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室内材料试验,环道试验,现场施工和观测分析,对塑料格栅沥青混凝中解雇支减少车辙,抑制反射裂缝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塑料格栅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施工工艺及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夫江 《科技资讯》2014,(3):103-103,105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损坏形式,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被压密和剪切变形所致,其表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轮迹带范围内路面有下凹的现象,有时还伴随着轮迹带边缘的隆起,并且一般发生在面层。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破坏类型以及危害,同时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郭温生 《科技资讯》2006,(19):48-49
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和产生车辙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工程实践选用。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包括有车辙的产生,影响了公路的交通,本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黄成福 《甘肃科技》2010,26(12):159-160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车辙产生的一些方法,同时介绍了车辙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产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的研究杨军,邓学钧(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自1984年3月在伦敦举办的聚合物格栅加筋专题国际研讨会以来,各国道路专家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肯定了采用TENSER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对减少沥青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7.
牟海泳  杨玉波 《科技信息》2010,(18):307-308
沥青稳定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否会出现严重车辙,为人们所担忧。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沥青层中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深度8cm处,且随着基层厚度的增加剪应力降低,故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不产生结构性车辙;当基层模量增大时,沥青层中下层剪应力反而增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高模量材料能有效降低剪切应变,而当采用复合基层时也有利于面层剪应力的减小。  相似文献   

8.
杨丛森 《科技资讯》2010,(22):96-97
针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高于正常情况这一问题,选取典型路段开展了交通量及轴载调查分析,并对路面结构开展了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沥青中面层的抗高温剪切变形能力较差,上面层混合料的易压密变形,重载和超载车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能够充分发挥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这种复合式路面结构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可以改善行车舒适性,放宽对其下混凝土板材料的要求,从而方便施工维修,降低整体造价,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杨立峰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5):18-19,24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的骨料在不同的加工工艺(一级破碎和二级破碎)中的一些性能。根据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来选用合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骨料。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京市气候条件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点,通过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重要影响,选择2组具有较好抗车辙性能的集料级配AC-16I调整型和SAC-16A与2种sBs改性沥青共4组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剪切性能、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重点评价了材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从而提出了最佳的南京市道路交叉口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足尺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长期的温度作用和重复的交通荷载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的原因。通过足尺疲劳试验,对玻璃纤维格栅沥青混凝土、GoodRoad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反射裂缝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可有效抑制低温状态下的反射裂缝,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玻璃纤维格栅和GoodRoad 聚酯纤维延缓反射裂缝的原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硅改性剂(DE)是无机沥青改性剂,它具有效果好、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等特点。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DE改性剂的特点、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DE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相比,软化点升高,135℃粘度增大,针入度指数增加,当量脆点T1.2降低,说明改性后高温、低温性能与温度敏感性都有改善;DE改性沥青混合料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动稳定度提高了74%,冻融劈裂比提高了20%以上,抗疲劳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沥青面层车辙寿命与面层温度的均值和梯度的相互关系,讨论了沥青面层压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全国90个地区多年的路面温度场数据,对沥青面层车辙等效温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总结了沥青面层准车辙等效温度与年均气温、月均气温的年极差之间的回归关系,据此推算得到了全国738个地区的沥青面层基准车辙等效温度值,并绘制了可供设计采用的全国沥青面层基准车辙等效温度等值图,归纳了非基准条件的各因素对沥青面层车辙等效温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它们的近似计算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沥青面层车辙等效温度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SBS改性沥青车辙因子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车辙因子G*(sinδ)^-1用于评价沥青,特别是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局限性,结合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和Bouldin的模型假设,建立了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并通过一种基质沥青和4种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制备4种SBS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了G*(sinδ)^-9和G*(sinδ)^-1评价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合理性,得出结论:G*(sinδ)^-9比G*(sinδ)^-1作为改性沥青高温评价指标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辙形成规律环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路面车辙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室内环道试验,探讨车辙影响因素及预故模型,并提出了不同保证率下的沥青路面车辙预故模型。  相似文献   

17.
沥青道面高温抗车辙性能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机场沥青道面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缺陷性(与道路指标不同,无参考标准)问题,通过汉堡车辙试验、普通车辙试验及单轴贯入试验对3种级配混合料进行测试,对动稳定度、蠕变斜率和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动稳定度与蠕变斜率评价指标相一致,与抗剪强度指标相反,且蠕变斜率指标对抗车辙性能区辨性最佳.同时,利用贝雷法设计参数及沥青胶结料参数对其验证发现,贝雷法能够进一步解释混合料级配高温性能优劣,粉胶比与动稳定度、抗剪强度和蠕变斜率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沥青膜厚度与其相关性较差.故建议采用动稳定度与汉堡车辙蠕变斜率、车辙深度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抗车辙性能优劣,为优化机场沥青道面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合六叶高速公路历年车辙检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聚类灰色预测模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车辙发展相似的路段进行归类,从而减少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然后针对聚类分析结果,采用灰色模型,建立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从而解决数据量少和不确定性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聚类灰色预测模型精度高,能反映沥青路面车辙的发展规律,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研究表明传统的线弹性层状体系可以作为模拟车辙的分析模型.选作沥青基层顶层压应变作为力学响应指标.采用均匀分析方法,合理设计计算次数,有效地获得力学响应,分析层厚和模量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将天然沥青应用于路面,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剂量的四川天然沥青,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粘附性、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四川天然沥青掺加基质沥青能够大大提高和改善基质沥青的高温性、粘附性以及水稳定性,并且随着天然沥青剂量的逐渐增加,沥青由溶胶型沥青向溶—凝胶型沥青转化,其高温稳定性、粘附性及水稳定性逐渐增强。天然沥青对基质沥青的低温流变性则表现为双重性,低温延度有所下降,但当量脆点指标却得以改善,且其玻璃化温度相对于基质沥青有所升高。掺入天然沥青后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时的最大拉应变、抗弯拉强度和劲度模量均增加,表明低温抗裂性能总体上得以改善,但柔韧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