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受气候暖干化的深刻影响,淮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亟待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本文以淮南某县高效节水灌溉典型设计为分析对象,探讨在淮南区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发展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我国目前的农业用水效率非常低下,经常产生严重的浪费。要想合理的处理好水资源问题与粮食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只有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才能够提高田间的灌水质量,才能够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解决好水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郑市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工农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生产,亟待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指喷灌、微灌、低压管灌为代表的精细化灌溉工程型式。本文以新郑市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为对象,分析新郑市高效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通过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腾发过程中水的损失,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3.7亿m3,人均水资源量437m3,居全国第22位,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按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属水危机地区.我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占总用水量70%左右的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据分析,全省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5左右,水分生产率平均不足1.0kg/m3.而发达国家和国内节水灌溉搞得好的地方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0.9左右,水分生产率超过2.0kg/m3.所以,我省节水的压力和潜力都很大,发展节水灌溉对解决我省水资源紧缺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水资源进行平衡分析,为探究当地高效节水建设示范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基于此,在摸清项目区各种来水量和可供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水要求,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如今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发挥高效节水技术的效益,保障节水设施能够持续应用,必须加强新型高效节水管理模式的推广工作,构建集约化高效用水模式,进而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压力。本文主要以"供水公司+专家工作站"管理模式作为推广主体,分析其模式结构及相应的功能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一、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立方米,其中约55%消耗于地面蒸发,只有45%转化为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立方米)。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万公顷中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 改为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农业干旱灾害特征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湖南省农业旱灾特征及其成因剖析,认为要从根本上缓解该省的农业旱灾,必须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1)更新改造与兴建扩建一批水利工程,增大供水能力;2)科学调度大型水库,蓄足洪水资源;3)逐步建立和实施现代化灌区管理;4)应用、推广农业节水技术;5)适当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业用水高峰期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以解决特色产业灌溉用水问题为目标,在文县油橄榄基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措施,积极推广微管灌,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使得特色产业增产,经营企业(个人)增收。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选择灌溉设施促进农业双高开发陈瑞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世界各国在组织农业生产时,十分重视发展灌溉事业,尤其是缺水地区,节水灌溉,科学灌溉更显得十分重要,以期使有限的水资源,取得最大的灌溉效益。目前,全省各地正在...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控制在农业灌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矛盾将日趋紧张。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很不平衡。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80%。在农业灌溉中推广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同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在农业灌溉中的自动控制的多种方法。我国的幅员辽阔,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水资源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愈加广泛,能否科学地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在水利工程中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缓解水资源匮乏的有利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将节水灌溉作为一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点来实施。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探讨我国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作物喷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40个国家之一,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改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并且指出,"要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足,是我国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促进我国水利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局部湿润灌溉、间歇灌溉、节水保墒膜上灌、滴灌技术、污水灌溉等几个方面对地面节水灌溉的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提高农田产量、解决环境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黑龙江省用水现状,分析2002-2011年黑龙江省用水结构的变化,应用信息熵理论分析用水结构的演变规律,同时利用R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选出用水结构影响因子,最终得到用水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业用水为主,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例相对较小,黑龙江省年总用水量呈阶段性缓慢上升趋势,生活、农业、工业、生态用水量的比例从5.1∶78.1∶15.2∶1.6变化为6.1∶69.28∶24.6∶0.信息熵结果分析表明,农业用水是最主要的用水部门,在总用水中所占比例很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数量、城市化率、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重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轻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是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水资源的紧缺,企业生产用水其消耗量可观,为缓解水资源供求关系,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推广全面的水资源重复利用势在必行。经过实践,已在企业内部完全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十分重大。本文主要探讨企业生产中节水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平谷区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0年5月1∶1万遥感影像图,对北京市平谷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野外调查,综合分析山区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可行性,认为发展高效观光型经济林和经济型生态防护林是两种较好的山区土地利用模式.并对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过程中采用植物嫁接技术使低山区天然次生酸枣灌丛转化为经济型生态林;在山前修筑集雨工程以涝补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证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山地土地利用结构,采用生物防治法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指出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及提高灌溉效率的意义,并对节水灌溉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节水灌溉在其他国家应用的现状以及喷灌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和分类。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加大力度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短缺及其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状况,近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征在部署工作时说,2001年—2005年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将发展节水灌溉1亿亩。今后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从5个方面推进节水农业建设。——加大力度,确定节水目标。应采取不同形式的工程、农艺、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要以实现节水、增产、增效为目标,在中低产田改造中,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安排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研究制定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和20l0年长远规划纲要中,…  相似文献   

20.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产增收。本文研究了喷灌灌溉制度、水源工程规模、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灌溉系统工作制度、泵站设计等问题,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