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对蚕豆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以研究铜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溶液浓度低于80 mg/L时,对蚕豆种子萌发影响较小,浓度高于80 mg/L时,对种子萌发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铜溶液浓度低于10 mg/L时,可适当促进蚕豆幼苗的生长,可增加苗高和鲜物质量,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长;铜溶液浓度低于20 mg/L时,对根系的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叶绿素的质量分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铜溶液浓度高于20 mg/L时,蚕豆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叶绿素的质量分数都逐渐减低.表明低浓度的铜处理对蚕豆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于蚕豆生长的铜离子浓度为10 mg/L;铜离子浓度过高则会产生生理毒害作用,进而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瓜Cd^2+抗性的变化及其与蛋白质组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Cd^2+液处理下,黄瓜幼苗(cucumis sativus.L)蛋白质组分与含量的改变及其对于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0.2~1.0mmol/L),黄瓜幼苗的根长、鲜重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干重减少不明显.在1.0mmol/LCd^2+溶液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黄瓜幼苗的根、胚轴、叶绿体中的蛋白质组分发生变化,即蛋白缺失、新蛋白合成以及蛋白表达量的上调或下降,同时其生化性状(蛋白质组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幼苗生长抑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实验采用水培的绿豆幼苗,模拟水分的积盐状况,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作为渗透胁迫剂,分别用2%,4%,6%NaCl溶液对绿豆幼苗进行处理,观察其生长状况,测定其平均植株高度,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绿豆幼苗伤害加重,生长状况不断恶化,植株平均株高降低,叶片及根中的脯氨酸含量均呈递增状况。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棉花幼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棉纤维的分化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处理棉花幼苗,以期通过对其生根情况及茎叶发育情况的观察研究,寻找到最有利于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GA3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2 mg/L的GA3溶液为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浓度,该浓度可同时较明显地促进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并进行萌发和盆栽实验.测定了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等,并对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各项指标有所提高,4 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铅、锌溶液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发芽率、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幼苗生长对Zn2+胁迫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而对pb2+胁迫则呈现出随pb2+浓度升高而抑制加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麦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处理,通过对幼苗生长,淀粉酶活力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的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幼苗的生长、实验组的主胚奶,最长侧根的长度,苗高以及根系体积均低于对照、镉还使胚乳中淀粉酶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加强,此外,镉溶液可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降低,细胞分裂指数的降低,细胞分裂减缓SCE作为一种灵敏的方法被用于检测诱变剂对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Cu处理玉米幼苗,分析了Cu毒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和体内氧化损伤情况,并采用分步提取技术研究了玉米幼苗地上部分中Cu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加Cu处理明显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并引起肉眼可见的伤害。铜胁迫导致玉米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中酶活性的变化,在本研究的Cu处理质量浓度范围(5~160mg/L)内,随着Cu质量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铜胁迫还会导致植物体内的氧化损伤,丙二醛含量随Cu处理质量浓度提高而增加。玉米幼苗累积的Cu在体内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分布,通过体内结合机制降低体内Cu的移动性是玉米幼苗抵抗Cu污染危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遮荫方式和不同浓度ABT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猕猴桃移栽幼苗的生长状况调查发现遮荫可以降低幼苗叶面温度,保持圃地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用遮阳网遮荫的效果优于草席遮荫。用50—100mg/LABT3号生根粉溶液蘸根移栽猕猴桃幼苗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12%~16%,且移栽苗早期生长旺盛,苗高、地茎、主根长、侧根数都显著高于对照,为后期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对豆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铜溶液处理绿豆和大豆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受铜溶液浓度的影响没有绿豆的大,高浓度的铜处理对豆类的发芽指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绿豆的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大豆的POD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而2种豆类体内MDA出现阈值的铜处理浓度是不同的,绿豆在300μmol/L时出现阈值,而大豆在500μmol/L时出现阈值.