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逸宏 《科技资讯》2011,(4):111-111
从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实际出发,提出了沥青路面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控制的主要指标,明确了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对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实际出发,抓住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各环节的主要问题,详细论述了石灰稳定土基层在施工各个环节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对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玉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142-143,141
石灰、水泥综合稳定土是低等级公路中常用的一种基层的结构形式.本文通过对国道212线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实践,详细探讨了石灰、水泥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4.
路面底基层是在基层下铺筑的承重层,高速公路路面,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简称二灰土)底基层,结构一般厚度20cm。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而在路面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沥青路改建和新建工程实践,介绍了石灰炉渣及其基层的基本特性和一般组成,说明了其施工程序与要点,可供道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做为基层下铺筑的承重层,路面底基层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某工程实践,对二灰土底基层施工中的几个质量控制环节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了高剂量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为确保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质量,对高剂量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路拌法施工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了石灰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以及施工质量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1.概述2004年至2005年,我路桥工程公司承接了漯平高速公路5A标段4KM的基层、底基层施工任务,其中底基层设计为20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工程量为11万平方米,设计配合比为3:8:100(水泥:石  相似文献   

10.
张高峰 《科技资讯》2007,(35):37-37
在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中,石灰土的拌和是影响其使用和寿命的制约因素,二次掺灰施工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魏志刚 《山西科技》2007,(3):135-136
文章详细论述了道路施工中石灰、粉煤灰、稳定石屑作为基层结构的要求、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何文涛 《科技资讯》2006,(21):40-41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在公路、市政道路的基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原理分析、对原材料的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谈谈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鹏 《科技信息》2012,(35):404-404,446
无机混合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广泛应用与公路基层或者底基层的铺筑。本文对石灰土的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强度的因素、施工方法以及缩裂的防治措施做了简要的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军 《科技信息》2007,(25):98-98,157
盐通高速公路南通段的二灰土底基层施工所用土源绝大多数为砂土,而用砂土来施工与一般二灰土的施工有所不同。本文结合一些试验和实际施工,就砂土的拌和、碾压等施工工艺进行摸索总结。  相似文献   

15.
韩鹰 《科技信息》2011,(23):335-336
以S232、S340省道江阴段改建工程和河曲巡磁公路施工为例,在介绍其施工的主要工序基础上,阐述了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和集中拌合法施工的重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了用于铺面工程中的混合料石灰、粉煤灰、土、碎砖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并对其最佳含水质量分数、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系数、温缩系数等铺面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按一定比例关系组成的石灰、粉煤灰、土、碎砖混合料可用作地下水位较低或少雨地区部分铺面工程中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期间,应在接近最佳含水质量分数时对石灰、粉煤灰、土、碎砖混合料进行压实,并应控制施工温度和压实厚度.  相似文献   

17.
道路底基层中磷石膏-石灰二灰土再生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建设中过量使用磷石膏并引发工程病害的问题,进行了既有富含磷石膏二灰土底基层的改良再生研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既有二灰土混合料改良再生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既有富含磷石膏二灰土混合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粉煤灰,改良再生后满足道路底基层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控制要求.既有二灰土混合料仍然具有很强的膨胀性,改良再生后的无荷膨胀率由原来的40%左右降低到9%以下,将组合配比6.5%L+20%F+73.5%H应用于全线道路底基层改良再生施工,路用性能检测结果和道路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市政道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江 《科技资讯》2010,(27):62-6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化城市重要标志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必然大力开展。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因此,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比其他道路工程复杂。本文将结合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实践,谈谈市政道路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公路建设中经常使用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作为基层结构时,结合句蜀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实际,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级配和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的调试和试验路段铺筑等方面的研究实践,以详实的数据为控制其质量作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白亚梅 《甘肃科技》2016,(15):95-97
兰州新区南绕城快速路位于兰州新区南部黄土丘陵区。该区地形以梁卯及小型沟谷为主;土体土质疏松;下部为冲洪积黄土,具有湿陷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确保道路底基层施工质量,从设备选型、原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方案、质量检测等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