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在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时候,一些地方的村组干部却打起了农民承包地的“主意”,千方百计剥夺国家赋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据调查,在湖北省农村一些地方存在以下几种侵犯农民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外出打工者甚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加之部分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进行非法转让土地,以及擅改耕地用途等。作为集体所有的承包责任地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护;除国家依法对土地实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农村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土地零星分散,种什么,怎么种,农户各自为政。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此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速科技兴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虞城县的做法是,组织县、乡机关干部,返租农民土地,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从而带领千家万户农民与大市场对接。近两年来,组织2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近租承包农民土地6400亩,创建各类高效农业示范园56处,在其中发展大棚310座,温室45座,试  相似文献   

4.
<正> 为促进科技长入农村经济,我区从1988年开始实行大规模技术集团承包,两年来,已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国围绕三杂(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玉米)、水禽、养鱼、蚕桑、茶叶、烟叶、林果、畜牧等产业开发,组成了10多个承包集团,共吸引了4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技术集团承包是深化改革的结果,是解决农业生产诸要素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经济大发展。但近几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究其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解决了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问题,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使原有的那种一家一户家庭式的小地块、粗放型经营,已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是有些地方不允许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撂荒者不仅照样收税,而且还要罚款.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分散,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产品不集中,一家一户零散的小宗产品根本形成不了市场,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晨 《河南科技》2013,(19):176+193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和小养殖企业无规划的建设,大量的工业、生活、畜禽养殖业排放废物和农林面源排放污染物等严重的污染了农村水环境。尤其是畜禽养殖业废水任意排放所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更为普遍。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分布不均,特别是在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形势非常严峻,保护农村水环境安全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力,保护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6月7日,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推进农民手机培训,使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离不开的先进生产工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短板在农业农村农民。开展农民手机培训,将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好处,还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我国社会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观以及绩效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步确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思想、素质教育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忧虑,在自然的经济市场中,农场并不占据优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建立在环境牺牲上,加上政策上未关注到农村的环境问题,导致农村环境恶化。我国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长期战略,旨在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意度。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则为新农村建设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渗入农村,切实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江玲 《河南科技》2009,(11):39-39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特色的不动产用益物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张博  李光 《河南科技》2011,(10):29-29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补偿费少,标准不一,安置措施存在缺陷,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遵循征地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应当是能够保证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不因土地征用而降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地市场发育相对滞缓,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此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沿革及其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流转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加强政府引导职能、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提出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是由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各种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对于农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农村水污染作为一直影响农村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危害了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的水污染现状,并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技》2008,(12):4-4
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公布、其中规定今后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民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公布.其中规定今后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民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张秀丽 《河南科技》2000,(10):11-1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绝大部分地方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地方还实现了小康,农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城市化现象随处可见。但是,由于发展观念上的偏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农村的环境问题,从其产生原因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村工矿业的盲目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资源枯竭,水体和大气污染以及废弃物的乱堆乱放问题。经验告诉长期受贫困困扰的农民,单靠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是不能让他们大多数人富起来的,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为困难。“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深深地…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来支持和保障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更加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工作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科技情报工作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规范、引导与激励,无疑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权利主要体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上,它是农民集体的财产权、不动产物权。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增值速度的加快,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认为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可观,对土地权属的重视也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也由此更为突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形地貌、土地用途类别等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第一次全国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信息更多、更细、更完善的服务要求,必须探索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来开展第二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本文,笔者以洛阳市吉利区为例,对基于GNSSCORS技术的第二次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有7442万人口,其中农民1326万户,636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以上。农业生产发展如何?农民生活情况如何?是我们每个同志关心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农村能源问题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6000多万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带来的恶果,已迫使我们要抓紧对农村能源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把一日三餐用的小柴灶改造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上来,把它作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补偿费少,标准不一,安置措施存在缺陷,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遵循征地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应当是能够保证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不因土地征用而降低生活水平。但许多地方政府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最低标准来确定征地补偿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经的阶段,也是实现农村土地报酬递增、农村人口市民化流动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民迫切希望进城务工,但是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民不愿意完全离开土地。为了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以城乡土地和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协调机制的分析,分别从土地、劳动力两个维度提出加速两者城乡要素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