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区域地质 1.1地层 向阳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右旗,本区地层区划属天山-兴安岭地层区伊勒呼里分区额尔古纳小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地层分布于额尔纳河东侧一带,出露面积较小,其中以寒武系出露为主.这套地层应属滨河-浅海相沉积,为中浅变质的区域变质岩。奥陶系应届浅海相沉积,为连续的海进层序。志留系的浅海相碎屑岩、  相似文献   

2.
华北其他地区一样,仅发育有寒武系及奥陶系中、下统。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本区全部缺失。 寒武系在本区发育较全,可分为三统七组,奥陶系下、中统共有四个组,地层系统及主要岩性见表1。寒武系沉积总厚在全区一般为550—650米,奥陶系因遭受剥蚀,残余最大厚度为680米。各剖面地层厚度数据见表2。  相似文献   

3.
梅树林剖面地质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晋宁县,即滇池西南侧、昆明磷矿区内,距昆明市65公里。该剖面的走向近东西,由三部分组成。北端为梅树林西北三团山顶地段,长600米;中部为小歪头山地段,长400米;南端为八道湾地段,长1170米。剖面总长2170米,保护区面积0.58平方公里。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剖面由震旦系东龙潭组、震旦—寒武系渔户村组及寒武系筇竹寺组组成,总厚度为632米。东龙潭组主要由藻白云岩段组成,厚度大于300米,含核形石、花纹石等化石,其与下伏地层及上覆地层均呈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于奇东三维地震工区于奇6井古生界奥陶系下统蓬莱坝组、寒武系上统丘里塔格群的岩性和电性特征分析,揭示了奥陶系下统蓬莱坝组、寒武系上统丘里塔格群的地质属性,从地质录井、测井资料角度剖析其地层特征,为深化研究该区寒武系建隆体的发育特征、储集特性,同时为井控程度、油藏基础研究、储量计算和下步勘探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华北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新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从古生物方面、岩石学方面以及地层方面的实际证据,论证华北广泛分布的下奥陶统及上寒武统上部的白云岩及其下伏的含白云石的石灰岩,并不是什么咸化海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并不是一个沉积地层单位,而是由白云化交代作用生成的,是一个多生成机理的多次交代的白云岩体。从这一结论出发,对一些地层学的问题,就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第二,是用新的碳酸盐岩石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华北各地区下奥陶统剖面进行沉积环境分析,主要以河北峰峰地区的下奥陶统剖面为例,对地层界限、图件内容以及沉积环境的特征和演变进行论述。 第三,是在以上两个内容以及冶里组的五幅基础图件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幅1:1000000的华北早奥陶世冶里期岩相古地理图,图中分出古陆、古海洋、水下浅滩、局限海、开阔海或滩间海等次一级的古地理单位。另外,对亮家山组沉积时的岩相古地理也进行了探讨。 本文是华北下古生界各组段岩相古地理研究的一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研究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寒武纪Ⅱ级海侵背景下的鲕粒灰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与层序地层理论框架下,依据地层记录所反映的沉积相叠加样式与岩性变化代表的米级旋回性特征变化,将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纪地层划分为7个Ⅲ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DS_1到DS_7。该剖面存在2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凤山组DS_6发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代表该区域芙蓉世发育颗粒滩相沉积,与周边寒武系有明显差异;同时,该剖面自徐庄组DS_2、张夏组DS_3、凤山组第一个Ⅲ级层序DS_6均发育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成为研究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代表实例。徐庄组中部凝缩段以下的红层+白云质沉积以及其上部的泥岩薄层+碳酸盐岩的淹没不整合层序序列,分别代表相对海平面上升期碳酸盐台地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上坪寒武系剖面芙蓉统鲕粒灰岩是华北地台寒武系颗粒滩相沉积展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实例,该剖面寒武系中上部发育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为Ⅲ级层序中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特殊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7.
根据曲阳等剖面碳酸盐岩储集性研究结果,指出了震旦—奥陶系各组有利储集层段及储集空间类型,认为该区原生孔隙不甚发育,缝洞占了主要地位。震旦亚界储集空间以裂缝最为发育,只在有利地区溶洞可占重要位置,某些层段藻孔发育,寒武系以白云岩化孔隙为主,溶洞次之,奥陶系以溶洞、裂缝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北碳酸盐岩主要储集空间分类表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正式记述了获自陕西渭北山地一个层位争议已久的页岩—白云岩—杂砾岩岩系中的生物群.国内外迄今为止的记录证明,这个基本连续的岩系因其下部庄河沟组合有以Chuaria为首的碳质大化石,再连同前已谈及的其他事实,应属上前寒武系而不是奥陶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威远震旦系与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是唯一的在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洗象池组和奥陶系宝塔组均获得气藏和气井的地区.通过对比威远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天然气成分特征,得出奥陶系天然气与震旦-寒武系特征存在差异,暗示是两套不同的烃源体系,前者主要供烃来源是下志留统,后者供烃来源主要是下寒武统.但威远气田寒武系和奥陶系储集性能先天不好,加之加里东期构造抬升剥蚀破坏了保存条件,制约了天然气的大规模成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下组合的几个重点勘探地区威远-资阳-安平店、高石梯-丁山构造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在烃源、盖层和储集层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对应的最终成藏结果却不同,这与前期古油气藏的分布有关,也与后期隆升构造调整有关,这些都是制约震旦系的成藏关键,也说明四川盆地震旦系与下古生界(下组合)勘探的苛刻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的滇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中新发现的遗迹化石娄型及新的化石层位,根据生物相和沉积相的综合分析将本区划分为3个沉积相区和Skolithos,Cruziaua,Cuziaua-Zoophycus 3个遗迹相带,最后讨论了遗迹化石在划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寒武系和奥陶系是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寒武系、奥陶系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形式、物性分布、储层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白云岩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的主要储集岩类,灰岩和砂岩类储层在奥陶系中、下统也有少量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多,孔、洞、缝发育,识别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非组构选择性溶孔等七种次生孔隙类型,它们在各组、段中的组合形式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孔、洞、缝的组合方式,认为孔洞裂缝型、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是四种主要的储层类型;物性分析显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间夹部分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2.
桃源、慈利一带位于江南地层区边缘,与扬子地区相邻,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的地层发育良好,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生物具有扬子型和江南型之间的过渡性特征,是我国研究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理想地区之一。本文描记了界线附近的地层,建立了三个笔石带,自下而上为:(1).Dictyograptus wutingshanensis带,(2).D.flabelliformis带,3).Anisograptus带。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位于D.wutingshanensis带与D.flabelliformis带之间。本文还对笔石动物群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与邻区和国外相当地层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本区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古生代三叶虫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采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以断块状分布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3个属、2个种和2个未定种。即Luaspides lingyuanensis Duan,L.sp.,Manohuriella macar(Walcott)和Pseudasaphus sp.。虽然它们均是已知属种,但在该地区是首次发现。由此可以确定这套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老变质岩之上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其基位属下古生界,时代最晚为毛庄期开始沉积。该发现解决了该套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同时对于区内古生界和元古界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泥岩、灰岩组成,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泥岩、灰岩互层,顶部为中层白云岩.上部含有大量的莱德利基虫类、耸棒头虫类和褶颊虫类三叶虫及带软躯体动物多门类化石.本文报道的拜如尼亚虫Byronia Mathew,1899产于清虚洞组中部及中上部,分异度低,仅1属1相似种,即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 Liu,1986.原生拜如尼亚虫(相似种)Byronia cf.annulata化石保存较好,管壁保存有横脊.剑河八郎松山清虚洞组的拜如尼亚虫是贵州杷榔组和凯里组之后另一个产出层位,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清虚洞组生物群的组成,同时亦为贵州乃至全球寒武系拜如尼亚虫Byronia的演化、埋藏特征等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湘西大马-亥冲口-峨梨塘地区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产出,它是我国南方已知含丰富化石产地之一.此地同样也是我国寒武系地层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黔东和湘西交界处,寒武系岩石出露相当好,未变形,易辩认.部分产自亥冲口剖面的多节类三叶虫由现作者近年出版在别处,本文重点介绍几个近年新发现产自大马剖面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测量、统计和研究, 结合岩芯观察和测井数据分析, 认为构造裂缝对白云岩的原生孔洞和部分次生孔洞起一定的连通作用, 对白云岩储层起一定的改造作用。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牙哈地区、英买力地区和巴楚地区4个区块构造裂缝有效性与开度和倾角的关系研究后认为, 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开度较窄的裂缝和高角度裂缝的有效性较高, 该类构造裂缝对白云岩储层起良好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宽背虫(Bathynotus)这一传统早寒武世或寒武纪第2世晚期最重要的三叶虫属,广泛分布于全球寒武纪3个生物大区,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Bathynotus在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极为丰富.该剖面已成为全球寒武系第2统和第3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表明凯里组是一个穿时的地层单元,其3个三叶虫带最下部一个带为Bath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经过逐层大量的化石标本采集统计证实,乌溜-曾家崖剖面宽背虫(Bathynotus)在距凯里组底部51.60 m处骤然绝灭,距寒武系第2统的顶界(距凯里组底52.80 m)只有1.20 m.本文就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宽背虫(Bathynotus)的数量分布变化认为其灭绝过程是逐步的.  相似文献   

