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新 《科学之友》2003,(7):16-17
1989年,法国医生给一位范可尔贫血患儿进行了第一例同胞间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在这位患儿已经是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在我国,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起步比较晚,脐带血干细胞库储存脐带血的数量比较少,目前用脐带血干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用脐带血干细胞代替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1989年,法国医生Gluckman教授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他们用HLA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个患范可尼贫血的儿童。1992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建立世界上第一家脐带血库。目前,全世界已建有几十家脐带血库,所保存的脐带血干细胞已超过54 000份,并为2 000余例患者提供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
这是《世界医学新闻》(1978年19卷23期49~51页)报导的病例,他在斯坦福大学外科中心接连三次接受了心脏移植。热罗姆、扬现年43岁,在患大块性心肌梗死以后,于1976年5月12日进行了第一次心脏移植。其后一年,由于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炎,便再次接受了移植。一个月后,第二次移植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脏收缩表现出机能不全(对155例心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12,(3):65-F0003
世界上首例由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人工下颌骨移植手术细节日前公布。该手术于去年6月在荷兰进行,接受移植的病人是名患有骨髓炎的83岁女性。  相似文献   

5.
1872年,圣路易斯的《柳叶刀》报道了一个哥伦比亚的混血儿,180岁的米克尔·索利斯的长寿消息。医生专门访问了他,当时他正在花园里劳动。据这位老寿星说,他的长寿是由于生活有节制,每天始终只吃一顿稠粥,任何时候也不吃烫食,并且每个月挨两次饿,这期间只喝适量的水。 伊朗153岁的老寿星里科·阿兰是当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他的妻子比他小100岁,这是他第七任妻子。阿兰居住在伊朗齐斯坦地区,在80岁时,他还是一名铁匠。他有211个孙子、孙女和外孙子、外孙女  相似文献   

6.
李娜 《世界科学》2012,(10):63-64
天文学家伯纳德,洛维尔fBernardLovelll最富盛名的成就,就是带领团队在英格兰柴郡乔德雷尔一班克建立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建造是洛维尔从1950年代以来的主要工作。他凭借独特的才能、富于想象的预见以及不懈的坚持完成了这项任务。历经了长期的、一系列的技术和资金问题后,乔德雷尔一班克望远镜在1957年建造完成,成为当时世界上运行的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尽管现在其规模早已被超越,但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装置之一,它仍然在探索着远地或近地的宇宙。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在英格兰南部的皇家伯恩茅斯医院里,医生为一位42岁的淋巴癌女病人注射了癌症疫苗,这名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种癌症疫苗的人.  相似文献   

8.
约翰·克罗夫顿(John Crofton,上图)爵士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临床医生.他论证了抗生素可以安全地配伍使用以治愈结核病。结核病曾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染上此病者有一半被夺去了生命。克罗夫顿于2009年11月313在爱丁堡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9.
马克·波温(MarkBowen)不仅是一名物理学家,还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兴趣广泛的他在写一些科学作品的同时,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是他的一大爱好。他的文章和照片曾被刊登在《登山和自然历史》杂志上。为了撰写《薄冰:揭开世界最高山脉气候秘密》,他曾经两次随同俄亥俄州立大学地质学家罗尼·汤普森(LonnieThomp-son)率领的探险队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那里正在消失的高原冰川的冰芯进行了研究。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记者采访了马克·波温,就他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这次访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6,(6):74-77
山尼达谋杀 5万年前 在伊朗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名尼安德特人(一个已灭绝的古人种,曾被认为是有别于现代人种的野蛮人种)谋杀遇害者的遗骸——"山尼达3号". 它属于一个40~50岁的男性,他死于第9根肋骨所遭到的致命伤.在羊的尸体上测试新石器时代(大约5万年前,也是这名死者所属的年代)武器后,考古学家确信是一把投掷式轻质矛枪造成了此人的致命伤.尼安德特人拥有较重的长刺矛,但并未掌握投掷式武器技术.由此判定,杀死这名尼安德特男性的人是一名现代人(指现代人种).杀人原因呢?是领地争执?或是一次致命的偶遇?还是这名现代人太饿了?考古证据表明,现代人确实吃过尼安德特人.来自法国西南部雷诺瓦洞的尼安德特人颚骨上的工具痕迹,与该地区被杀死的麋鹿身上的刀痕(而且肯定是现代人的刀)一致.  相似文献   

11.
晓阳 《科学之友》2006,(9):22-23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甚至被称为“永不贬值的金属”。然而,澳大利亚科学家伯纳德·伍德撰文指出,地核中储存有非常丰富的黄金,是地壳中黄金储量的99倍。如果地核中的黄金有一天被开采出来,黄金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伯纳德·伍德教授是悉尼麦考里大学的一名地质学家,他在近期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公布了他的这个惊人结论。伍德和他的同事制作了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期地球发展的早期历史图表,对地球处于熔化状态下的金属核的形成予以高度重视。要了解地球物质的构成,我们首先得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其他与太阳目前状态相似的恒星的…  相似文献   

