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1843年春夏季节写于克罗茨纳赫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第260~313节的全面分析和和批判(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未能将其完整写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立场出发,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原则的批判研究,第一次提出并着重阐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市民社会思想.应当承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还不是在完全科学的意味上使用的,就其性质而言,还未完全突破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怪圈.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中深刻地孕育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的萌芽,为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通了道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位置显赫,对它进行评析似乎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的经济哲学思想中探寻毛泽东经济哲学的思想理论来源,并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探寻毛泽东经济哲学的实践源泉。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领域中各种关系的方法,阐明了我国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开展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胜利,然后扩展到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这次改革不是局部的枝节性的,生产关系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的改进,而是带有整体性的,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的全面改革。但是这一改革又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但当人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我们必须注意生产关系中所包含的物质利益合作关系。在不改变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品交换形式的变革将具有更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生产力理论,提出并充分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本质特征;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不同于毛泽东用不断提高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和不断变革上层建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强调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也是我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理论。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总结我国长期实践经验,把马克思、思格斯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并且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具有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之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经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理论上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要求。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治体制对于经济体制发展而言已经严重滞后了,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应当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逻辑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是,开辟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民族化,创立了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提供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生产力理论,提出并充分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本质特征;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不同于毛泽东用不断提高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和不断变革上层建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强调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关系中的“两种承认”说的原理,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又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下面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来谈谈我们的见解。一“两个承认”说是符合唯物论的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调整一切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要实现深层次改革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调整一切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要实现深层次改革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在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上的科学表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决定因素。因此,从马克思到列宁都十分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大中专院校必开的三门政治理论课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85〕18号文件),要求对马列主义理论课进行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我觉得哲学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摆在众多哲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文章从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过程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管彦珍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要顺利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促进...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视角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郑菊芬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长期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这一突出问题,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流通的理论,开拓社会主义的广阔市场,对于加快经济体制特别是流通体制的改革,搞活经济,促进四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市场观点,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市场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联系的,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市场和流通的作用。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书中,不仅批判了当时对“市场”问题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对于恢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一元论的权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前段时间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歧见颇多。分歧的焦点在于,究竟是一个标准还是多个标准?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讲生产力标准,不讲其它标准(如生产关系、政治思  相似文献   

20.
巩飞 《科技信息》2012,(9):61-62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1.1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描述,揭发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本质、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社会、生态社会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进化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