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专利对于区域创新能力乃至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紧密关联。介绍了山西省专利发展状况,基于专利和高新技术企业视角,对如何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绿色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必然选择.从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和绿色创新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出各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排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水平参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数据统计和SPSS11.0计算机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我国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较具代表性的14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划类和排序,论证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大致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成为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主要指标之一的专利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的安徽省2011-2015年专利数据,通过对安徽省专利产出规模、质量、效率、主体、技术领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创新能力,揭示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更加精准地测量企业创新能力,利用熵值法和相关性分析,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支撑3个维度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RBF BP复合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1个输入层、1个RBF隐含层、1个BP隐含层以及1个输出层组成,其特点是将RBF隐含层的输出作为BP隐含层的输入。十折交叉验证与随机二次抽样2种方法检验表明,与单一RBF神经网络、单一BP神经网络相比,RBF BP复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均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2821%、1519%和1251%、1255%,表明RBF BP复合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最优的数据拟合能力,更适合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创业创新、联网成片、三线并进、品质为先”的总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专利示范城区为示范,突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一条主线,提升存增两量,建设三个基地,实施四大科技行动,构建五大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冯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0):193-194,204
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众多的科技成果中,最能代表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当属专利权的拥有情况。从科技产出的角度,以最能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的专利权的申请、授权及实施情况为测度对象,探讨了用于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慧 《创新科技》2019,19(1):14-18
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实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通过研究区域创新理论,本文从投入能力、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等方面选取了几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对河南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创新环境、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创新产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区域创新趋同研究——基于专利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创新最具活力的地区,以专利数据作为区域创新变量,采用趋同理论来检验长三角各地区创新差异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授权和专利受理均存在σ趋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授权和专利受理均不存在绝对β趋同,采用稳健的广义矩估计(GMM)一阶差分两步法估计结果显示两者均存在条件β趋同,并且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联结关系以及创新环境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9—2012年30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同时,采用超效率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根据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发现,我国各省市可划分为高水平创新协调型、低水平创新协调型、高水平创新失调型、低水平创新失调型,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关联性最大,企业创新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逐渐超过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4-2007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依赖性逐步增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研发投入、累积知识存量、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显著;人力资本、知识流动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金融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滞后期,而对外开放在当期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确定,对于制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针对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简要评述,目的在于明确当前研究进展并讨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产学研合作、引进FDI、国际贸易、国外技术转移、国内技术转移和正式交流等6种主要的知识转移方式作为衡量指标,从全国和区域的层面系统研究不同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界定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并运用一般智力资本理论和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对它们进行维度划分和识别,提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的内涵,初步构建二者的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为未来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定性定量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区域创新能力及与中部六省的对比情况,并分析了各综合指标和分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能力为中间变量构建了企业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大庆市企业为样本,对信息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不但对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还通过信息能力对创新存在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京和上海1994—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两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不同的时滞,北京FDI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滞后1年,而上海FDI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时滞为2年,并且北京FDI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弹性系数小于上海FDI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弹性系数。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按照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继而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模型,这为企业科学地进行创新能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