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壮、泰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两个民族在分化之前,壮泰民族和汉族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史。由于当时汉族属于强势民族,不断影响着周边民族的语言,壮泰民族共同向汉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后来随着民族的分化和迁徙,壮泰民族也分化为两个民族,今天的泰族(今主要聚居在泰国)和壮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故壮族、泰族在分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今天,在其使用的语言中仍然保留着很多相同的汉借词。然这些相同的汉借词到底有哪些,有多少?存在着怎样的特点和规律呢?笔者对这些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侬常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1):78-82
那安壮语亲属称谓词除了具有壮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用法,这些用法与当地历史遗留下来的姓氏观念、土司制度以及语用等因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覃晓航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3):102-106
壮语声母?b和?d在各方言土语中有v和r、m和l、m和n三组变体。其中第一组变体是复辅音分化而成,第二组和第三组变体则是语触音变规律所使然:即?b和?d与“n、l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l;与“n、l不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n。从?b和?d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语触音变是因操某一种语言的人在仿读并接受另一种语言中特有的语音成分时发音动作偏位而导致的有规律的语音变化。这种语音变化最终造成两个差异:一个是语音的空间差异,另一个是语音的时间差异。语触音变规律有助于对语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曾凡贞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38-39,47
大小凉山彝族宗法性婚姻形态,是整个彝族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宗性法性婚姻的典型代表之一。建国前、大小凉山彝族的宗法性婚姻形态主要包括聘娶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赘婿及重婚五种形式,从其婚姻缔结原则和内容上看,都充分体现了夫权、父权与族权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汉代诗歌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考和追求 ;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汉代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将汉代诗歌与汉代婚姻观念、婚姻形式作一联系 ,就个中所蕴涵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马丽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3):7-9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序、义项误立、书证有误、体例不一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力的语料证明。 相似文献
10.
小说《醒世姻缘传》对传统的婚姻民俗有详细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明清时期的婚姻形态,其普遍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并辅以纳妾的补充形式。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有:择偶时重视家风人品才华,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庭中,主张男尊女卑,妻尊妾卑。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班奈村佤族的同姓婚、交错婚和堆砌婚进行研究,阐释了班奈佤族对这三种婚姻形式产生忌讳的根源,分析了为"犯忌"者举行的"求恕"仪式以及由此类婚姻形式所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在维系班奈佤族社会正常运行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对家庭成员称谓的影响。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汉语中家庭成员称谓比英语要复杂,因为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家庭成员称谓深深根植于其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亲属称谓语自称现象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但国内语言学界关注的不是太多。在曹禺的剧本中,人物的亲属称谓语自称多达130例。以这些例子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功能出发,讨论了亲属称谓语自称的三大语义类别和三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化比较的理论,通过对中、英、日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三种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范宏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3)
从语言的相同和相近、地名的相同、民歌旋律的基本相同、部分民间信仰的相似相近和体质人类学的相似等方面来看 ,可以确认壮族、泰族、老龙族、傣族在古代是同一人们共同体 ,后来才迁徙、分化成不同民族。大约至公元 8 9世纪 ,这 4个民族尚未分化 ,以后才逐步迁徙和分化 相似文献
17.
王欣双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6,18(6):605-608
根据“语言相对论”,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比较并分析文化差异的研究较多,而将三种语言进行比较能够得到新的发现。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日、英三种语言的直系亲属词汇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而旁系亲属词汇的差别较大。中文的旁系亲属词汇丰富繁杂、指代清晰,而英文和日文的亲属词汇则比较笼统。亲属词汇是否相似与地理位置远近没有关系,其中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这与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长幼关系、继承习俗、主导思想有密切关系。这值得引起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18.
李甫春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8,(1):21-31
文章通过对2000多年前句町国时代壮族先民婚姻形态的考证,对桂滇边驮娘江流域30万壮族人中当前仍盛行的女娶男嫁婚姻展开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通过对壮族男娶女嫁婚姻起源的探索,以及对20世纪上半叶仍普遍存在的壮族女子走婚制(即不落夫家)的论述,来描绘壮族婚姻的千年变迁,勾勒出20世纪初壮族社会中三种婚姻形态并存的历史画面,并试图通过描绘壮族婚姻的千年变迁,衬托出人类婚姻史的模糊轮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首先对中英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各自形成的历史原因作简单的对比分析,接着就《红楼梦》英译本中亲属称谓的尊称谦称、从“他”称谓和拟亲属称谓三个方面的译文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文化词的翻译需要译者对两种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而创造性地进行文化移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