脊柱侧弯现象较多。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一是大学生普遍对体质与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和体能积累;三是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造成的;四是经济条件较差,营养结构不合理;五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到位,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5.
延安大学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和变化特点,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在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参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比较和分析了各个指标的增减及其原因,旨在为学校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和把握体育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和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差异的形成与他们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围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求找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校及其他相关高校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构成体育教学组织和教法的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克服体育教学组织和教法的单一化倾向,提供多种体育教学组织和教法的互相融合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为教学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经常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按照体育人口的标准,将新乡市大学生分为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进行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大学生体育人口在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三方面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质的变化直接体现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根据我院对大学生体质的多项指标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追踪测试,结果表明体质水平指数(或分数)在一、二年级呈迅速上升趋势,二年级达最高点,然后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此,我们建议大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应继续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并对毕业生的体质水平进行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