12.
正路易斯·尼伦伯格是大师级数学家,他彻底改变了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路易斯·尼伦伯格(Louis Nirenberg)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成果最丰富的数学家之一,也是最具合作精神的数学家之一。在80多岁之前,他的工作持续引发轰动,并重塑了数学家对从细胞到市场的动力系统的理解和研究。他曾与约翰·纳什(John Nash,因2001年电影《美丽心灵》而闻名世界)共同分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说,任何极度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在古人的视野中,现代人就仿佛生活在由魔法掌控的世界之中。比魔术更神奇的科学造物最早用科幻小说描写科技造物神奇感的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他出生在法国南特市的一个律师家庭。18岁时来到法国巴黎,师从当时最著名的法国文学家大仲马。1851年,凡尔纳创作并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科幻故事  相似文献   

14.
约翰·克罗夫顿(John Crofion,上图)爵士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临床医生,他论证了抗生素可以安全地配伍使用以治愈结核病.结核病曾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染上此病者有一半被夺去了生命.克罗夫顿于2009年11月3日在爱丁堡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15.
马基亚里尼通过五次手术成功移植了一例生物工程气管,使用的是病人自己的干细胞为材料参与制作的人造支架。他现在正计划运用相关技术制造更复杂的组织和器官,并相信利用人体自身痊愈能力进行移植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年纪轻轻就身患恶疾的霍金曾被医生预言只能活两年,而他却顽强地活到了76岁。如今,一代科学巨匠霍金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坚强的生存意志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决心,在今后仍将鼓舞后人,他伟大的思想和见解也将继续对全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霍金谈心态——如果是自愿的,受病痛折磨的人应该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认为这会是个大错误。尽  相似文献   

17.
让·杜赛(Jean Dausset)生于1916年。1946年~1963年任法国输血中心实验室主任。1963年~1977年任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免疫学教授。1968年起同时担任巴黎圣路易医院《人类输血免疫遗传学研究室》主任,三年前被任命为法国师资进修学院教授,同时作为世界驰名的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的继承者,扭任了实验医学教研室主任。杜赛氏现在是法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时间旅行早己实现?彼得·斯图丁特·雷伊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佛罗伦萨城的一名普通的法语教师。1846年,这名在当地本来很受欢迎的人.在他去世之后却突然变得臭名昭著,原因是他去世那天在病榻上声音微弱,令人惊讶地称:“我是法国的歇尔·雷伊”马歇尔·雷伊何许人也?此人是拿破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早在1815年,也就是彼得去世前31年就因滑铁卢战败在巴黎被枪决这位法语教师的临终遗言自然被人们当作疯话然而.一名医生在检查彼得身上的疤痕.并与马歇尔在战争中受伤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两人的伤痕竟一模一样。随后,一名笔迹鉴…  相似文献   

19.
究竟有哪些科学家曾经说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科学史专家艾·伯纳德·科亨(I.Ber-nard Cohen)查遍了列入发明史的人物,牛顿不曾说过,伽利略不曾说过,弗洛伊德也不曾说过,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其他十六名科学家都没有说过。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位——B·曼德布罗特,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赫尔(Woods Hole)登台,准备在海滨科学野餐会上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独特的变革。他来到伍兹赫尔海洋绘图学会,由于自己的演讲未被列入日程表有点恼火。当他步入会场时,在前排,二个研究人员正在为《科学美国人》上的“曼德布罗特集合”的计算机图大伤脑筋,那是被列入数学上最复杂对象的一种数字构造。他听着关于自己的介绍(“…在哈佛大学教经济,耶鲁大学教工程,爱因斯坦医学院教生理学…”)。他把麦克风别在自己短袖衬衫的前襟上,信心十足地开始了发言:“每当听到对我以前的工作的罗列,我总惊异于自己究竟是否存在。如果把这些工作看作集合,这些集合的交集肯定是空的。”的确,整整三十年里,曼德布罗特在一些相当不同的领域中从未被接纳过。他始终是个世外人。在一些学科里,他摒弃传统、一反常规地进行探索;并且为发表文章,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最重要的思想。而他自身的生存,则主要是赖于约克郡高地的IBM公司的托马斯·杰·瓦特逊研究中心的同事们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3,(10):13-13
在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Louise Brown)25岁生日的那天,科学家们在伦敦聚会,讨论体外授精技术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及还须从哪些方面加以完善。他们说,许多技术上和伦理上的障碍依然存在。 在体外授精过程中,医生把精子卵子在器皿中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