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可归纳为"气之精神",中国古代服饰普遍贯注了"气之精神"。古代服饰稳定的形式、总体特点以及用色制度等都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气"的完整性和稳固性,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气之精神"也不可避免地给服饰的多样化发展带来限制。  相似文献   

3.
谢榛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位有独立思想且有重要影响的诗人、诗论家.他认为"浑"作为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具有内涵丰富、多层次的理论范畴.他重视浑然,认为浑然是一种诗歌由"精"而入"工"至"工而浑"的"造物"之境,是和自然之美相似,但又充满了诗人主体的能动意识的自然之境.在理论的建构上,他将"气"和"浑"联系起来,以"气"论诗和以"浑"论诗,堪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4.
裴广龙 《科技信息》2013,(13):307-307
李清照主张"词应别是一家",她在创作中独树一帜。她的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韵律、凄婉悲怆的艺术格调、细腻柔丽之中的贞刚之气自名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的新女性代表谢道韫,以魏晋时期奇女子的形象见诸于大家笔端,诸多研究倾注于其散朗之气、林下之风的称颂和"布帏之障"赞叹。本文拟从魏晋时代之风对女性的影响和对谢道韫奇女形象的促成做一论述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王塘南"全归"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全归"有别于"善恶之名"而指向"全其本心之仁";其二,"全归"有别于"形气"之"可朽"而指向"真性"、"精神灵爽"之"不朽";其三,"全归"有别于"拘于枝节"而指向"直透真性";其四,"全归"有别于"有所为而为"而指向"为其所当为".不仅如此,塘南"全归"思想亦有一定历史渊源,且在宋明以"全归"释生死的儒家生死观的建构上具有承上启下之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学从二程开始就把"理"作为宇宙的普遍原理,把"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认为气的运动、变化完全是由于这个"理"来主宰支配。罗钦顺对程朱理本论进行了辩驳与修正,提出了气本论思想,开了明朝中叶气本论的先河。本文从罗钦顺的"气为万物之本原"、"气上认理"、"理一分殊新涵义"三个方面展开罗钦顺对程朱理学的修正。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学说前后的语录与书信等,可以发现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的现实动力是在实际政治实践显露出的"变化气质"问题,而其"致良知"说的理论发展源于对气以及心与气之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克庄作为辛派词人,却能突破婉约与豪放之争的藩篱,对词体的认识较为全面与包容:他反对词作雕章琢句,推崇反映现实之作,自觉地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对辛弃疾、陆游发自内心的慷慨激昂之作倍加赞赏.同时,他承认词有"要渺宜修"之特质,并不排斥婉约绵密之作;主张词作要协律、可歌,反对"以气为色".  相似文献   

10.
再说安监魂     
<正>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唐·贾岛以此诗为题引,给人豪情和胆气,那是因为安监人内在的"精气神",犹如一把宝剑,剑锋所指,方显犀利。"气为剑所用,剑为气所指"。安监人不仅要有剑锋一样的内敛之气,更应有剑锋一样的阳刚气质,历经岁月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9,(1)
三、补心气心主血脉而藏神,《灵枢·本神篇》日:"心藏脉,脉含神",可见心之血脉充盛悬神明安守的物质基础。又曰:"心藏血脉之气",心气的盛衰与阴血的盈亏息息相关。血脉运行不息依靠阳气的推动,同时心之阴血又是阳气生长的本原和依附条件,气血相生,阴阳互长,心脏气血阴阳常宜平秘。心气的生长与盛衰不但以自身的阴血为依托,还需要宗气的贯充,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指明了水谷精气、自然之气与心中阳气的密切相关。生理特点:1、心脏以血为本,血为气母,血脉充盛是心气旺盛的物质基础,血少则气衰,血脱则气亡。2、心位胸中,心中阳气依赖宗气的充养,因而与脾胃健运及肺肾吐纳有直接关联。病理特征:1、心气不足(见脾肺气虚共征)。2、血为气母,每兼血虚证——面白无华,唇甲色淡,眩晕等。3、气血两虚,心神失养而不安守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相似文献   

