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实验合成的十八种不同结构的取代氨基二硫甲酸酯,并用四球机进行了磨损、摩擦试验,对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抗磨减摩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考察。考察结果表明,在取代氨基二硫甲酸酯中,氨基上的取代基为二乙基、二异丁基,具有醋酸甲酯或醋酸异丙酯结构形式的酯基,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新的广谱、高效优良硫脲类杀菌剂。方法以氯甲酸酯与含不同取代基的嘧啶胺为原料,回流反应。结果合成了14个取代嘧啶基硫脲类化合物,其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组成经元素分析、IR及1H NMR确认,并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论合成方法简便、易行,且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吲哚-2,3-环氧化合物和商品化的酸为主要反应物,经环氧的酸开环反应,可以高收率地得到一系列的酯基取代的二氢吲哚化合物.该方法简便高效,首次实现了吲哚-2,3-环氧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为酯基取代的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锌和浓盐酸为催化剂,在加热和无溶剂的条件下,具不同取代基团的二芳甲醇与苯酚衍生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了8种二芳甲基取代的大位阻酚化合物.利用合成的大位阻酚化合物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与正丁基锂反应又制备了8种相应的酚基锂化合物.所有目标产物的组成和结构都已通过核磁氢谱确证.上述化合物的制备为通过成盐复分解反应进一步制备含有低配位金属中心的酚基配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茂铁甲酸合成了二茂铁甲酰氯,该化合物与硫氰酸钾反应得到二茂铁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在室温下,二茂铁甲酰基异硫氰酸酯与芳香胺反应生成新颖的二茂铁取代非对称硫脲.化合物通过1H NMR、IR、HRMS验证.  相似文献   

6.
以取代的邻苯二胺、苯甲酰乙酸乙酯、苯甲酰甲酸乙酯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一锅三组分串联反应成功合成了7种新的亚胺结构的2,3-二酯基-2,4-二苯基-1,5-苯并二氮杂艹卓化合物.该串联反应历经2次亲核加成-脱水反应过程,形成分子内含有亚胺和烯胺结构的活性中间体,再经分子内的碳碳偶联环合和质子迁移形成目标化合物.针对该三组分串联反应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该合成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等优点,为苯并七元含氮杂环化合物提供绿色环保、高效简便的合成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的先导化合物以及为松香的深加工提供新的途径,以松香和丙烯酸为原料,经Diels-Alder(D-A)加成反应制备丙烯海松酸。将丙烯海松酸转化为双酰氯,再与硫氰酸钾反应,制得丙烯海松酸基双异硫氰酸酯,最后与苯胺衍生物发生反应,合成得到10个新型丙烯海松酸基双硫脲类化合物。采用IR、MS、1H NMR和13C NMR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得到偶氮苯染料母体,再经酰氯化、酯化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的含手性碳的偶氮苯化合物4-甲酸乳酸乙酯酯基-4'-N,N-二甲基偶氮苯和4-甲酸乳酸乙酯酯基-4'-N,N-二甲基双偶氮苯,并用纸色谱、傅里叶红外(IR)光谱进行了监测和表征.经紫外一可见光(UV-Vis)光谱测试表明两种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与母体化合物的对比可以看出,接入手性碳后光致变色光谱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且单偶氮结构的化合物要比双偶氮结构的化合物光致变色光谱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溴戊烷、溴己烷、1,2-二溴乙烷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分别合成了戊基、己基、溴乙基取代的三种膦酸二甲酯化合物.并报道了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由于环上多个羧酸酯基取代,以至所得金属化合物有特殊的性质,1983年,我们曾利用此特点,合成了多种具环戊二烯基的镧系络合物。只是由于此类络合物多数呈粉末状,不易获得 X 射线结构分析的数据,因此设想合成相应的有机物以观察其结构.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和大多数环戊二烯类不同,环上的羧酸酯基取  相似文献   

11.
A new screening approach for anticancer active compounds is presented.In this method,a target enzyme is incubated with a mixture of compounds,and then the com-plex formed by the target and small molecules is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mixture by ultra-filtration.The complex that is retained on the membrane is subsequently washed with acid and small molecules that are specifically bound to the target are released and collected,then analyz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combin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 analysis.We hav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is method to screen anti-cancer compounds.DNA topoisomerase Ⅱ is used as a target to capture anti-tumor candidates from a mixture of combinatorial compounds,such as doxorubicin,daunorubi-cin and pravastain.  相似文献   

12.
咪唑与丙烯腈的Michael加成产物与37%甲醛在密闭状态下实现选择性2-羟甲基反应,所得产物与三苄溴季铵化,生成的季铵盐再经Hoffmann型消除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2种含3个2-趁甲基咪唑基衍生物4a,4b,收率〉91%.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MS谱证实.本文报道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后处理容易,很好地解决了分离、纯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吡唑类衍生物成为药物研究的一类重要化合物.该文以2,4-二氟联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缩合、环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新型含联苯基的多氟代吡唑衍生物4a ~ 4f ,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ESI)、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Aurora激酶A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Aurora 激酶A的抑制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 2′, 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 2, 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5d, 5e, 6a, 6b, 7c的抗真菌活性较好, 化合物5d, 6a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和酮康唑、氟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5d, 5e, 6a, 7c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活性接近酮康唑,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 1 0种含取代嘧啶环的乙氧甲酰基硫脲 ,其中 9种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结构经IR,1 H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而确证 .初步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单子叶植物 (如稗草 )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而对双子叶植物 (如油菜 )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具有良好的选择活性 .  相似文献   

16.
设计合成了7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吗啉类化合物,通过IR、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两个抗抑郁药理模型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抑郁药理活性筛选,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同等剂量下部分化合物的体内抗抑郁作用显著强于空白组,其中芳香环的3位上具有氟取代基的化合物,抗抑郁活性最高,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抗癌酮(Antineoplaston A10)降解物中谷氨酰胺与异谷氨酰胺类衍生物显示出抗肿瘤少性。为此,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苯乙酰谷氨酰胺类化合物供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合成酰基叠氮化合物,再与胺类于低湿下反应生成酰胺类目标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好,而且手性中心不发生消旋化,所合成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方法鉴定。对所合成目标化合物做抗肿瘤活性评价,采用MTT法对L1210细胞进行了测试,初步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5‐二溴‐4‐己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三异丙基硅炔进行Pd/Cu催化Sonogashira 偶联反应得到二炔基取代的苯胺.用TBAF可选择性去保护得到单、双脱的端炔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与四氰基乙烯经[2+2]加成开环得到同时带推吸电子的产物5和6.通过1 H NMR、13C NMR、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由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发现化合物5和6存在明显的溶剂效应.电化学测量发现所得的目标化合物适合作为新型发光二极管(OLED )材料.  相似文献   

19.
根据Schellhammer化学结构与荧光性的经验,在吡唑啉环的1-位引入苯并噻唑基,3-位引入吲哚基,5-位引入呋喃基,设计并合成了4种新的吡唑啉衍生物,并且通过红外光谱,^1HNMR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的荧光测定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蓝紫色荧光化合物。其荧光强度与取代基有关,荧光相对强度与荧光量子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后与KSCN反应生成2,6-吡啶二甲酰异硫氰酸酯,再与芳香胺加成反应合成了10种2,6-吡啶二甲酰硫脲衍生物(4a~4j),其结构均通过1H NMR、LC-MS、IR和元素分析测试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合成的化合物部分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