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4,(5):40-40
中国目前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2000万,另外还有将近同样数目的人已经患了糖尿病,但却没有被发现和诊断。只因这部分人的糖尿病表现较轻或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忽略和延误了诊断。了解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患者及早地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特点的表现,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常常称之为“三多一少”。出现典型症状,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医院就医,检查并发现糖尿病。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常常非常典型,而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则不一定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和死于糖尿病的人数十分惊人。以2011年为例,9000万中国人身患糖尿病,死亡人数达130万;而卡塔尔有23%的成年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正成为一种世界性流行病,现在我们用图表说明该疾病的蔓延程度,以及它给国民及政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古代中国人表现出一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动力,他们是优秀的实用科学家。中国人在许多实用技术方面获得了极大进展,在很多机械方面的创造均先于西方,有的甚至要早一千多年。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中,中国的许多先进科学技术传播到其他地区,这些技术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技术的发源地,也名震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是否知道,它们是怎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呢?  相似文献   

4.
全球大约有3.5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5%——患有I型或II型糖尿病,前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后者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今年5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出的一组文章对糖尿病病因、治疗和预防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讨论。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截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和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了引起大家对糖尿病的关注,本刊特选编这组糖尿病专辑,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5.
森堡 《世界科学》2012,(9):14-15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估计,美国有7900万人患有前驱糖尿病症状,这些人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很高。前驱糖尿病最大的致病因子是超重,特别是因缺乏运动、过度饮食造成腹部脂肪的堆积,致使胰岛素耐受性与胰岛素分泌受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病理特征都是血糖含量过高,如果不加控制会引发致命的并发症。然而,北卡罗莱纳大学糖尿病护理中心主任约翰·巴斯(John 5Buse)认为,除了这些相同点,I型糖尿病(T1D)与Ⅱ型糖尿病(T2D)其实有许多不同。他表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更可能在中国,而不是非洲。这是中国科学家用世界先进的地层年代测试方法,首次对埋藏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地层进行年代测定后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学术出版界正处在令人为难的窘境当中,尽管其学术期刊的数量已达到5000份还多。然而,其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未被关注,无人引用。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研究还有没有意义?同时,中国学术出版的有效性也遭受许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2大国,患糖尿病总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还有许多少年儿童罹患糖尿病。尤其是在糖尿病后边有一支人数庞大的“后备军”,这些人餐后血糖水平偏高,却够不上糖尿病标准,称为糖耐量低减。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有糖耐量低减的比例为4.8%。如果认为糖耐量低减不是糖尿病而掉以轻心,不及早进行防治,迟早要转正为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糖耐量低减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江崇峰 《科学之友》2007,(15):62-63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等待了百年,期盼了百年,上海世博会就要来了!2010年,你准备好了吗?那我就来考考你吧! 第一个参展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出席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晚清哪位小说家预言未来中国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孙中山先生是否参加过世博会?他又是怎样看待世博会的呢? 答不上来吧?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寻找近代世博会里中国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多有相同之处,比如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吃饭都是用筷子的,可相同之处最有趣且难以理解的是日本的筷子与中国的筷子之间的差别。1.长短不同,粗细不一。日本的筷子短,中国的筷子较长;日本的筷子大都是圆锥形的,夹物的部分较尖细,中国的筷子则多为圆柱形,没那么尖细。日本筷子何以较短,据说那是因为日本古时就实行分餐制,宴会、家居,每人一盘饭食,置于面前,筷子虽短决不碍事。而吃中国菜的时候,大家围着大桌子吃,桌子上往往有很多菜。如果用长筷子的话,远处的菜也可以轻松地搛到,而且还可以帮自己旁边的人搛菜,表示礼貌和好客…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以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两千多年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都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挖掘出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面条躺在一个陶土制成的碗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这也说明中国人才是面条的发明者.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和/或功能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后者占患者群体的90%以上.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成人发病率高达11.6%,相当于1.139亿人口;高风险人群率为50.1%,对应于4.934亿人口.这种局面给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康熙王朝》热播一时,康熙一生文功武治,已为众人皆知。但甚少人知的是,在清代初期的中国,康熙可以说是西方科学涵养最高的中国人之一。当时宫廷中曾经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热衷于学习汉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2050年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衰老是人类疾病最大的危险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的发病风险逐年增加.延缓人体衰老有望推迟这些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使更多老年人保持健康状态.2015年4月30日,以"A Werner syndrome stem cell model unveils heterochromatin alterations as a driver of human aging"为题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以及美国Salk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汉服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关注。汉服体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染织绣工艺与独特的民族特色,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工艺美术,是我国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之一。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曾被古希腊、古罗马人称为“赛里斯国”,意为“丝国”,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桑蚕丝织技术。那么,中国最早的纺织技术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患糖尿病而死亡的人,每年达37000人左右,居总死亡率的第四位。由于患动脉硬化而死亡的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血糖量都高。因此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死亡率。据说美国糖尿病患者420万人,也有说1000万人。糖尿病的发生率因年龄而不同,学龄儿童为0.35%,成年女子为2.4%,平均是2%。因糖尿病而造成失明的人在美国比例很大。为了预防糖尿病,在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过胖,即必须注意摄取的能量与所消耗的能量的平衡。不要吃得过饱。②在饮食中少吃葡葡糖和蔗糖,多吃果糖。最好是吃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大约47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5,000个海洋岛屿。中国大陆架宽广而低浅(<100米)。例如:中国东部大陆架宽达600公里,它在最后一次冰期就暴露于海平面之上。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用途,并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可供开采。所拟,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发展得如此之快是不足为奇的。中国有许多与海洋科学研究有关的组织。它们包括国家海洋局、地质矿产部、交通部、石油部、海洋学院、气象局以及许多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的研究所和几所大专院校。其中,山东海洋学院现有学生2,400人,到1988年将扩大到6,500人。国家海洋局成立于1964~1965年,它承担了所有海洋学科的项目。国家海洋局下设7个研究所。几个分局和50多个海岸监测站,共有职工10,000人,其中科技人员4~5,000人。国家海洋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居民生活碳排放调研数据,基于碳排放系数、投入产出和消费者生活方式3种方法对中国整体、城乡、区域居民生活碳排放进行评估,并从户均、人均和排放结构3个角度揭示中国居民生活排放现状,旨在了解当前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城镇户均居民生活碳排放是农村的1.48倍;城镇人均居民生活碳排放是农村的1.82倍;西南区户均和人均居民生活碳排放均最小,分别为6.89 t CO_2/户和2.06 t CO_2/人;晋陕内蒙古区户均居民生活碳排放最大,为9.52 t CO_2/户;东北区人均居民生活碳排放量最大,为3.15 t CO_2/人;医疗保健、热力、煤炭、食品和电力消费是居民生活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中国居民生活直接能耗和间接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不仅可以明确不同消费行为在居民生活碳排放中的贡献,而且为中国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和达峰目标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一般来说,早餐中必须含两大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如粥、馒头、面包等)和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