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含有FeCl_2、(NH_4)_6Mo_2O_(24)、NaCl、C_6H_6O_7的镀液中电沉积非晶态Fe—MO合金.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及阴极电流密度等对阴极电流效率、合金组成以及合金结构的影响.当镀层中钼含量大于20%时,为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热电厂脱硫过程中,pH值的稳定性对脱硫效率影响重大,在实际生产中因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影响,pH测量仪器在现场操作中易受到破坏或腐蚀,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了降低这种损失,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技术。运用此预测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数学建模,设计了三层网络预测模型,同时用Matlab工具箱对pH数据进行仿真,使系统实现在线控制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脱硫系统中pH值的预测精度很高,产生误差也很小,取得了满意的预测效果。因此,用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对烟气脱硫系统中的pH值进行预测,能提前预知脱硫过程中pH值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改善脱硫装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复合还原法对PCB化学镀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还原环境变化下对化学镀铜过沉铜速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和规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沉积速度快、镀层均匀,性能优异的镀层,对绿色PCB制备工艺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啤酒酵母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Ⅵ)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壳聚糖小球吸附废水中的腐殖酸,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壳聚糖小球用量、腐殖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小球吸附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速率很快,5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壳聚糖小球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30℃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Al2O3负载Mn-Fe-K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技术研究了水中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三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效能。探讨了溶液pH值、不同臭氧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叔丁醇以及混合体系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对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48.9%、64.0%和80.8%。随着温度、pH值(<9)、催化剂量的增加,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的去除率均随着增大,但当pH值>9时,去除率随着pH值升高而有所减小。加入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后各去除率均降低,表明其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均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混合体系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初始浓度、pH值、温度、TiO_2用量及紫外光强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可以被很快地降解,尤其是在较低浓度下更为有效。在反应中,存在一个pH值,提高温度、TiO_2用量及光强均对提高反应速率有益。温度与初始浓度的影响可以同时入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溶液pH值对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AM树脂)吸液性能和吸附Cu2 和Fe3 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蒸馏水中,当pH值从2增加到4时,PAAAM树脂的吸液倍率迅速增加;当pH值在4~10时,吸液倍率基本不变;在pH≥10时,吸液倍率迅速减小.在NaCl、Na2SO4和Na3PO4溶液中,当pH值从2增加到3时,三种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液倍率相同;在pH值为3到12时,吸液倍率逐渐增加,且按盐溶液顺序QNaCl相似文献   

10.
对初始浓度、pH值、温度、TiO2用量及紫外光强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可以被很快地降解,尤其是在较低浓度下更为有效.在反应中,存在一个最佳pH值,提高温度、TiO2用量及光强均对提高反应速率有益.温度与初始浓度的影响可以同时进入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对一株地热田产碱性蛋白酶菌株H-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pH值、温度对产碱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菌株H-1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最适的无机氮源、有机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豆饼粉.  相似文献   

12.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体中硝基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硝基苯的降解进行了研究,考查了电压、浓度、pH值、催化剂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pH对硝基苯降解无明显影响。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了硝基苯接触辉光放电降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pH值测量的微型化和智能化,提出了一种涂覆水凝胶的模间干涉型光纤pH传感器,满足了对光纤pH传感器结构紧凑、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需求。模间干涉型光纤干涉仪采用标准单模光纤错位熔接制得,对干涉仪进行拉锥提高其对外界折射率的响应灵敏度。将水凝胶涂覆在拉锥后的光纤干涉仪表面,当传感器周围pH值变化时,会引起感应区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引起传输光谱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干涉仪光谱的漂移即可得到对应溶液的pH值。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拉锥8 000μm后在pH值为1.88~7.61的测量灵敏度为0.76 nm/pH,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所提出的传感器pH值测量范围广、灵敏度高且成本较低,在pH值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硫酸盐体系中得到工艺稳定、光亮、硬度高的纳米晶镍镀层,进行了4因素(电流密度、喷速、脉冲频率和占空比)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制备微观结构镀层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喷速1000 L/h,电流密度20.4 A/dm2,占空比40%,脉冲频率1000 Hz;制备硬度镀层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电流密度15.3 A/dm2,占空比40%,喷速1400 L/h,脉冲频率1000 Hz.分析了各因素对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影响较大,而选择合适的喷速使镀层具有优异的硬度和比较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15.
对高梁泡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对光、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等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对高梁泡红色素的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该色素对光和热有较好的耐受性,有一定的耐还原性,但抗氧化性较差。该色素属水溶性花青苷类色素,可作为新型天然食用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Na2SO4,H2PO3^-盐累积和pH值对中温化学镀镍稳定性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分段控制pH值,增大H2PO3^-的容纳量以延长镀液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壳聚糖对高锰酸钾的吸附情况,讨论了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吸附产物,给出了产物的IR吸收光谱和电子光谱数据,同时证实了壳聚糖与锰之间存在着配位键.pH值在3~5时,壳聚糖对高锰酸钾的吸附效果比较好,反应时间在5h以上时吸附基本趋于平衡,升温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8.
硅对热浸锌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浸镀时间、钢基及锌池中的硅含量对热浸锌镀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镀时间延长,镀层厚度明显增加;当钢基中的硅在一定范围内时,合金层厚度也明显增加,镀层灰暗,且ζ相为不连续的颗粒状,呈现出硅的反应性特征;改变锌池中硅的添加量,对镀层结构及厚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乙醛酸和葡萄糖用于A3钢酸性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基件酸性化学镀铜工艺技术.采用乙醛酸作还原剂、EDTA·2Na~+及三乙醇胺为双络合剂,葡萄糖作促进剂,在pH=1.5,室温下实现了A3钢片上化学预镀铜,且镀层结合力好、机械性能优良、镀层光亮.该工艺配方合理、环保、成本低、便于操作,是一种可以替代钢铁基件氰化预镀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扫描电镜、电化学分析和腐蚀失重等方法研究了镀液中添加RE对双脉冲电沉积法获得Ni-Co合金镀层的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适量的RE,可使镀层组织细小且表面平整致密,耐蚀性提高,当镀液中含RE量为0.25g/L时,镀层耐蚀性最好,并对RE提高镀层耐蚀性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