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头菇菌丝体对镉、铅及其复合胁迫的生长与富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DA平板培养条件下,研究了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田头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及田头菇菌丝体对生长基质中镉、铅的生物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质量浓度范围内,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质量等均随着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小)或降低.田头菇菌丝体对Cd、Pb均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并且随着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增大菌丝体中重金属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初步认为Cd、Pb复合污染促进了菌丝体对Pb的吸收而抑制了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在PDA平板培养条件下,研究了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田头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及田头菇菌丝体对生长基质中镉、铅的生物富集作用。 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质量浓度范围内,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质量等均随着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小)或降低。田头菇菌丝体对Cd、Pb均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并且随着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增大菌丝体中重金属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初步认为Cd、Pb复合污染促进了菌丝体对Pb的吸收而抑制了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1978~1983年上海市郊区梅龙、龙华、宝山吴淞、青浦淀山湖周围等地区的谷物、蔬菜受环境污染物质及其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铅、镉、锌、铜的吸收与富集。结果表明:不同谷物蔬菜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是有明显差别的。同一谷物蔬菜的不同部位,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谷物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高低与距离污染源的远近里正相关。其锌/镉、锌/铜比值具有明显差异。文章最后讨论了谷物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蔬菜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以及对谷物蔬菜食用部位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1978~1983年上海市郊区梅龙、龙华、宝山吴淞、青浦淀山湖周围等地区的谷物、蔬菜受环境污染物质及其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铅、镉、锌、铜的吸收与富集。结果表明:不同谷物蔬菜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是有明显差别的。同一谷物蔬菜的不同部位,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谷物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高低与距离污染源的远近呈正相关。其锌/镉、锌/铜比值具有明显差异。文章最后讨论了谷物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蔬菜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以及对谷物蔬菜食用部位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5.
铅(Pb)与镉(Cd)是土壤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污染物,其中Cd是毒性最强、污染最为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往往与Pb伴随出现。Pb与Cd极易蓄积于土壤,难以彻底清除,并可沿食物链“生物放大”引起健康危害。为评估不同种质藜蒿资源修复Pb与Cd污染土壤的潜力,以江汉大学汉南基地种植的78个藜蒿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来消解,检测其茎叶和根部中重金属Pb与Cd的含量,并加以对比与分析,筛选黎蒿重金属超富集种质和不富集种质,以期通过植物修复技术降低土壤中Pb与Cd污染。研究结果显示:15号种质的根部中重金属Pb与Cd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0.508、0.293 mg/kg;而6、7、9、67、75号等5个种质茎叶和根部中Pb含量均≤0.02,其含量仅为蔬菜食用标准的1/10。生物富集系数(biological concentration factor,BCF)与转移系数(biological transfer factor,BTF)的评价结果表明:15号种质根部中Pb与Cd的BCF分别达到了0.047、1.067,说明该种质Pb与Cd的富集能力最强;而28号种质...  相似文献   

6.
稀土镧及其配合物对植物铅、镉单一及复合污染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稀土La及其配合物La(POA)3(HPOA=苯氧乙酸)对铅、镉毒害小萝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稀土或稀土配合物对铅、镉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用逐步提取法研究萝卜根、茎叶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实验表明稀土配合物处理对铅镉主要存在形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在土壤中的质量比为5mg/kg(低质量比)时能促进苋菜生长,高质量比(20mg/kg)时抑制了苋菜生长,造成苋菜幼苗成活率显著下降,植株矮化,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减小,镉的毒性作用对苋菜生长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丁草胺污染程度越大,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其在土壤中质量比增大到50mg/kg以上,种子发芽延迟,幼苗存活期缩短.随着镉和丁草胺复合污染程度的增高,苋菜成活率、株高等生理指标显著降低,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镉、铜复合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盆栽实验,开展Cd、Cu 复合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的接种研究,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对宿主与AMF 共生的影响、AMF 对玉米重金属耐受性和吸收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AMF 具有一定的Cd、Cu 耐性,但重金属处理能明显抑制AMF 对玉米根系的侵染(P<0.05),尤其是减少AMF 的丛枝和泡囊结构形成。重金属明显抑制了玉米的生长,但AMF 能够缓解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表现为玉米植株的生物量、株高的显著增加(P<0.05)。接种AMF 会显著提高玉米对Cd 和Cu 的积累(P<0.05)。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AMF 均具有潜在的危害。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AMF 能够改善农作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也可能提高重金属进入人类食物链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铅(Pb)、镉(Cd)单一与复合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理耐受机制,采用胁迫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 Pb(0、0.05、0.1、0.2和0.4 mg/L)、Cd(0、0.005、0.01、0.02和0.04 mg/L)和Pb-Cd混合溶液(0+0、0.05+0.005、0.1+0.01、0.2+0.02和0.4+0.004 mg/L)在不同时期(0、2、4、6、8 d)对铜锈环棱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6 d)、低浓度Pb、Cd单一胁迫时,铜锈环棱螺CAT(catalase)与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显著升高,但长时间(>6 d)、高浓度的Pb(0.4 mg/L)、Cd(0.04 mg/L)单一胁迫导致其CAT与SOD活性显著降低。在第8 天时,在Pb、Cd的单一胁迫浓度分别达到0.20 mg/L和0.020 mg/L水平时,CAT与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但高浓度处理组的酶活性下降。CAT和SOD活性的升高,可以缓解Pb、Cd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物毒性,但其作用范围有一定限度。Pb、Cd复合胁迫下,铜锈环棱螺SOD与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两种酶的活性变化贡献顺序为Cd单一胁迫>Pb-Cd复合胁迫>Pb单一胁迫,说明Cd毒害作用可能更强,Pb、Cd复合胁迫属于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长根菇菌丝体为材料,测定其对Pb(Ⅱ)和Cd(Ⅱ)的富集能力,以及不同浓度的Pb(Ⅱ)和Cd(Ⅱ)对菌丝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浓度Pb(Ⅱ)(100mg/L)明显刺激长根菇菌丝体的生长,而高浓度的Pb(Ⅱ)和Cd(Ⅱ)则抑制其生长;Pb(Ⅱ)和Cd(Ⅱ)的浓度越大,菌丝体对其富集能力越强,其最大富集量可分别达1.2132× 104 mg/kg(Pb(Ⅱ))和1.99872×103 mg/kg(Cd(Ⅱ)).此外,研究还发现,Pb(Ⅱ)和Cd(Ⅱ)可提高菌丝抗氧化酶的活性,其CAT酶活可分别提高至1.131 U/g(Pb(Ⅱ),100mg/L)和2.263 U/g(Cd(Ⅱ),1 mg/L);其SOD酶活可分别提高至13.976 U/g(Pb(Ⅱ),200mg/L)和14.668 U/g(Cd(Ⅱ),2 mg/L).  相似文献   

