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高科技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线性回归技术探讨了程序公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分析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表明:程序公正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程序公正通过激发员工的内部动机,从而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程序公正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影响效应会被工作自主所调节,在高工作自主的组织情境中,程序公正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影响效应会被减弱。  相似文献   

2.
合作知识创新中资源共享决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合作知识创新中的跨组织资源共享及合作维系的条件.用博弈论的方法,把合作知识创新看作一个领导组织和多个从属组织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针对是否共享前期创新成果的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两个场景下的不同模型,求出了相应的知识创新投入的均衡值、领导者的参与率、各跟随者的参与率以及创新的总体收益,并对两个场景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只有领导组织的边际收益和各从属组织边际收益之和保持最优比,合作才可能形成并成功维系.  相似文献   

3.
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纯市场行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初始状态影响系统演化的方向及速度,系统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协同创新的投入成本、额外收益、政策支持力度及惩罚机制等对演化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竞争使系统不断趋于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首要条件;合作关系则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某些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支配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整体演化.建议政府从建立合理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创新风险分摊机制,优化职能等方面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集团内部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通过建立合作技术创新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获得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从博弈论角度对企业集团内部合作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合作博弈时的技术创新总收益要大于非合作时的技术创新收益;集团公司合作创新组织总存在帕累托最优;合作创新的收益可以运用Rub inste in的讨价还价模型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5.
研究供应链成员之间知识创新合作行为的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在分析生产商和销售商策略选择收益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知识创新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系统的行为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产商与销售商的知识创新合作行为主要受到收益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且当知识创新合作时所获得的净收益大于采取不合作策略时的净收益,生产商与销售商最终会趋于知识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兴战略顺利实施。在分析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构建了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和提出了研究假设,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医药制造业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力投入强度是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序参量,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协同关系;创新经费投入强度促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促进创新人力投入强度;而创新经费投入强度抑制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产品创新收益能力抑制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治理能够协调成员间共生关系和行为,促进成员间相互依存、互动耦合,进而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共生发展及价值共创.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组织生态学,根据现有研究归纳出信任、声誉、合作文化、联合制裁四种非正式治理,运用Logistic模型,构建共生理论视角下非正式治理对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等成员共生关系演化影响的共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演化稳定性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共生演化取决于成员间共生系数的强弱,其中,信任、声誉、合作文化共生系数对系统成员共生演化产生正向影响,利于互惠共生形成,而联合制裁对系统成员共生演化的影响既有正向也有负向的,可能产生寄生、偏利或互惠共生.系统成员共生稳定状态的收益受非正式治理共生系数和主体收益最大值影响.非正式治理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各企业向互惠共生关系的演化,为企业非正式治理发挥正向作用,实现价值共创及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共生健康运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随之掀起一股创业热潮,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以高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适应度作为各方的支付收益,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以企业、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及辞职创业群体为博弈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出演化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最优策略组合是企业选择满足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的支付条件;辞职创业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留下及辞职创业群体选择辞职创业.研究结论为现阶段企业处理"企业员工辞职创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员工创新活动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要素,组织创新气氛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而组织创新气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是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组织创新气氛和创新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认为员工目标取向对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同时,剖析现实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另一假设,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在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绩效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关于创新绩效前因变量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于个体因素的权力感知以及公平价值观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和个体-情境互动理论,基于423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基层员工权力距离取向、建言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结果表明,促进性建言及抑制性建言在员工权力距离取向与创新绩效的负相关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单位结构调节员工权力距离取向与促进性建言及抑制性建言之间的关系,且组织越倾向于有机式结构,员工权力距离取向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负向影响更弱,其在创新意愿、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方面的表现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1.
企业突破性创新成为企业竞争中致胜的利器,而突破性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产出等特点,使企业倾向于通过获取组织外部创新知识资源来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而突破性创新联盟知识共享能够有效降低独自创新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与投入。应用演化博弈方法来分析突破性创新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问题。研究结论:通过减少成本投入量、增强惩罚系数、扩大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均可有效地促进突破性创新联盟间的知识共享,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合作是中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行为特征。随着技术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中间组织处于不断演进中,不同时期中间组织呈现出来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有所不同。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比工业经济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合作,分析了工业化以来中间组织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面临科研机构不同价值类型的科研成果在技术交易与商业化协作2种合作方式之间的策略选择趋势;以及科研机构为应付企业的2种合作方式对科研成果价值类型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高风险科研项目合作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型研究机构是科技组织与社会经济密切结合而演化出的新型科研组织形态,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孵化和市场销售的创新价值链。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我国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两家典型的新型研究机构为例,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从知识生产、技术应用、商品生产三个环节对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现代经济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创新系统是创新过程中的所有对创新的发展、扩散和运用能产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政治、组织、制度以及其他因素所构成的系统。创新系统的功能与系统内部的组织、制度和结构相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应关注创新过程中的基本行为的组织、分布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创新的基本概念及渐进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企业实施渐进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科技创新研究关注于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经济占GDP份额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特征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式创新。从融合式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参考IBM和哈佛商学院的模式分类,将融合式创新分为盈利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业态创新模式和市场反馈创新模式4种模式,考察了不同融合式创新模式对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方式和路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为迎合数字经济时代跨界创新加剧的趋势,提出加强协同创新、紧抓市场需求、改善创新环境等举措推进融合式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科技创新研究关注于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经济占GDP份额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特征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式创新。从融合式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参考IBM和哈佛商学院的模式分类,将融合式创新分为盈利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业态创新模式和市场反馈创新模式4种模式,考察了不同融合式创新模式对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方式和路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为迎合数字经济时代跨界创新加剧的趋势,提出加强协同创新、紧抓市场需求、改善创新环境等举措推进融合式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日益上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必然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其中的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从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实行科技交流合作联姻,推动产学研联合;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激发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活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借鉴西方近现代创新思想,复兴中华民族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西方创新理论主要从社会文化机制和个体心理机制两个层次来研究培养创新精神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理论,通过家庭,学校教育观念的更新,组织管理的创新和具体有创造基因的社会文化的培育来为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