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牛膝菊茎叶浸提液对白菜、萝卜、生菜和油菜等4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浸提液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80g/L的牛膝菊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10g/L和20g/L两个低质量浓度浸提液有促进作用,40g/L和80g/L两个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具有抑制作用;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呈不规律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的促进作用4个浸提液浓度处理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孔树脂、MCI柱色谱、制备液相等对续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NMR、HR-ESI-MS等波谱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从续断药材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个三萜皂苷:川续断皂苷Ⅵ(1)、威严仙皂苷A(2)、续断皂苷A(3)、3-O-(2-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3-O-(4-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5),6个环烯醚萜苷:马钱苷酸(6)、马钱子苷(7)、当药苷(8)、续断苷A(9)、续断苷B(10)、林生续断苷I(11),以及2个其他类成分: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α-亚麻酸(13),其中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续断药材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续断药材化学成分组成,对于建立以质量标志物为药材优劣评价依据的续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为进一步阐释续断“发汗”加工前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化学成分转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乌蕨不同提取液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乌蕨3种不同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大小.结果表明水提液、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液和质量分数为80%的丙酮提取液在干样浓度为10.00~50.00μg.mL-1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水提液(36.85%)乙醇(20.61%)丙酮(18.70%);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为:丙酮(31.77%)水提液(31.03%)乙醇(24.37%).还利用超声提取法对乌蕨水提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液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大于回流提取液.  相似文献   

5.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入侵植物鬼针草和肿柄菊的水浸液和菌浸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鬼针草、肿柄菊浸提液对同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鬼针草菌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在根系生长方面,2种植物浸提液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最适促进质量浓度为5 g·L-1,化感指数为047~058;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0 g·L-1,化感指数为-1。在株高生长方面,处理质量浓度25~50 g·L-1对小白菜株高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递增,其中肿柄菊菌浸液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可见,2种入侵菊科植物不同浸提液处理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小白菜发芽指数结果表明,4种浸提液化感抑制的强弱依次为:鬼针草菌浸液>肿柄菊水浸液>肿柄菊菌浸液>鬼针草水浸液。  相似文献   

6.
<正>川续断(Dipsacusasperoides),别名续断、和尚头、山萝卜、川断、属折、接骨草等,为川续断科川续断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中医以川续断干燥根入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质疏松、跌打损伤,续筋接骨、生肌止痛、行血消肿、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崩漏带下、胎漏等,有安胎的功效,是中医大宗药材之一。攀西地区是野生川续断天然分布区,有着川续断适宜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土地资源。1采种与选种选择植株生长旺盛,单株总苞数和总苞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的川续断  相似文献   

7.
以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细胞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变化作为指标,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丙酮对2种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0.000 5%~0.500 0%的丙酮对小球藻和体积分数为0.000 5%~0.050 0%的丙酮对水华微囊藻均不同程度地促进藻细胞生长,对藻类的叶绿素a无影响,明显提高了藻类的最大光合速率(rETRmax)、光能利用率(α)和光适应能力(Ik),同时提高了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丙酮体积分数为5.000 0%的小球藻和丙酮体积分数为0.500 0%~5.000 0%的水华微囊藻,其藻类光合作用、叶绿素a显著降低,导致藻类生长严重抑制甚至死亡;丙酮对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的最大无影响体积分数(NOEC)分别为0.500 0%,0.050 0%,说明水华微囊藻对丙酮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亳菊醇提液对黑腹果蝇繁育性能的影响作用。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亳菊醇提液,并测定其总黄酮浓度,用以不同浓度醇提液饲喂果蝇,测定果蝇F1、F2代的羽化数、增殖率和体重。结果表明,提取液中总黄酮浓度为9.86μg/m L,提取率为12.325%;与对照组相比,1%和5%亳菊醇提液处理组F1、F2果蝇雌体数目和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5%组的F1、F2代果蝇雄体数目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亳菊醇提液处理组刚羽化F1、F2代雄果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一定浓度的亳菊醇提液可以增强果蝇的繁殖力、增加子代体重。  相似文献   

