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沥青路面水损坏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存在水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性坑槽等,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沥青路面水损坏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存在水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性坑槽等,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  相似文献   

5.
李明远 《河南科技》2005,(15):72-73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损害的根本原因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在水的影响下,沥青路面中产生离析的沥青混合料受动荷载作用时会加速破坏,会形成松散脱落、坑槽、推挤等破坏现象,不仅影向路面美观,甚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下面对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离析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损害的根本原因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在水的影响下,沥青路面中产生离析的沥青混合料受动荷载作用时会加速破坏,会形成松散脱落、坑槽、推挤等破坏现象,不仅影向路面美观,甚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下面对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8.
樊勇  朱振平 《河南科技》2006,(11):46-46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沥青路面降噪机理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指出轮胎/路面噪声的测试方法,并对LNAP13降噪沥青路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测试分析。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大空隙的LNAP13降噪幅度达到2~3d BA,可在一定情况下替代声屏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贺李刚 《河南科技》2007,(11):43-44
<正>沥青路面的压实过程即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空隙率不断减小的过程,包括压实、迫使混合料中的粒料重新定位、排列,并在沥青粘结力的作用下形成致密的、有效抵  相似文献   

11.
SMA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中.玄武岩纤维(BF)和木质素纤维(CF)能够均匀地分散到沥青混合料当中,起到吸附、稳定沥青的效果,同时在骨料之间形成搭桥作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年限.本研究将不同掺配比例的BF及CF两种纤维掺入SMA-13混合料当中并进行相...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建亚 《松辽学刊》2003,24(4):52-54
本文对一种常规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较大温度范围、较高应力比的沥青混合料劈裂疲劳试验,得出了对应温度、应力比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及其变化规律,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PR.PLASTS抗车辙剂是一种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添加剂。为了从侧面反映PR.PLASTS抗车辙剂改性原理,本文通过对该车辙剂的物理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PR.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的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同一个温度下,掺加PR添加剂后针入度分别是基质沥青的57~85%之间,都低于基质沥青,且PR掺加比例的越高,针入度越低,说明加入PR添加剂后能使沥青变硬,抵抗变形能力有所增强;随着PR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明显增大,说明加入PR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从延度试验数据可见加入PR添加剂后10℃延度显著下降,这说明根据延度试验指标,加入PR添加剂后沥青低温性能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资料表明,虽然路面的早期损害与设计、施工、严重的超载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有关,但却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有直接的关系。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在8-15%范嗣内时,水容易进入混合料的内部,在重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强的水动力,使沥青膜产生剥离,降低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能力。这样长时间的反复作用加速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造成沥青从矿料周围脱落,形成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因此,在我们实际施工过程中,怎样根据集料级配类型和沥青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测定空隙率的方法,使沥青混和料达到理想的密实度,对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贺李刚 《河南科技》2007,(21):43-44
沥青路面的压实过程即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空隙率不断减小的过程,包括压实、迫使混合料中的粒料重新定位、排列,并在沥青粘结力的作用下形成致密的、有效抵抗外力作用的粒料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有湿法和干法两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将废轮胎橡胶粉加入沥青中,在高温条件下搅拌均匀而形成的具有改性沥青特性的橡胶沥青。干法工艺是指将橡胶粉直接加入集料中,然后喷入热沥青拌制成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对沥青路面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未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一、橡胶沥青工艺参数对混合料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1.  相似文献   

17.
何娟 《河南科技》2009,(10):75-75
<正>当今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以沥青路面为主的高级、次高级路面已占公路总里程的50%,且不少进入了大中修期。据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有700万吨~800万吨,且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预计5年后会升至2100万吨~2400万吨,其中的15%会在养护中被铣刨后废弃。因此,回收利用被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摊铺参数控制不严,容易导致离析现象,摊铺应该从基层表面,摊铺机参数的调整,摊铺过程,沥青混合料温度等严格控制。减少基层施工污染和离析现象,增强结构层之间的粘结,为今后沥青路面摊铺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将纤维类材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而将玄武岩纤维按一定比例掺加到沥青混凝土中,能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如高温抗车辙性能动稳定度能提高15%以上,低温抗裂能提高20%以上,对于沥青路面的寿命有明显提高,能大大减少沥青路面的维修费用。玄武岩纤维以其自身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本研究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基本性能,阐述了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吸附性、稳定性和韧性等起到的增强作用,并从低温抗裂性能、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3个方面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路面的铺筑方式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冷铺沥青混合料铺筑等方式,不同的铺筑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社会经济效益与路用使用效果之间会产生诸多矛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笔者对于热铺、冷铺以及温拌铺筑沥青路面3种主要铺筑方式的其路用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实际路面铺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常见路面铺筑方式1.热拌铺筑。将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120~130℃),然后与矿料在高温(150~180℃)下均匀拌和,最后高温摊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