12.
精气神,作为人类生命的要素,其观点很早就出现在先秦著作中。《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皆论及精气神,并阐述了"养气"、"存精"、"守神"等养生之道。汉魏以来,精气神学说在医家和道家的著作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从生理、病理及形神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而道学则从炼养角度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精,是构成生命之体的始基,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之说。相对应的构成教育的始基那就是教育信仰。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充养人体的一种无形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和功能,故有"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之生,气之聚也"(《庄子.知北游》)之说。相对应的维持教育活动的动力和功能是什么呢?教育目的。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括,"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故神在体外则成为生命的象征,在体内则成为生命的主宰,所以《淮南子.原道训》说":神者,生之制也。"相对应的教育活动现象的总括那就是教育规律。教育信仰、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就像精气神一样三者一体,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笔者试图从教育的精气神三者出发,对当下的教育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教育信仰的缺失带来教育目的的迷失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无视,乃是当今教育之怪现状,笔者试图找寻失落的教育之精气神,以正本清源,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气韵"。在古典舞中,气韵涵盖了创作、表演和教学中的一切形式和内在的要求。形式上,它既以技术上的完整表现力生动地体现了舞蹈表现主体的具体内容和独特的动作艺术,又以独特的圆融冲和之美整合了舞蹈者的精、意、气、形、力,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特征和哲学内涵。"气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所在,也是本文探析中国古典舞丰富内涵的旨归。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作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应注重从运脾健脾角度着手,始终遵循"以健助运,以补促运"的理论指导,辨治该病以"健脾运脾,运脾调气"、"以补开塞,补而通之"为治则,不仅临床疗效卓著,更为中医药诊治本病提供新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5.
魏晋士人对于身体主体的审视,依然以"神契道境"为本,却已不舍形色容止,形色容止之美才是葆有清逸之境的确切落实。察其因由,形神表里符契的层次性身体构成是其隐在之底色,自《人物志》显其端倪,魏晋士人身体观承此底色,一转孟子践形论之德性身体诉求,再转两汉以形神骨相辨福寿贤愚之材质属性义。不同于庄子超越形神、妙契道境的自然身体观,魏晋士人贞认即形即神、清逸之气贯注的才性格调之体。以形色见神意,开出其身体美学之学理依托。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阵营的重要组成成员,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黄河冰凌,得杜之骨"、"气格为主,悲壮为宗"、"古风之尚,雅音为正",既能以杜诗作为古典诗歌最高审美典范,又能"知其所长、又知其弊",是明代中叶学杜的集大成者。通过分析其诗歌的内在艺术风格,不仅可以认识诗人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突出贡献,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明中后期文学思潮与文学风格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中医气、血、津和液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医"气血津液"对武术养生的影响,认为养生武术在健身功法上直接吸收了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达到健身和修身养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自主性.闲暇生活在价值上体现为"无魂"、"无味"与"有情"、"有益"两种不同类型.为消除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消极影响,彰显其积极功能,须从道德层面教育大学生以"遵纪守道、立身固本"的原则以及"责身自律、立志成才" 和"爱财惜物、澄风澈气"的规范去统领他们的闲暇生活,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题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朱敦儒词以"世外人语"闻名,呈现出一股"清气"。具体来说,这种"清气"主要包括了清逸、清闲、清畅三重内涵。在艺术技巧上,朱敦儒词人物设定、意象选择、描景绘境的方式都别有用心,有效促进了"清气"的形成。朱敦儒与魏晋风度都有尚"清"的取向,究其原因,则与动乱时局、佛道影响以及士人传统审美理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春秋》是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际接受亦是经学家见经、史学家见史、文学家见文。在时代风习与父亲苏洵的《春秋》学观念影响下,苏轼核心文艺思想强调"行云流水"之自然神妙,却不肯擅离经义之旨;苏辙核心文艺思想强调"气"充于胸而形于言,"养气"当在为文之先。苏轼与苏辙的文艺思想虽未直言"春秋义法"之微,却也不免入于"春秋教"之"属辞比事"。二者虽则视角有异,表述不同,实则同处家学轨范,并倚《春秋》福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