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方向生产实习,是高等学校高精尖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以CDIO为教育理念,以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对现有的热能专业方向生产实习进行改革,将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划分,提出校内校外相互配合,实体虚拟相互支撑的生产实习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生产实习机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利于高精尖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分析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目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融合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机制;通过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工程项目或软件产品的运行周期结合,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按照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支撑当前教学改革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本科学生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所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自国家教育部提出卓越计划以来,卓越工程师还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出现,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标准的培养体系,各个高校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面临着因缺乏实践操作训练的环境,进入通信企业实习机会少等问题而难以满足就业的技能要求.因此,这里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依托,结合理工类高校特色,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引入CDIO理论,开展CDIO模式下的新型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培养目标细化及能力制定相融合的通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方案,其实施效果表明,在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内容及教学体系结构设计符合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通用标准的同时,通过新型的卓越培养体系能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轴承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指针对轴承的实际需求,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我国教育现状,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以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为例,对推进教育改革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模式探索,对实践创新、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教育改革方向和发展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智明 《科技资讯》2014,12(17):222-223
针对我国机械工程教学现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探索我校纺织机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探索一种适合纺织机械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师资培养方法,与企业共建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室。启发学生,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教学组从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培养着眼,采用CDIO模式改造课程教学设计,全面引入问题驱动与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探索了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工程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机检专业建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平台。融合CDIO理念,突出企业实践训练,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创新能力,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CDIO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一种经典模式.该模式强调工程教育应当关注实践,以科技为基础,将教育过程置身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中,以培养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为目标.本文介绍了CDIO的模式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阐述了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Ⅰ级项目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探索了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轴承专业方向推进校企“全程互动,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教学改革模式的契机。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促进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创新能力的提高。该文提出了对轴承“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一些探索。通过对轴承专业方向教学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期为中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内涵在于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把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理论教学改革为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时,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课内必做实验、CDIO选做实验和开放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体系逐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应变能力,有力地保证了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卓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工程教育体系结构构想。CDIO的培养目标是教育学生掌握深厚的技术知识基础,致力于创造新产品及新系统,了解未来工作核心的战略价值。CDIO教育模式强调以构想-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规划产品的开发流程。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需要,该文结合CDIO教育模式,从教育策略、评估方法的创新、转换新型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材料成形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林井祥  康健  高伟 《实验室科学》2014,17(5):139-141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卓越采矿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托,提出了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石,论述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结合采矿工程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设计培养计划、毕业设计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CDIO理念下的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初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理念,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介绍CDIO理念及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CDIO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观念的建立,对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在CDIO模式下的专业实践教学尝试进行总结并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具体探索,阐述了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应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大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通过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群,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课程设计,对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文通过对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及调动学生主动性方法两方面研究,形成了以培养方案、实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平台和评价方法为核心的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综合改革,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同时,促使了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安全、矿加等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为对象,从训练模式、训练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研发、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通过对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差,工程思维缺乏一直为社会和人才市场所诟病,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教改革的重点.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教育理念非常适合工科专业.本文依据CDIO的能力大纲,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为例,讨论了在有限的教学环境和师资条件下对课程建设及具体改革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对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能力、合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深入分析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能力的提升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等四个方面。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增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实力,提升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满足了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