11.
以外源添加重金属污染物镉(Cd)、铅(Pb)的酸性黄棕壤为研究对象,考察镁渣对污染土壤中Cd、Pb的稳定化效果。镁渣采用硫酸和磷酸二氢钾两种改性手段进行处理,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的镁渣进行分析。将镁渣以1%、3%、5%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加入到Cd、Pb污染的土壤中,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和改进的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连续提取法研究镁渣对土壤Cd、Pb生物有效态和赋存形态的影响,为镁渣应用于土壤Cd、Pb的稳定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镁渣的比表面积,其中盐改性镁渣比表面积最大为80.65 m2/g。在稳定化实验中,未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均可提升土壤pH值,并显著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Pb含量。对土壤中Cd、Pb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发现添加未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可显著降低酸提取态Cd含量,将酸提取态Cd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添加盐改性镁渣可显著降低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Pb含量,将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Pb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添加1%未改性镁渣时,污染土壤中Cd稳定化效果最好,Cd迁移能力最低;添加5%盐改性镁渣时,污染土壤中Pb稳定化效果最好,Pb迁移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12.
土壤Pb、Cd污染对5种植物生理指标和修复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修复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土壤的植物,用盆栽的方法选取白菜(Chinese Cabbage)、甘蓝(Brassica oleracea)、野菊花(Chrysanthemu mindicum)、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模拟重金属Pb、Cd污染,Pb处理浓度为0.600mg/kg,Cd处理浓度为0.60mg/kg,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等方法研究了Pb、Cd污染对5种植物鲜重和干重的影响,以及5种植物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白菜、甘蓝和菊花在污染土壤中植物形态上呈现健康生状态,鸡冠花、紫苏处理后叶片变黄,出现轻微的萎焉状态.Pb 600mg/kg和Cd 60mg/kg均显著增加白菜、甘蓝、菊花鲜重和干重,但减少了紫苏和鸡冠花的鲜重和干重.5种植物对于Pb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5种植物对Cd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Pb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甘蓝、紫苏.Cd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紫苏、甘蓝.白菜在5种植物中积累指数最高,说明它对于Pb、Cd的吸收积累能力较强,对Pb、Cd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Cd,Zn复合污染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呈递减趋势。在各Cd处理梯度中加入Zn后,随Zn浓度的增大,上述各指标与单一Cd处理差异显性增强,表明Zn增强了Cd的毒害作用,显示出协同趋势。  相似文献   

14.
镉与铅互作及污泥改良对油菜生长与积累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受到镉与铅污染以及添加污泥对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及积累重金属的影响.镉与铅污染降低两种油菜的干重、株高和根长;添加污泥增加两种油菜的干重、株高和根长.添加污泥增加油菜根、茎和叶的镉和铅含量.镉与铅共存时,铅促进油菜的根、茎和叶的镉含量增加;土壤镉含量增加会降低油菜的根、茎和叶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15.
pH对湿地水环境中生物膜吸附铅和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利用向海自然保护区一苇塘培养的生物膜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铅、 镉的吸附, 通过Fre 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描述生物膜吸附铅、 镉的热力学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pH条件下, 铅、 镉在湿地水环境中培养的生物膜吸附热力学数据均与Freundlich和 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显著性相关(n=5, p<0.01), 生物膜吸附铅的能力比吸附镉 的能 力约大一个数量级, 吸附溶液中的pH值与铅、 镉的最大吸附量呈正比, 并具有显著线 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选育和利用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可食部位污染物含量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农作物品种,即污染对策品种(pollution safe cultivar, 简称PSC),是降低污染物经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以蕹菜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Pb胁迫下不同蕹菜品种对Cd和Pb吸收积累的差异并探讨了筛选镉、铅污染对策品种(Cd+Pb-PS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无论是Cd还是Pb胁迫,均未引起蕹菜茎叶生物量的显著下降,相反促进了大部分品种茎叶生物量的增加,表明蕹菜对土壤Cd和Pb胁迫有一定的耐性,这可能掩盖土壤受Cd和Pb污染的情况而增加蕹菜受Cd和Pb污染的风险;②在Cd、Pb胁迫下,供试蕹菜品种茎叶Cd、Pb含量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且第一茬与第二茬的茎叶Cd、Pb含量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③在供试品种中,有2个品种既是Cd-PSC又是Pb-PSC,可看作Cd+Pb-PSC。这表明蕹菜茎叶吸收积累Cd和Pb的特性具有可再现性,受遗传基因控制,因而选育Cd+Pb-PS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