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苦荞麦粉在 QPS65×2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膨化咐,螺杆转速、含水量、进料量对膨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度随含水量增加而下降,随螺杆转速、进料量的增加而上升。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具有了很多保健功能,例如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还有氨基酸互补的功效。豆渣磨成粉后可以和面粉、玉米粉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应用于焙烤食品中,豆渣焙烤食品的研发需要对豆渣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以促进人体对豆渣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其营养价值。为了提升豆渣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口感,以豆腐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豆渣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豆渣的膨化度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螺杆转速360r/min,对水质量分数为21%的物料在170℃的挤压温度下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的物质膨化度良好,且疏松多孔,粉碎之后可作为焙烤食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3.
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丽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2):183-186
经挤压技术加工的食品,不易“回生”、营养损失少,易吸收、口感细腻、卫生水平高,易保存.经挤压技术加工的大豆粉,不仅可以去除大豆本身的豆腥味,还可以钝化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杀菌水平和消化率.挤压技术用于油脂浸出可以提高浸出速度,降低能耗,用于酿造工业可以减少酶及酵母的用量,缩短发酵期.介绍了挤压膨化技术的特点、机理、工艺流程及该技术在食品等工业中的应用概况,分析了挤压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挤压膨化技术及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宗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2):157-160
讨论了我国挤压膨化技术及设备的现状,分析了挤压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我国挤压膨化技术及设备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浸出制油工艺的发展,论述了大豆浸油厂采用这一技术可提高油厂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为油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DS32-Ⅱ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挤压膨化,以处理后的蛋白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研究挤压膨化对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工艺可使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特性发生改变,微观结构中蛋白聚集体发生融合,FT-IR光谱中蛋白酰胺带出峰位置与强度发生变化,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热学性质中蛋白变性温度减小.蛋白的物性研究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的玉米醇溶蛋白物性得到改善,持水力、吸油性和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糙米、红米和黑米为原料,分析了高温α-淀粉酶-挤压膨化耦合处理对全谷物糙米粉径向膨化率、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分散时间、结块率、黏度、糊化度以及还原糖、总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全谷物糙米经过高温α-淀粉酶-挤压膨化耦合处理后其径向膨化率和糊化度均显著降低(P<0.05); 水溶性指数显著升高(P<0.05)了2.51倍、1.89倍和2.73倍,吸水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了77.29%、33.41%和67.44%;分散时间和结块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散时间分别减少了64.60%、60.66%和65.40%,结块率分别降低了75.57%、84.64%和75.24%;冲调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加酶处理的糙米粉在低剪切速率下具有较低黏度,其黏度曲线趋于平直;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蛋白质含量提高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9.
新型甜面酱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世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5)
研究甜面酱、豆酱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它们各自的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综合各种数据找出各自最佳的生产工艺及参数,并结合数据开发研究新型黄豆甜面酱的生产工艺方法。结果表明:黄豆面酱原料配比10∶1,浸泡时间60m in,蒸煮时间常压4h,或0.2Mpa30m in,制曲温度37℃,盐水用量为原料的90%,浓度约为12%,温度45℃,前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前期约40天;后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约30天。同时进行成曲及半成品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黄豆甜面酱采用半成品配比要比成曲配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以大米、黄豆、蔗糖等为原料开发方便营养米粉食品,以色、香、味和质地感官评定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结合经济指标,确定最佳配比,得到米粉的最佳配方为:米粉:豆粉为1:0.2,蔗糖20%,碳酸钙为0.2%,对终产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的面粉搅拌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从高效节能面粉搅拌机及其关键装置智能变频器的开发的重要意义、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技术在本领域的关键程度、技术对相关领域、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5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智能变频技术,既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又实现了节能. 相似文献
12.
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山西大同大学食堂大米和小麦粉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该方法测定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在0.995 0~0.999 9之间,仪器检出限在0.000 4~0.103 8μg/mL之间,选取Mn,Ca,Mg,K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1.57%~105.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4%~2.50%之间(测定次数n=3),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检测发现,所测大米和小麦粉中均含K,Ca,Na,Mg,Fe,Mn,Cu,Zn,Cr,B,P,Si,Li和Se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均未检测到Cd,Pb,Co,Ni以及有毒元素Hg和As,但均检测到Al元素,摄入过量会影响Fe,Ca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尼泊金酯进行两两搭配组成复合防腐剂,用于改善甜面酱的保藏性能。添加了复合防腐剂的甜面酱,在28℃条件下贮藏6周,每周测定甜面酱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以考查复合防腐剂的防腐效果,实验证明用苯甲酸钠0.4g/kg和山梨酸钾0.2g/kg进行复合的复合防腐剂,其防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湿热处理(HM-T)、湿热复合普鲁兰酶处理(HM-E-T)、湿热复合微波处理(HM-M-T)、湿热复合柠檬酸处理(HM-C-T)4种方法,研究不同湿热处理对苦荞全粉(N-T) 理化特性及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苦荞全粉总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HM-E-T效果最显著,HM-C-T次之;差示热量扫描仪检测结果显示,湿热处理后苦荞全粉黏度均显著降低且相变峰消失;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HM-T淀粉仍为A型结晶,HM-E-T淀粉由A型淀粉转变为A+B+V的多晶型,而HM-M-T和HM-C-T淀粉失去了原有晶形结构,淀粉相对结晶度从23.0%(N-T)下降至20.9%(HM-T)、18.4%(HM-E-T)、12.6%(HM-M-T)和10.6%(HM-C-T);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苦荞全粉微观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蛋白质和淀粉发生一定程度复合。体外消化结果显示,苦荞全粉中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从9.69%(N-T)分别增加到11.49%(HM-T)、14.12%(HM-E-T)、11.97%(HM-M-T)、13.01%(HM-C-T);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即57.85(N-T)>56.03(HM-T)>55.65(HM-M-T)>55.18(HM-C-T)>50.22(HM-E-T),特别是HM-E-T后的苦荞全粉eGI值降低效果最明显。复合湿热处理比湿热处理更能有效降低餐后谷物血糖生成指数(GI)值,其中HM-E-T后的苦荞全粉可作为低GI食品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6.
方便大米粥的生产工艺及糊化回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方便大米粥的生产工艺和研究其糊化回生机理,对方便大米粥生产中各单元操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经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成品.结果表明,大米经15min焙炒处理后,采用沸水煮2min-文火煮15 min-热水浸泡15 min-常压汽蒸15 min的蒸煮结合法进行熟化,然后喷洒离散液进行离散,最后采用80℃热风干燥120min制得成品;经显微镜观察显示,大米经焙炒后迅速脱水,出现大量孔洞,后经蒸煮迅速吸水膨胀,充分糊化,经干燥后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经DSC分析,成品的糊化热焓大幅降低.总之,建立了复水时间≤5 min的方便大米粥的生产工艺,初步解释了其极易复水糊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UPLC-MS/MS测定腐竹和米粉中的乌洛托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腐竹和米粉中非食用物质乌洛托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和净化条件,考察了乌洛托品在不同流动相体系和不同小颗粒色谱柱(粒径1.7 μm)上的色谱行为,优选以乙腈超声提取样品,正己烷(乙腈饱和)液液萃取净化,乙腈-乙酸铵(浓度为10 mmol/L、pH3.5)为流动相体系等度洗脱,HILIC色谱柱分离,正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0~ 50μg/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2 617x - 359,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定量限为1μg/kg(S/N>10),阴性样本添加水平在1~5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1.0% ~ 96.6%,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 ~ 5.2%.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打击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乌洛托品的行为提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