18.
库尔勒鼻凸—草湖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北延部分,主力烃源岩为腐泥型的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暗色灰岩,储集岩为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和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砂岩.根据原油性质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寒武系主生油期为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奥陶系为海西期—燕山期.油气主运移期分别为晚古生代晚期—早侏罗世,早中新世—第四系.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的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油气的聚集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构造运动期次,划分出深部海西早期油气系统(∈-D1 2)、晚燕山期油气系统(D3-J)和上部喜马拉雅期油气系统(K-Q).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成因及储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是一个由多期白云岩化和多种机理叠加改造的“穿时”白云岩体。在该岩体中可识别出两种白云岩化作用的环境和7种白云化作用的类型。中粗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为本区最主要的储集岩。本区的储集空间丰富多样,溶孔、溶缝和缝合线溶孔等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该岩体有上、下两套储集体。上部储集体位于岩体顶部,储集性能好,其形成与古岩溶有关;下部储集体位于岩体的中下部,储集性能稍差,其形成与埋藏成岩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纪新厂期笔石动物群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奥陶系代表剖面之一,也是宁国页岩和胡乐页岩两个著名的奥陶系地层单位命名地。数十年来许多人在此作过研究,但未发现新厂期的笔石化石。作者于1981年的工作中,在原划为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的顶部发现了大量的奥陶纪早期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扣网格笔石,经研究有6个属14个种和亚种,其中新种和新亚种各一个。依据笔石的地层分布情况,本文建立了二个笔石带,并分别与广东台山新厂组的新一(X_1)和新二(X_2)二个笔石带对比。据此,本区奥陶系与寒武系的界线比过去划定的界线下延31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