结果表明,大豆比绿豆更适于在含铜高的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Fe~(2+)、Cu~(2+)、Zn~(2+)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血清抗菌活力、溶菌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分析了Fe~(2+)、Cu~(2+)、Zn~(2+)对鲫鱼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能促进鲫鱼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鲫鱼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Cu~(2+)1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抗菌活力最强;分别添加Fe~(2+)150 mg/kg、Cu~(2+)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鲫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适量添加Fe~(2+)、Cu~(2+)、Zn~(2+)能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河流表层沉积物界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表面络合模式和原理,研究了黄河表层沉积物的界面特征,确定了零电点、电荷密度、表面吸附位和表面固有常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天然水环境生物膜对铜和镉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Cu2+和Zn2+对活性污泥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2+和Zn2+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遇到的金属离子,文章利用序批式实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在Cu2+和Zn2+作用下的生长模式.尽管微量的Cu2+和Zn2+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益,但当它们达到一定的质量浓度时,均会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COD的去除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产量在Cu2+的质量浓度为1~20 mg/L时均有所减少;而Zn2+的质量浓度只有超过5 mg/L时,才能使污泥产量降低,当Zn2+的质量浓度等于或低于5 mg/L时,它反而轻微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COD的去除速率.总体而言,根据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基质比去除速率、活性污泥产率以及COD的去除效率等各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u2+的毒性比Zn2+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浮选、沉淀、沉降等实验,查明了常与镍离子共存的Mn~(2+),Ca~(2+),Na~+,Cu~(2+),Fe~(2+),SO_4~(2+),Cl~-,CO_3~(2-)等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电解质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因捕收剂不同而异;Na~+,Ca~(2+),Mn~(2+)等阳离子因促进沉淀物聚结对丁基黄原酸镍浮选有利,Cu~(2+)与镍离子竞争捕收剂,Fe~(2+)含量超过30ppm时因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产生抑制作用;Cl,SO_4~(2-)对浮选没有影响;CO_3~(2-)将减弱阳离子对丁基黄原酸镍聚沉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天然鸡血SOD中的金属辅基进行了去除和重组,初步研究了Cu~(2+)、Zn~(2+)、Co~(2+)等二价阳离子对SOD活性的影响。对天然态Cu_2Zn_2-SOD、重组Cu_2Co_2-SOD及脱辅E_2E_2-SOD的活性测定和光谱学行为的分析表明,重组Cu·Co-SOD具有同天然Cu·Zn-SOD类似的酶活性。在pH3.8时加入Cu~(2+)和Co(2+),重组的金属酶活性可恢复至天然酶活的85%,紫外吸收图谱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金属离子的欠电位沉积能显著改变被沉积表面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催化和金属电沉积的研究中颇受重视。本文在研究有机物吸附对多种金属离子(Cu~(2+),pb~(2+),Ag~+,Cd~(2+),Tl~+和Hg~(2+))欠电位沉积影响的基础上,对欠电位沉积在痕量Cu~(2+)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较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1,3,4-噻二唑类光化学传感分子5-(4-(dimethylamino)benzylideneamino)-1,3,4-thia-diazole-2-thiol(DBTT),该传感分子在甲醇-2%水体系中可以高选择性地用比色法识别Cu2+,并且制作了DBTT检测Cu2+的试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用于实际样品中Cu2+的快速检测.以等摩尔系列法研究了DBTT与Cu2+络合的化学计量比为1∶1,结合红外光谱与核磁滴定实验结果推测了DBTT对Cu2+可能的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酸性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即氨性环境中用丁二酮肟沉淀分离镍,酸性介质中用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萃取铜并进行分光光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Cd2+、Cu2+对坛紫菜生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0、10、20mg/L)和不同培养时间(12、24、48、72h)下,重金属(Cd2 和Cu^2 )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核酸(RNA和DN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mg/L Cd^2 、Cu^2 暴露,POD活性先上升(48h前)后下降(48h后),其它浓度组POD活性均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4、48、72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2)Cd^2 和Cu^2 对RNA、DNA含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关系,同一污染物浓度越大越早出现下降.同时出现随暴露剂量的增加,RNA、DN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或全部下降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交联海藻酸,从静态吸附方面研究了海藻酸交联前后对Cu~(2+)的吸附性能。用三种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子扩散方程)对不同Cu~(2+)浓度、不同吸附时间的吸附曲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海藻酸吸附Cu~(2+)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扩散的化学吸附过程,表面络合和吸附剂内部扩散共同控制着吸附速率。交联后吸附的平衡时间延长,吸附量增大。交联后的海藻酸是一种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