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曾祺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大多具有探索性。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汪曾祺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颇深,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意识流、象征等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同时在汪曾祺早期小说创作的探索中所营造出来人物的意识世界有他自己的特色,充满丰富性、内在性,甚至作者以此作为行文的线索来展开叙述,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一套叙述逻辑。  相似文献   

2.
路华 《海峡科学》2016,(4):86-88
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种自然的、随意的原始状态,他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平凡自然的生活场景。在汪曾祺的小说里,语言摆脱了工具的地位,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他的小说语言本身就具有内容性。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体现了用语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日常化;语言自然、简短干脆,少有修饰;语言雅俗兼备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空白”是汪曾祺小说写作中的重要现象。汪曾祺诗化语言气韵自生,淡化情节文气天成,放开结尾姿态横生。他的小说流畅如水,随物赋形,气韵流荡,天然充盈,流淌出心旌摇荡的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小说体现出的和谐之美,主要表现在风俗环境美、人性美、人情关、诗意的语言关和散文化的结构美等方面。这种和谐美产生的原因,除了从童年开始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外,还有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所历练出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以及他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真善美,一起影响着读者,给读者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小说体现出的和谐之美,主要表现在风俗环境美、人性美、人情美、诗意的语言美和散文化的结构美等方面。这种和谐美产生的原因,除了从童年开始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外,还有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所历练出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以及他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真善美,一起影响着读者,给读者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本真之美是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审美取向。其审美特点既受童年向善情感的定势影响,同时又是作家道义担当的自觉选择,而儿童视角的抒写特点是由其审美取向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8.
"温"是汪曾祺绝大多数小说一以贯之的叙事态度.它包括:叙事主体的自我定位,以及在此定位之下叙述表现方式和行文方式.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的小说中蕴涵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显示了他对儒家性善思想、中庸之道,以及弘毅的人生态度和入世精神的深刻体会和认识,也显现出其小说创作的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的散文化笔记体小说受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影响.道家文化的影响多集中在小说外在的审美形式上,而儒家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影响则更多地体现在小说内在的质素方面.传统文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汪曾祺的小说富有特殊的人生意蕴和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笔下许多人物所体现出的文化性格都有着明显的儒道互补特色,这一点主要与作者对儒道的独特理解、感受以及他的颇具儒道融合色彩的人生观有关,也与作者创作中始终有着非常显在的读者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小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他的出现,连续了现代文学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汪曾祺的小说使小说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回归,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和谐和诗性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快感,让人沉浸在其中,品赏欢娱。汪曾祺的创作引起了小说创作观念和叙述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模式中的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都逐渐被消解。作品无论在题材的探索、写法的革新方面,还是在语言观念、体裁特色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并对八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小说高峰的到来有着潜在的影响,对新时期的寻根派小说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使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为,在短篇小说《受戒》中,汪曾祺极力渲染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梦境。这是一个清新明丽的梦境,展示的是作家淡泊和谐的心境。  相似文献   

14.
马永梅 《科技信息》2014,(15):247+308
"启蒙"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它着重向人们宣扬真理和布道,实际上成了一种独白和绝对的命令。在这个主题下,个体的生活世界消失了。汪曾祺拒绝放弃个体,他的文化意识正是坚守"个体"立场的表征。尤其汪曾祺又将他的"个体"立场放在民间生活的平台上。因此,汪曾祺小说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态度其实是他全然不同于整体价值观念的个体知识分子立场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在对《离骚》的接受过程中,司马迁的悲其志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在理解这句话时,人们多从司马迁与屈原的悲剧性人生理解,这并不能达到十分准确的理解目的。结合《离骚》和《屈原列传》,可知司马迁的悲其志与《离骚》的内在情感是一致的。屈原之志主要指其高洁人格、忠君爱国理想和怀才不遇的经历,而司马迁的悲其志表现的正是对屈原高洁人格和忠君爱国理想的赞美以及对其怀才不遇的哀伤。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进行英语学习内在动机与情感智力相关关系分析与探讨,发现情感智力是与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紧密相关的变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达到较高的情感智力水平,以促进其内在动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万春  杨敏 《晋中学院学报》2004,21(2):106-110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异常繁荣,其情感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腐败的政治制度的痛恨与憎恶,对国民性变态的悲哀与愤怒,对故乡与童年的思念与眷恋。由此从一个方面表现了文学家对劳苦大众和祖国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黄桂连 《科技信息》2009,(27):174-174
如何使学生兼具舞蹈艺术的“情”、“意”、“境”,使他们在舞台上能够“随心而舞”呢?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自“信笔由缰”的40年代至“俯拾即文”的90年代所创造的一系列小说,或显或隐地体现了他现代性追求的复杂多变与纵深融合.无论是审美现代性的情感逆行与回环,还是社会现代性的潜藏与生发,汪曾祺小说总能在两者的反向流动中找到平衡点,使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在人性的深处达成同构.  相似文献   

20.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受时代的战乱和现代主义、新兴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在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 ,将艺术的笔触探入人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用心理描写、心理分析等手段 ,取得人物心理纵深的剖析和横向的展露 ,从而展示人物的个性和时代的面貌 ,并关注现实 ,将人物的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交织起来 ,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