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历史哲学视角的考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在应然性上,"中国梦"内蕴着真、善、美;在实然性上,实践和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梦"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运用哲学、美学、文化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形武术的"模仿美、物我合一"之美的哲学渊源进行剖析,认为象形武术的美是中国古代美在身体文化上的表现,"以形取势、借形显意、以意传神"的特征是象形武术的美的追求.美的象形武术更能折射古代文化的和谐美(自然美、人体美、艺术美)在今天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1938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是作曲家心灵的"力的图式"和黄河"力的图式"的同构,也是与民族精神在危难之中觉醒的"力的图式"的同构.她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和美的结晶.她是力量美的再现,形式美与精神美的体验,她是爱憎鲜明的美,威武、雄壮的美,美的壮丽,美的振奋,这种美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最近考察新余时,对新余提出了"做优、做强、做大、做美,努力建设成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的更高要求。要将"四做"落到实处,就必须认真解读"四做",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四做"的内容及其要求。"做优"就是要优化资本,"做强"就是要做强工业基地,"做大"就是要做大经济总量,"做美"就是要美化城市。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新闻人应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力求用美指导新闻产品的制作,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提炼出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与佳作。  相似文献   

6.
"味"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鉴赏理论和接受方式,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今,这和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心理状况、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味"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有关,"味"也经历了从文学的词采美、声韵美走向意蕴美、意境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就应该懂得美,欣赏美.学校体育有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其不仅使学生炼就一副健美的体魄,而且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影响人们的感情,陶冶人们的性格.从而在增强审美意识中接受教育,在提高审美能力中接受教育,在树立审美理想中接受教育.当代大学生向往美,追求美,但更要不懈地创造美,永远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心灵美和仪表美的有机统一,以美的形象,美的品质,美的精神呈现在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修辞——"运用辞章",完整的要求是:内容上"诚"、"信",形式上"美"(贲)、"巧"。"修辞立其诚"只是就内容提出的,"辞欲巧"只是就形式提出的,"诚美兼论"的"诚美律",才是文质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内含完整的美学价值论框架."美本身"是一种先验的价值标准和绝对的价值实体,具有极致性与自足性."美的分有"描述了作为永恒的价值范型的"美本身"与美的事物之间的价值等级关系,而"美的回忆"则强调了作为完满的价值理想的"美本身"对美的追求者的价值范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网络媒体已经历了它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网络媒体的新闻业务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网络新闻时间观方面"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的变化;网络新闻组织方式上从平面化向层次化、网络化的发展;网络新闻发布与利用方式上的循环化、多通道化;网络新闻手段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编辑观上从粘贴到加工到组织到解读的发展;网络新闻受众观从单向到互动到共动的变化。这些发展,不仅是中国网络媒体对自身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网络新闻的发展,不仅对网络媒体的繁荣意义重大,也将对中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变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报纸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传统的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它们深知:谁能争取更多的读者,谁就是这场角逐的获胜者。于是,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通俗化新闻、娱乐化新闻等软新闻大量充斥版面,甚至有不少还走入了庸俗化的极端。因此,读者便又渴望能有更多的硬新闻。然而,符合硬新闻的事件毕竟有限,所以,对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就显得特别有必要。然而把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使软新闻即非事件新闻经过“硬化”操作之后,便像硬新闻(事件性新闻)那样显示出较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它的操作手法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本文从更深层次分析了软新闻“硬化”报道的必要性、表现和存在的不足,并试图探讨其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范式,信息化时代是电视民生新闻诞生的外在环境,公民社会公众话语表达空间的扩展是公众争取在电视新闻传播中主体地位的内在需求,而媒体竞争的加剧则是催生民生新闻的直接因素。认为民生新闻不是表面上的新闻视角的转换和新闻形态的转向,而是电视新闻机构价值取向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一种常用且最重要的新闻题材,也是最难写好的新闻题材之一,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更是如此,它受到稿件题材、编采人员素质及办报人理念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写好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要理清办报思路,精心选取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做好深度策划和强化采编作风。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走势作了透彻分析后,采编人员对新闻的主题思想、报道基调、新闻规模以及新闻发表时机进行的一种有机规划。就新闻策划在对新闻事实的主动选择和突出传播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和大胆披露的节目风格使其有着比其它新闻体裁更大的作为潜力。为更好发挥作用,民生新闻应强化其媒体和社会意识,在内容风格和话语倾向上进行准确地定位。民生新闻包括公共新闻报道、矛盾纠纷报道和一般性报道三种类型。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制作时,应根据报道的类型侧重选取报道的重点,选择报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名记者作为记者中的精英分子,他们不仅和其他普通记者一样奔波在新闻现场,而且凭其出色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为读者提供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名记者在新闻资源的利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发展,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都以自身的努力体现了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新闻的本质特点可以认定:只有事实,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来源。该文进一步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经过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多层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不论是以阅读为主要特征的报刊文字新闻,或是以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广播新闻,还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是需要“写”的。与报刊新闻、广播新闻写作不同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写作不仅仅是运用文字语言、文章体裁来述说新近发生的事实,还要运用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来表现新闻事实,是多种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文本写作。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任何制造的新闻都是不真实的。新闻策划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因为“制造”和“策划”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在新闻业务中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实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在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策划更显得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