9.
利用柱层析法及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物质丙酮浸提液二次层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将西芹鲜根丙酮浸提液经一次层析后得到的最佳抑制流分进行二次分离,并对所得流分分别进行化感作用实验,得出流分1、2、4、5、6、7、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流分1和流分2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79.31%和79.13%,与ck差异极显著(P<0.01);流分3、8、1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作用.而将西芹根际土壤丙酮浸提液进行同样处理后,得出流分1、2、3、4、6、7、9、1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流分1和流分3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80.44%和81.28%,与对照ck差异极显著(P<0.01);流分5和流分8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化感抑制或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川续断和部分川续断属其它植物进行鉴别,为川续断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分别对6种川续断属植物的近红外漫反射原始图谱和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二阶导数(SD)处理后的图谱建立PLSDA模型.快速、准确地鉴别川续断和部分川续断属其它植物,同时不同产地的同种样品也得到了准确的区分.本方法快速.准确,不破坏样品,能用于鉴别川续断和川续断属其它植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接骨木叶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粗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骨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抑制和促进两种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顺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各浓度都表现出抑制作用;2 000mg/L的乙醇顺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9.922 2%.本试验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核桃楸皮丙酮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细胞增殖。结论: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近来发现的10个温州植物区系新资料,包括2个温州分布新记录属:芹菊属(ErechtitesRafin)和金刚大属(CroomiaTorr.exTort.etA.Gray);8个温州分布新记录种:壳斗科的刺叶栎(Quercusspinosa),千屈菜科的耳基水苋(Ammanniaauriculata)、多花水苋(Ammanniamultiflora),玄参科的江西马先蒿(Pediculariskiangsiensis),菊科的梁子菜(Erechtiteshieraciifolius)、费城飞蓬(Erigeronphiladelphicus)和花叶滇苦菜(Sonchusasper),百部科的金刚大(Croomiajaponica).  相似文献   

14.
蓝萼香茶菜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忠民  沙伟  胡修茵 《广西科学》2007,14(2):160-162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米曲菌的抑菌效力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5种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MIC的排列顺序为:无水乙醇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蒸馏水提取液。  相似文献   

15.
实验利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研究"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角质上皮细胞(HaCaT细胞)和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75%乙醇提取剩余物在低浓度时对HaCaT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加入质量浓度为2.50mg/L时效果最好,添加后HaCaT细胞的生长速率比空白对照高(43.71±1.23)%.表明该提取物中存在促进HaCaT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而"Anti-UVClone"柴胡细胞株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则都会抑制HaCaT细胞和HepG2细胞的生长.其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aCaT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加入质量浓度为7.50mg/L时对HaCa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39.70±0.61)%和(40.20±0.95)%;而石油醚提取物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加入质量浓度为7.50mg/L时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44.97±1.01)%.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产生菌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分别从云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出230余株内生真菌,经薄层层析、紫外及HPLC分析初步筛选,确定有5株表现出产紫杉醇的特性,其中1株真菌产率较高,约为1 mg/L.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菌丝体生长和紫杉醇积累之间存在相反的关系.低浓度乙酸铵(<0.01 mmol/L)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不利于紫杉醇积累;较高浓度的乙酸铵不利于菌丝体生长而有利于紫杉醇积累.较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和酒石酸铵(>0.05 mmol/L)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不利于紫杉醇积累;较低浓度的苯丙氨酸和酒石酸铵不利于菌丝体生长而有利于紫杉醇积累.亮氨酸对菌丝体生长和紫杉醇积累的影响很小;苯甲酸钠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导致丹参连作障碍的邻苯二甲酸与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相互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确定邻苯二甲酸的来源;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实验,研究邻苯二甲酸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及临界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丝生长抑制实验中培养体系在菌丝生长前后邻苯二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植株地上部含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8.264%;地下部含有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1.069%;邻苯二甲酸浓度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方式,在其浓度为0.1 mg/mL时,立枯丝核菌菌落数最多且菌落直径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邻苯二甲酸的加入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生长繁殖,但其含量没有降低,证明邻苯二甲酸不是给立枯丝核菌生长提供碳源,而是起到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该研究旨在为克服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导致丹参连作障碍的邻苯二甲酸与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相互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确定邻苯二甲酸的来源;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实验,研究邻苯二甲酸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及临界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丝生长抑制实验中培养体系在菌丝生长前后邻苯二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植株地上部含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8.264%;地下部含有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1.069%;邻苯二甲酸浓度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方式,在其浓度为0.1 mg/mL时,立枯丝核菌菌落数最多且菌落直径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邻苯二甲酸的加入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生长繁殖,但其含量没有降低,证明邻苯二甲酸不是给立枯丝核菌生长提供碳源,而是起到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该研究旨在为克服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珍珠柴的6种溶剂提取物对甜菜夜蛾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珍珠柴提取物对甜菜夜蛾有显著的拒食活性和产卵忌避活性.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甲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200.00g/L时,48h的选择性拒食率均高达100.00%;乙酸乙酯提取物在质量浓度200.00g/L时,24h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最高,达到96.53%,丙酮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也较高,能够达到95.89%和93.58%;6种溶剂提取物的触杀作用和杀卵作用都不明显,几乎没有胃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