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庆军  程欣  张颖 《河南科学》2014,(12):2603-2607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江苏省1992—2012年RD经费支出、RD人员数与GDP的统计数据,通过静态分析、动态冲击及互动关系分解,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自身增长惯性及RD经费支出;从长期来看,江苏省RD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RD人员数对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1995-2008年数据为基础对陕西省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但目前总体投入规模与相关地区及省份差距较大,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较小。因此,陕西省应优化政府科技投入,采取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扶持学校加强联合开发研究以及加强军民科技...  相似文献   

3.
以1995-2008年数据为基础对陕西省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但目前总体投入规模与相关地区及省份差距较大,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较小.因此,陕西省应优化政府科技投入,采取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扶持学校加强联合开发研究以及加强军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芳  李炳军  高波 《河南科学》2010,28(3):369-373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深圳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互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深圳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的协整分析表明,基金指数和股票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揭示了基金指数收益率和股价指数收益率之间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1978-2008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978-2008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中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存在"时滞效应"和"边际效应递减"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近6年的数据,从时间跨度对江苏财政科技投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探寻江苏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1995~2013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论文从构建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加大财政研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优化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财政研发投入管理效率四个方面提出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科技投入决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科技的发展需要科技投入。以1978~2007年间新疆财政科技投入和人均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两者仅存在单向因果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VECM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河南省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河南省银行存贷款规模、资本市场筹资规模、金融投资权重指数等金融业发展衡量指标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变量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最后,揭示出河南省金融业发展处于供给领先型的低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1991~2005年间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威  张静 《甘肃科技》2012,28(8):39-41
利用1990-2010年间甘肃省4个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以此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影响机制和动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响应,但这种关系的滞后期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的方法对我国1996~2008年的不同投入主体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且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明显高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科技经费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形式的教育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教育的投入划分为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投入、民营资金投入、社会资本捐赠,以及其他投入5大板块,依托SOLO模型展开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数据遴选期限从1994年至2014年.分析结果显示这5项教育投入成分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拨款部分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1978—2008年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时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会反方向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叶青  史振业 《甘肃科技》2010,26(1):129-131,97
根据甘肃省1978~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特因果关系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成正相关关系。且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步增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特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特原因,即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没有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能减排的资源与环境政策。河南省也不例外。但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是否会降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速度,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是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河南省1993-2013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存在着短期的误差修正机制。能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依靠能源推进型的增长方式,政府推行节能环保政策可能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未来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做出预测。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省及全国十年后的科技投入水平差距将逐年加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针对云南财政科技资金不足的特点,提出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支持云南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重新进行度量,用1994—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做了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整体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负的净效应;分而言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度均为负向,二者已对经济增长显现出力度较小但时期较长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安徽省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苏省时间序列及面板数据模型,计量检验了科技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论表明:①改革开放前,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改革开放后,则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科技投入的整体贡献有待提升。②在苏南等科技发达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高于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但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