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被称为"北国肖邦"的爱德华·哈格鲁普·格里格,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留下了精美的一页.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民族精神和乐观、幽默的特点,使人百听不厌.他的音乐是灵感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从作品的旋律动机、和声技法、节奏等三个方面分析格里格在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格里格"偏爱"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江岩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150-153
主题重复手法是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一个重要创作特点。通过对主题重复过程中各音乐要素的比较与分析,归纳出了几种主要的运用类型,说明了它们各自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对这种主题重复手法的运用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达、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特点以及格里格独特的创作风格与音乐审美等因素的关联性分析,揭示了这种手法运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肖邦是早期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用崭新的音乐语言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他的音乐风格独特,几乎每一首乐曲都能充分显示他音乐个性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人文诉求.  相似文献   

4.
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主义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创作成就对西欧音乐(特别是钢琴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以抒情见长,在诗一般的音乐中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本文就几首肖邦的钢琴作品,浅谈一下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相似文献   

6.
赵元任是我国近现代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被尊称为"语言学之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主要创作领域在声乐作品方面,他的声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注重词曲完美结合,同时,将钢琴伴奏的作用放在突出地位上,重视钢琴伴奏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其音乐创作的手法独树一帜,很值得后人加以深入探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夏雨 《科技信息》2009,(13):124-124
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肖邦的创作,绝大多数为钢琴作品。对于这些钢琴作品,他采用了非常广泛的体裁形式,而这些音乐体裁也总是准确地表达了他的艺术风格。但是从整体的音乐形态来看,他的音乐创作的高超技巧与艺术魅力都集中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四首大型钢琴叙事曲当中。本文对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浪漫主义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黑而美丽"是兰斯顿·休斯的名言,也是他的创作宗旨,体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这一宗旨在《谢谢你,太太》中也有突出体现,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这一宗旨的实现进行探讨:一、休斯创造性地把美国黑人音乐引入文学作品之中;二、他在这篇小说中重塑了美国黑人新形象,并以此说明兰斯顿·休斯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美国黑人民族运动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歌曲《大自然的声音》选自《圣.塞西莉亚日颂》里的一首颂歌,此曲不仅具有很高的创作价值,作为"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的指定曲目,更具有极高的演唱价值,笔者通过对其曲式、声乐旋律、钢琴伴奏手法的分析,进而管窥出作品的创作特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在音乐教学中和实践演唱中诠释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0.
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不创作,毋宁死"!作为自己的创作动机,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为人生的艺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以真诚、朴实的创作风格完成了其"生死攸关"的事,最终成为西方欧洲世界的文学家.在他作品永远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他歌咏的人类在精神方面所追求与超越,经历的艰险、对人类最终臻善的信念和博爱的精神,也许罗曼·罗兰在勾勒的那条精神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更具某种标尺性涵义.  相似文献   

11.
略论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新思潮派的文学思想和主要艺术特点,他的前期创作以历史题材为主,其旨趣在于借古喻今,针砭时弊,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表述他对人生、艺术的见解;后期创作转向现实题材题材,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幻灭情绪,由揭露他人的利己主义进而剖析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大江健三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经由西方文化的洗礼,大江健三郎把《圣经》知识熔铸到创作中,使其文学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救赎情怀。同残疾儿子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患者深重苦难的体悟,激发了大江文学中宏大的共生感。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大江把个人的、家庭的痛苦,升华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宗教的普世救赎意识,浸润到大江文学中,体现了大江对人的终极关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在作品中他描写了故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乡土情结"是他创作的支点,理解了他的"乡土观"就可以更好地解读作家本人及其作品.福克纳的乡土观包括"根"的观念、南方社区观念和和谐乡土的观念等.他的乡土观的形成源于美国南方的文化传统及南北战争南方失败的经历.作家以乡土观为武器来批判了北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他对传统的态度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 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巴金文化人格内涵的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的魅力在于其人格的伟大,重新审视他的必要性在于他现代文化人格内涵的丰富和深刻,他人格的伟大成就了他创作的辉煌。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基本质素。巴金的个性气质,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濡染,成就了巴金人格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相似文献   

16.
顾锡东是浙江当代越剧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以现代的眼光关注和表现历史,其剧作将写实和写意风格结合起来,融合了哲理与诗情的美质,具有传奇的情节和精简的构成,达到了越剧创作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韩愈等倡导的古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愈确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创作理论。而且他躬身实践,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典范性的古文作品。他的创作和理论在其作品中得以统一。文章从韩愈的《答刘正夫书》探究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相似文献   

18.
论霍桑作品中的"原罪"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霍桑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罪恶的处处存在是现实所在,人性是罪恶的,这就是他"原罪"思想的主题.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宗教和家庭的背景.象征主义是他作品中烘托这一主题、阐释人性的重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丘沺是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曾誉之为“笔精墨妙,技法超群”。他花鸟、山水、人物兼擅,尤以彩墨山水见长。作品自辟蹊径,构图新巧,诗书画印和谐结合,形成高雅明丽的画风,深受海内外艺术爱好者青睐。惜一生贫困漂泊,英年早逝。福建省美协原主席丁仃称他是“一颗埋藏已久的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