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相输运模型(AMPT)研究了相对论氘-金对撞中强子形成机制及随后的末态相互作用对强子产额的影响.如果考虑强子由弦碎裂产生并且引入末态强子散射机制,那么模型计算的反质子和π-介子增强幅度的比值与RHIC上的实验数据符合.对π-介子,K-介子,反质子,φ介子,Λ和Ξ重子对心碰撞相对于偏心碰撞的核修正因子(RCP)的系统研究表明,在中高横向动量区这些强子的RCP具有质量依赖性,这一质量依赖性起源于末态强子散射.如果强子由夸克重组产生,那么这种质量依赖性将会消失,强子的反奇异夸克组分对其增强幅度有较大影响.这一计算首次表明弦碎裂强子化和末态强子散射机制能够较好地描述RHIC能区氘-金对撞中Cronin效应的强子种类依赖性.模型预言的不同强子的相对增强幅度可供实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单重味强子质量中短程束缚的起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重味强子Regge公式中加入与约化质量成正比的束缚能之后,可以对实验上已有的单重强子质量进行普适的描述,且可以预言实验上没有探测到的单重强子质量.此外,本文证实单重强子(包括奇异味强子)束缚能与夸克间短程色库仑吸引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强子化过程普遍存在于各种高能反应中,属于当前仍未解决的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问题,只能通过各种唯象模型来描述.该文根据当前流行的LUND弦碎裂模型和夸克组合模型的强子化图象,针对超级Z工厂,讨论了强子多重数、重子介子比、重子反重子关联等系列强子化效应,将上述强子化模型的理论预言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计划建造的超级Z工厂,在实验精细检验强子化机制、探寻稀有强子产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利用铁乳胶室观测宇宙线强子的探测几率进行了计算。计算中对乳胶室的结构和事例的选择标准等做了考虑。给出并讨论了强子探测几率与强子在大气和在铁中的衰减长度的依赖关系及强子探测几率与入射天顶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高原宁院士因实验发现五夸克态而获得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本刊为此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讲述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参与大型LHCb实验的故事与见解。研究强子谱学和量子色动力学的意义世界上有多少种强子?研究这些强子有什么作用呢?高原宁:迄今共发现了大约1000种强子。我一直希望学生能认真数一下到底有多少种,但还没发现有谁愿意干(笑)。研究强子性质的学科就是强子谱学,希望通过发现强子性质的规律,来反推其中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6.
强子电荷关联的短距离量子场论能够解释精确的实验数据(1972~1993).电荷组态(+,—)(+,+)(—,—)在强子产生过程中产生显著的效应。入射粒子的电荷形成强子发射源的外电磁场,外电磁场较强地影响荷电强子的动力学行为。这类影响能从量子电动力学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流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袋模型分析了在零温有限密度极限下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TGP)到强子气体(HG)的一级相变的演化图象。引入QGP所占系统体积的份额描述在有一级相变发生时QGP的强子化剩余率。结果表明强子化剩余率随固有时的增加从1(完全QGP相)逐渐减小到0(完全强子相)。给出了在QGP相、QGP和强子共存区以及强子气体相的能量密度和化学势随固有时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强子-强子散射,在超高能情况下,点模型预期其总截面趋于一个不变的常数。然而实验数据却表明总截面随能量的增大而上升,说明强子具有结构性。许多作者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计算过p-p、p-K散射总截面,得出了与实验基本相符的结果。 本文将把作者之一提出的强子中亚夸克的动量分布函数和强子中夸克的动量分布函  相似文献   

9.
应用亚夸克模型给出的在强子中的夸克动量分布函数和夸克联级衰变机制的观点,计算了小PT内含强子产生过程,其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另外,用受激强子系统内夸克集团重组合模型也能导出小PT强子产生的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10.
假定强子碰掩的多重产生主要来自两个强子中的胶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中的一些结论,得到强子非弹性碰撞中末态荷电粒子平均多重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们的基本粒子层次结构模型,导出强子中的层子动量分布函数和用以层子形状因子表示出强子形状因子,并用它分析了内含反应强子产生的某些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2.
刊中刊     
《自然》 林恩·埃文斯与强子对撞机 今年自然新闻人物奖获得者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项目主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林恩·埃文斯。这个项目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人们对大型强子对撞机有着很高的热情,但是随着大量氦气泄漏的事故出现,机器维修费十分高昂,埃文斯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型强子对撞机在2009年将重新启动。《自然》杂志驻伦敦的高级记者Geofr Brumfiel介绍了埃文斯和新对撞机未来的展望,并称这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粒子物理未来二十年研究的一个基石。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内强子的运动与强子*强子的碰撞过程,除质量压低外,与自由状态一一对应;位垒δ(2μ+1)(Qx2+b2)作为质壳的傅立叶对偶所产生的强子动量分布(bQN)vKv(bQN)与(aQN)σKσ(aQN),除b的强电荷依赖及A依赖外,完全相同,且与相对论性重离子对碰机RHIC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4.
视点     
《科技潮》2008,(10)
聚焦 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开发现之门 9月10日,科学家在靠近法国和瑞士的地下室开启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开始了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  相似文献   

15.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2008年12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对强子物理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所组成的.然而由夸克构成强子的动力学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目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夸克在强子内部表现得非常自由;而另一方面却至今未发现单个夸克.为解决这个渐近自由和夸克禁闭之间的矛盾,许多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延伸体模型.例如 MIT、SLAC 的袋模型,李政道的孤立子袋模型,以及 N-O、Nambu 的弦模型等.这些模型实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评述了现有蒙特卡洛产生子,这些产生子被用于介子工厂中亮度的测量和模拟正负电子淹没产生强子、产生强子与光子或者产生正负电子与强子等反应.讨论了这些产生子的物理精度,着重强调量子电动力学辐射修正.  相似文献   

18.
在RMFT和MIT口袋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强度对中子星物质内强子-夸克相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子星内强子-夸克相变与YY相互作用强度是有关联的.弱YY相互作用使得中子星内更容易发生强子-夸克相变.强YY相互作用则使得中子星内超子含量增多.温度升高,YY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会减弱.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给出由超高能重离子碰撞所产生夸克物质和强子物质约状态方程,然后讨论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系统从夸克物质到强子所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强相互作用短距离量子场的重整化半群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子喷注的形成过程,喷注本身产生强子的过程,重强子衰变产生π,K介子的过程,都服从同一能量动量分布(αQ)~(-γ)K_γ(βQ)与KNO-Kendall标度律。J.D.Bjorken的Parent-Child关系只是重整化半群对称性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