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三个时点的362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调研数据,从过程型与内容型人力资源管理整合的视角,探讨了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著激发外部知识获取活动;2)外部知识获取中介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3)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调节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外部知识获取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越高,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外部知识获取的积极触发作用越强;4)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调节了外部知识获取对高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突破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基础观的角度出发对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指出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通过知识创造能力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品牌社群成员的资源禀赋(品牌知识和社会资本)对探索式和利用式双元创新动机的作用机理,并探索了社群承诺对其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品牌知识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2)社群创新机会部分中介品牌知识与利用式创新的负向影响;社群创新机会部分中介社会资本与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3)社群承诺负向调节社群创新机会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45家资源型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新技术融合、动态能力与资源型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①技术融合对资源型企业长期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对短期绩效没有显著影响;②动态能力对短期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对长期绩效没有显著影响;③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成长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对技术融合与长期绩效的关系均没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对技术融合与短期绩效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成长能力没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针对如何提高资源型企业绩效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将外部驱动因素分为市场压力、政府政策支持两个维度,将生态创新能力划分为外部整合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外部驱动对生态创新能力和生态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生态创新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压力对生态创新能力均具有正向影响;生态创新能力对生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相比较外部整合力,内部整合能力更能促进生态创新。生态创新能力在政府政策支持与生态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市场压力与生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企业技术能力为因变量,外部知识获取模式为自变量,研究市场型获取和联盟型获取对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利用能力的影响路径。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132个有效样本,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型获取对企业技术利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联盟型获取对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融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观和过程观,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环保绩效的影响,探讨绿色双元创新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环保绩效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绿色双元创新在此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度正向调节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绿色双元创新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了绿色双元创新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环保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过程,为我国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引入组织承诺的3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为中介变量,探讨高管团队(TMT)管理自主权对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的影响路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以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TMT管理自主权对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MT管理自主权对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对双元性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在TMT管理自主权与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案例研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智力资本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和机械型组织资本促进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工艺,改进产品设计、丰富产品线、提高供应效率和服务质量;机械型工作设计、人与岗匹配的招聘管理组织的专才型人力资本;内部劳动力市场管理组织的合作型社会资本;严格的绩效评价管理组织资本;企业的利用式创新可以分为差异化和低成本两类;官僚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企业追求差异化的利用式创新,而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企业追求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升供应链弹性是供应链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文章探究了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作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以216家国内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协作对不同类型供应链弹性(外部弹性、内部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作对内部弹性和外部弹性分别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建议企业应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与供应链伙伴间协作,塑造更具弹性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构建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314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提升企业绩效;技术能力的内部匹配中,只有调节作用提升企业绩效,平衡关系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技术能力与领导风格之间存在匹配关系,技术吸收能力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相匹配,技术创新能力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相匹配。环境竞争性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绩效,而不利于技术吸收能力产生绩效。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管理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新课题,在日趋复杂的管理变革中,知识管理、信息技术(IT)的应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内部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该文以资源学派理论为依托,提出创新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模型和各项概念的测量指标,利用结构方程和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知识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组织内部环境和IT应用通过知识管理水平间接地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未来性战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较强的正面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卫力  崔杨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169-174
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将战略柔性作为自变量,服务创新能力作中介变量,研究制造企业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通过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获取研究数据,并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服务创新能力在战略柔性和服务化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制造业柔性战略的制定及服务化绩效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银企关系是新创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关系品质对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功效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新创企业银企关系品质与内部能力均对成长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新创企业银企关系品质主要通过影响新创企业内部能力提升而对成长绩效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新创企业更好地管理银企关系促进企业更好成长,也有助于理论界更好地认识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与企业资源能力理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内部能力提升乃新创企业紧迫使命,但现有企业能力提升研究主要以成熟企业为研究对象,忽视了新创企业特点。通过分析企业内部能力与资源、知识及组织学习关系,在研究新创企业资源获取与组织学习战略基础上认为,充分借助外部网络关系,采取外部化或内外结合的方式不失为新创企业内部能力提升首选战略。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新创企业更好地实现内部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理论依据,指出人力资源人士必须对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理论有透彻的理解,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产出和衡量标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转变和协调。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然后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237份样本数据对各种影响路径进行验证,分别使用完全中介模型、部分中介模型和直接效应模型检验假设的合理性,结果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影响,但技术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创新战略来实现的,企业应当使用与自身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创新战略形式,才能将内部技术能力的优势转化为创新绩效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4-2007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依赖性逐步增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研发投入、累积知识存量、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显著;人力资本、知识流动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金融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滞后期,而对外开放在当期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在飞速变化的环境下形成动态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在对学术界有关动态能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构造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模型以及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其动态能力由市场导向、资源、能力与动态机制4个因子构成。其中,市场导向因子中的与竞争对手的互动、资源因子中的无形资源——企业文化、能力因子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态机制中的开放的创新体系对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组织学习能力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394家中国企业为问卷调查对象,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作用,并且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正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