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玲 《科技信息》2011,(19):I0263-I0263,I0272
本文结合"创伤"理论中的心理创伤理论与文化创伤理论来探讨二战给日裔美国人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以著名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为文本依托,通过分析其主人公的行为表现与内心独白来探讨二战后整个日裔美国人所处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茉莉香片》讲述了主人公聂传庆在欲望驱使下疯狂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复杂。以主人公聂传庆疯狂欲望下的认同危机为切入点,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小说进行解读,揭示了主人公从自我迷失到绝望追寻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3.
卢裕 《科技信息》2010,(10):I0132-I0133
1991年,简·斯迈利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当代"李尔王"的《一千英亩》一经问世,便因其心理刻画和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深刻描写而先后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同时,学术界对这部小说主旨和手法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揭示出新一代美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的通过分析其互文性结构特征,展示了对《李尔王》的戏仿与解读给予了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影响与制约;有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土地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为依托,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解读了女主人公吉妮社会的自我与个体的自我相互压抑、相互融合,最终以"创发性的爱"将两个背反的自我统一,构建起一个成熟、完整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初稿写于1994年,对它的解读,从作者、评论家到一般读者,基本上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精美细腻、写城市、表现"城市精神"的小说,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平民精神"在主人公王琦瑶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而本文试图独立地对《长恨歌》作一个全新的解读,对"城市精神"和"平民精神"两个观点提出质疑,并从"典型化、符号化的生存环境"对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创作的第一部现代主义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类型上属于成长小说,全书的高潮充分展现在主人公斯蒂芬突破自我的"精神顿悟"之中。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文学伦理学理论,透过主人公的成长困境及伦理选择,重新解读其艰难成长过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个人因曾经所受的间接或直接的暴力而引起创伤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小说《接骨师之女》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揭示了一个母亲摆脱内心苦痛与女儿和解的心路历程。用创伤理论分析茹灵经历的个体创伤以及创伤记忆对她造成的伤害,采用创伤的回避、展演和安度的分析方法揭示主人公所经历的家庭创伤和战争创伤,是对该小说进行深度理解的一种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作家乔纳森·萨弗兰·福尔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是9·11主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独特的方式探讨灾难、创伤、失语与言说之间的关系.灾难导致创伤,创伤导致失语.由于失语,作者又不得不使用非情景化的文字、书信、数字符号、序列图片等方式“言说冶主人公的创伤及创伤后艰难的存在.这些作为媒介的“言说冶方式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历史的伤痛导致现实的失语,现实的创伤隐藏着历史的原因.“后9·11冶小说在寻找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贝弗利·法默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海豹女人》是其重要的长篇小说。法默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揭示小说的主题。在这部小说中,海豹象征女主人公达格玛自己;蜘蛛象征达格玛生活在男性社会和自己内心矛盾心情的双重阴影下;猫儿不仅象征达格玛自己,还象征达格玛喜欢的男人。法默通过对以上三种动物象征意义的解读,揭示了女主人公达格玛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内心冲突和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创伤理论视角来看,美国南方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智血》通过剖析主人公黑兹尔在对宗教信仰与反信仰中挣扎,最终以其特有的方式皈依基督的历程,揭示出家庭创伤、宗教创伤和战争创伤等创伤记忆在人物救赎和皈依过程中的影响,探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思考和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0.
薛砚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75-176,165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格雷戈尔正是卡夫卡内心情感的外化形式,本论述仅以几个贯穿卡夫卡人生的情感线索来解读《变形记》,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的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男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马贩子的女儿》中两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该小说中的结局对男女主人公而言他们是否找到了真爱,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阮晓静 《科技信息》2009,(6):123-125
这篇文章用女性主义观点来重新解读英国作家达伏妮·杜穆里埃的代表作《蝴蝶梦》中从未出现过的女主人公吕蓓卡。尤其通过对男主人公对待女性的态度、行为及其言语等方面的分析来颠覆人们对吕蓓卡的传统解读。吕蓓卡被完全剥夺了话语权,因此她没法为自己辩解。而实际上她并非一个十恶不赦、心肠狠毒的坏女人,她的种种言行只是在强烈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进行的压迫和抑制。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创伤依旧是时代烙印。美国杰出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以战时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创伤小说《五号屠场》,以唤起人们对遭受战争创伤群体的关注。从创伤艺术的视角出发,解析冯内古特如何用叙事这一方式来消除创伤性记忆,以期为读者阅读本小说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4.
马贺娜 《科技信息》2011,(32):232-232,235
"仰望"表达了主人公对西方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主人公詹思敏对西方世界的迷惘。"西方"则指代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崇尚民主自由而又充满爱与恨、荣与辱的国度。出生低微的詹思敏就像一个寻找水晶鞋的灰姑娘在西方世界努力寻求自己的身份与价值。初入美国便遭遇的性侵犯让她在经历了身心的巨大痛苦后获得了又一次重生,同时这次创伤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之后的每一个选择,也构成了詹思敏之后的心理系统。作品中创伤情节的设计耐人寻味,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15.
鹿丽  杨明霞 《科技信息》2007,(9):171-171,170
本文以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红字》,对其中主要人物进行新的解读。用强调“选择”和“承担”的存在主义关于人的自由本质理论来分析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见出他们人格的高下之分,也再次肯定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是一个女英雄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好人难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以"不合时宜的人"为代表的现代人对精神支柱以及生活意义的无果追寻。本文用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理论去解读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好人难寻》中主人公失败的追寻,并分析了作品中各人物在主人公"不合时宜的人"对宗教信仰和人生意义的追寻中所起的否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五位男主人公的解读,可深入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婚姻观,他们的观念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从五位男主人公的言行举止,我们还可了解到当时封建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悲剧性的角度解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理查三世的美学价值,其结论是:理查三世虽然是一个邪恶的人,但由于他具有强烈的悲剧抗争精神和超越自我的欲望,因此该形象显示出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的杰作《夜色温柔》描写了男主人公迪克·戴弗"美国梦破灭",理想沉沦的故事。小说的女主人公尼柯尔被批评家认定为他的陪衬,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这部小说是以尼柯尔与其父亲的乱伦事件为核心,按照弗洛伊德的经典叙事结构"原因、结果、谴责"来叙述故事的,解读尼柯尔的思想意识对理解小说的主题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心理分析叙事学的理论来分析尼柯尔的意识密码,还原出逐渐走出"恋父"阴影、寻求精神独立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华裔美国作家哈金的长篇小说《战争垃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因为哈金独具慧眼的选材角度和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以回忆录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部朝鲜战争战俘的创伤史。以创伤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主人公所经历、所见证的创伤以及创伤愈合过程,最终揭露出这场战争的虚伪、荒谬以及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