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欣  徐旭冉 《科技资讯》2014,(2):154-154,156
随着公安部门对剧毒化学品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对于剧毒化学品的使用需要在新形势下合理调整管理程序,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加强剧毒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针对高校剧毒化学品在采购、运输、保管、废弃物处理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强调过程化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高校剧毒化学品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首先指出了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6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通过"三圆环事故致因理论"详细分析了危险化学品管理过程中诱发事故的因素,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最后关于危化品安全管理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有效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火灾情境下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致因机理,减少火灾疏散逃生事故的发生,运用文献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高校火灾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高校火灾疏散模拟实验构建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致因模型,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 25.0检验数据信度和效度后进行因子分析,并使用AMOS 25.0对模型进行修正拟合。研究表明:火灾逃生情境中个体和群体认知能力、楼梯间空间结构、恐惧心理等因素均对不安全行为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防控模型并提出3条防控对策,指出优化安全设计、加强人员行为管控和科学组织引导疏散的重要意义。研究对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的防控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有助于提升火灾情境中逃生人员的安全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师生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生物实验室涉及到许多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及剧毒性等特点的危险化学品。目前,高校在危险化学品的存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针对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建议高校从健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储存仓库、完善应急预案等方面来提高高校生物实验室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即:事故的发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和物的状态都是需要管理的。因此将安全管理学理论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相结合,提出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如转变安全管理观念、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和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多级安全培训体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加大安全科研投入等,方可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校实验室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危险化学品是许多实验室安全事故其中一个诱因,其使用不规范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普遍问题,需要引起学校以及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工作经历以及山东农业大学现状,提出一系列对策,包括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加大投资力度,不断优化物防状况、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以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确保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是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难点,研究并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主要安全问题,借鉴了澳大利亚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方法与制度,对我国高校规范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和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程序,该标准化管理程序的构建包括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应急管理以及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五部分内容,这五部分相辅相成,可有效规范人的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14年我国发生的562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从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发生路段、危险化学品类别、事故致因因素、事故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路段发生事故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54%;易燃液体化学品种类运输过程危险性较大,容易导致事故;事故致因因素的统计显示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比例高于非交通事故;每年3~8月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高发时期,每天早上8~9时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高发时间.最后,基于这些特点分析提出了减少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程度和高校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形式及其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建立以危险化学品为重要对象之一的校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建设合乎国家标准的库房(试剂中心),统一对实验室进行安全评估并予以整改,建议在化学化工类或近化学类专业中开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增强安全意识,防范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各致因因素的重要性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基于HFACS改进的DTEL-HFACS法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将事故致因框架分为4个层级,并计算各致因因素相互影响,辨识出关键因素。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云南省临沧市“3·0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流程监督不足、安全管理制度缺失、驾驶员管理等12个原因因素属于导致“3·02”重大交通事故的高效力因素。而超速驾驶、超载等12个结果因素属于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缺乏安全主体责任、缺乏企业安全氛围等因素中心度较高,在事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源头管理缺失是导致危险化学品储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文章对造成源头管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源头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阐述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指出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规定,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及防护体系,是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生产概况和化学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化学品事故来说明日前我国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总结了事故多发性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化学品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危害所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中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手段粗放,事故防控流程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发生过程的事件与原因因素图表分析法,追溯事故及事故发生的环境状态。通过对典型案例样本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结论是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主要致因在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规章制度管控不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发展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传统危险化学品管理方式盲点突出,安全风险较大。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参照部分高校信息化管理经验,结合福建师范大学工作实际,拟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危险化学品管理,设计开发一套符合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以期为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监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分析施工触电事故致因的潜在联系性,为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对84起工程触电致死事故致因辨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率分析和潜在类别分析(LCA)对事故致因进行关联性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触电事故三大致因: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和技术环境差;以及潜在三大事故链:管理文化缺失、运行计划不适当和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玲  徐金荣  高杨 《实验室科学》2012,15(2):164-165,168
阐述了实验室压力容器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压力容器事故原因,总结了实验室压力容器安全使用规则,详细介绍了海外知名高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和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一起典型校车事故为例,进行了校车事故致因分析,根据事故因果继承原则对"事故链"进行了探讨,画出了事故原因及层次顺序图,介绍了城市校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的校车运营和管理制度,指出校车管理是一项系统管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能级原理,对校车管理和运营系统进行了分级,并明确了各级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致因理论有助于分析影响事故发生、发展的原因,预先采取措施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致因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从单因素理论到多因素系统理论,分析了各理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建立了一种综合动态分析事故影响因素的事故致因理论,与以往事故致因理论相比,该理论更系统、更全面,综合了时间与空间的因素,且注重因素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应用于建筑施工,提出的安全生产措施,可从多方面、多角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