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比较,认为苏北整体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提升期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与此同时,苏北经济发展无论在规模、水平与结构,还是在质量与效益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强化区域分工合作等促进苏北经济跨越发展的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2.
以县域作为研究基本尺度,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发展差异指数等方法剖析1990年-2014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并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揭示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类型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上升态势,但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总体发展水平苏南苏中苏北;根据县域经济与相邻县域的空间关系,将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划分为扩散型、极化型、边缘型、传染型4种基本类型;其中扩散型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等县市;极化型主要分布在南京、淮安、连云港、徐州等市区;传染型主要分布在苏北的大部分县域;边缘型主要分布在苏中地区扬州、泰州以及南通的县市.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和ESDA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县、区、市)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2009年的县域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贵州省10年来的县域经济实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实力差异显著,并有所扩大;黔西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总体呈"凸"字型发展格局;以贵阳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显著相关;较强型县域的数目增多,空间集聚范围扩大;县域经济实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具有地理上的集聚特征;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严重,整体水平偏低;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区和黔东、黔南经济落后地带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增强,极化效应减弱,但县级市的极化效应仍很突出。  相似文献   

4.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为经济增长热点区.欠发达农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部分县域由冷点区转化为次冷点区.(2)河南省县域乡村转型空间相关性显著,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一致.乡村转型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农区和豫西南部分县域,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为乡村转型的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3)河南省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耦合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对两者耦合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4)结合人均GDP划分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4种类型,超过80%的县市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处于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5.
《贵州科学》2021,39(3)
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交通地理学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贵州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交通可达时间表现出可达性优的县占比多与可达性差的县占比少的等级差异现象,可达性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线性不匹配特征,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占比少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占比多的相对差异较大的"跷跷板"效应;(2)县域可达时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差异且呈现以贵阳为核心向边缘逐渐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可达性潜力呈现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区域强与以铜仁市、黔南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南部、黔西南州西南部、六盘水市和安顺市南部组成的区域弱的"马太效应"现象,经济发展核心区与经济发展水平洼地连片带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不均等性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距较大;(3)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组成的区域是贵州县域可达性最优地区、县域可达性潜力最优地区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因此,未来应重点发展具有可达区位优势、潜力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的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域组成的经济发展核心区,扩大对黔中城市群的经济辐射,提升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福建省各县(市、区)2005年和2014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不一致性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理格局,并有围绕沿海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关系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不断趋向于协调,表现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县域逐渐向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型转变;从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关联上看,Moran’s I由2005年的0.422降为2014年0.374,表明不一致性指数较高(较低)县域在空间上集聚程度减弱,但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以"高-高"型集聚区域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由总量扩张转为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转为内需拉动。经济新常态下,依靠投资拉动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并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甘肃省贫困县区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趋缓和发展动力不足。在全面阐述新常态下甘肃省贫困县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破除经济发展瓶颈、打造经济发展平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苏北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城镇发展空间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一圈三轴"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但同时也还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农民工市民化滞后、城乡差距悬殊、城镇发展方式粗放、城乡环境污染严重、城镇特色弱化等现实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面对新的发展阶段,苏北城镇化正在发生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我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效率评价指标,测度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效率并进行效率提升潜力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过部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效率比较低下;不同县域之间的创新驱动知识发展效率水平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推进,还有部分县域创新驱动知识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背离现象。提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培育县域创新创业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效率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前提。文章指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必须走因地制宜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围场县是河北省北端面积最大的县,也是最穷的山区县之一。探讨围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对于认识如何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有其参考价值。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从战略上看待山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当从智力开发入手的、别开蹊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低碳化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衡阳县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多措并举,共同推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迅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显现出鲜明的发展特色。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仍偏弱,而且从地域上看,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增长幅度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城镇化水平偏低。对此,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科学布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发挥优势,创建特色,打造精品产业集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重要理论指导,在众多省、市(区)、县级行政区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微观域层次即县域经济发展出发,以县域交通网络为依托,设计了一纵二横的发展轴带,提出了以纵轴为主,西部带动东部发展的镇安县县域经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5.
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地区竞争激烈等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在对芜湖县县域经济采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旨在推动芜湖县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质量、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公共服务、景观环境5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构建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评价2010年江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并结合GeoDA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江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相关性和各县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1)整体上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即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其中苏南在5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而苏中在公共服务、景观环境方面相对较弱,苏北则在经济质量、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方面相对较弱;2)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相似区域之间的空间集聚特征,但仍有少部分县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何娜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85-88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策略发生了新的变化,发达地区探索区域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着重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实两者可以找到一个连接点,那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建议——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研究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模型.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发展速度三方面建立了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40个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更快更好的发展重庆县(区)域经济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法和成效,认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借鉴先进省份的好做法,笔者简要分析了河北省与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山东省的差距,认为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7个问题:解放思想不够;经济总量少、规模小;可用土地有限;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平衡;外向经济发展缓慢、环境不够优化;面临的人口资源压力大.提出了8条建议:撤市并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培养开放型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培植县域特色产业和发展城市化;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素质,转化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