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水强 《广东科技》2008,(16):187-188
本文分析了10kV中压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分段情况,并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最优分段计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徐庆清 《广东科技》2012,21(17):15-16
供电可靠性代表了供电企业对电网运行、维护、建设和改造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随着地区和城乡经济的发展,电网的负荷密集程度进一步加大,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模也正日趋复杂化与庞大化,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己成为了当前城市配电网建设的当务之急。结合工作实际,从供电可靠性的内涵出发,就城市中压配电网高可靠性供电模式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中压配电系统分析只关注馈线接线模式、未考虑多电压等级协同供电的不足,提出了中压配电系统综合供电模型.依据地形与负荷密度的特点,构建了能够体现变电站互联结构的供电架构.结合供电结构与中压馈线接线模式的多种类型,形成了综合供电模型.通过供电单元个数与供电能力等指标,得出了供电模型的属性与外特性.通过所构建的供电模型,可从配电网整体角度来反映变电站与中压馈线综合供电方式,对配电网供电方案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构建等工作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柳立伟 《太原科技》2014,(2):100-104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城市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深圳电网城市配电网10 kV线路的几种典型接线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地区配电线路联络较为复杂,存在着配电网运行方式复杂,联络设备利用率低,同时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等现象。提出了应以电网应以电缆配电线路为主,并逐步由单环网、双环网向"三供一备"的接线方式过渡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压配电网的特点,建立了中压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供电可靠性评估、电能质量评估、充裕性评估、适应性评估和经济性评估五部分构成.利用该体系可对中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其规划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及介绍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估方法在中压配电网评价中的应用.算例证明了该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接线方式影响供电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军 《广东科技》2008,(14):101-102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并提出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主要因素变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加强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的分析,提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用模式后果分析法对基本接线的可靠度进行评估,并分析主要因素变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几种曲型负荷分布方式下的中压配电线损率数值,分析了不同负荷分布方式对线损率数值的影响,以及各种线路、负荷参数对配电线损率的影响,为供电企业实现压配电线路改造,降低压配电网损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对用户供电质量和保证各种运行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可行的电网规划方案.配电网改造和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电网现状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网架规划、配电自动化规划等.县城配电网改造和规划是通过对县城现状电网进行分析,采用总量和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预测县城近期和远期负荷,结合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变电站选址及容量确定,并提出变电站的中压线路改造和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气计算分析及工程量汇总,并对改造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薄鑫 《科技信息》2008,(35):384-384
目前南京地区中压配电网主要采用10kV供电,随着电力负荷密度的增大,原有10kV配电网已无法满足需求,发展中压20kV等级在降低网损,增大输送容量等方面效益显著。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南京采用20kV电压等级的试点工程论证了20kV中压配网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沈远威 《广东科技》2007,(12X):114-1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是作者给出了目前城市配电网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分段、多连接的配电网络结构形式,并通过分析计算比较得出:多分段、多连接的配电线路从根本上可提高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设备的负荷利用率、事故线路的负荷转移能力,可保证向城市用户不间断地供电,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网中压配电网中开关的投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开关的类别,进行开关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首先对国内外中压配电网建设进行简单描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中压电网中开关的投运和设置,建立数学模型,再将遗传算法运用到中压电网开关设计中,从而计算出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规划的是电网建设基础。本文针对城市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设置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算法分段开关优化设置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增加调整算子和调节算子的自调节遗传算法,以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将可靠性转化为缺供电量作为约束条件,并对线路分段开关优化配置进行了验证。利用分段开关优化配置算法方法,对江阴地区典型单联络架空线路的分段设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陕西省西乡县域配电网现状分析,基于模糊理论研究了西乡县域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分别选取了线路线损率、主干线路负载率、线路电压合格率、主变容载比及配电网"N-1"运行校验合格率等因素进行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西乡县域配电网的整体供电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提出西乡配电网改造建设性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秩宜 《广东科技》2009,(18):125-126
虎门地区属于丘陵和沿海地区,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农村地方,此处供电的10kV线路,大部分以架空线路架设的方式供电,而这些地方比较空旷,10kV架空线路往往容易遭受雷击断线.另外,虎门10kV线路配电网分支线又没有安装分段断路器等措施,往往一遇雷电灾害故障,导致变电站出线开关经常性跳闸,当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自动重合闸不成功,查线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利用Engine强大的IGeometry接口并以ArcGIS的空间数据库引擎(ArcGIS Sde)与Oracle数据库结合作为配电网空间数据库,对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实现了电力设备综合查询、供电线路跟踪等功能,通过拓扑网络组件中的网络分析接口来分析出刀闸开关状态的改变对供电线路的供电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牛庆征 《科技资讯》2010,(12):144-145
城市10kv线路网配电结线的最终目标为实现环网结构,故如果能采用10kV线路合环后再断开有关的开关的操作方式,会对将对减少停电范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10kV线路配电网采用环网结构,施行分段运行,是我国配电线路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县城10kv线路(1)10kv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与县城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检修、改造工程相结合。(2)10k v电网应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确的供电范围,线路不应交错重叠,以便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安全系数。(3)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在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供电半径一般为1.5 ̄3km(4)10kv配电网主干线通过线路分段和联络设备形成环型网络,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及缩小停电范围。(5)为保证10kv配电网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积按长期规划(一般为15年)选择,一次性选定钢芯铝绞线150mm2,分支干线选定120mm2,分支线选定70mm2,分支线一般比主干线低两个规格,但最小截面积不低于70mm2,若选用绝缘导线要比裸导线截面积高一级。(6)10kv架空线路的正常工作电流不应超过允许值的60%,当相互联络的另一条线路检修或出现故障时,运行线路应能承受非检修段的全部负荷。(7)城区10kv配电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段,均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架空敷设。(8)城...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电源可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适应社会节能环保理念和实际的,因此配电网线路中普遍采用。但是分布式电源的并入,打破了原有的线路格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就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方面的影响,从分布式电源并入馈线位置的不同而影响不同进行讨论,望能够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配网改造工程,通过新建线路、电缆环网柜等方式,提高环网化率,实现线路N-1联络率,进一步增强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供电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促进配电网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经验进行总结。该文主要介绍了城市配电网核心区的建设改造做法和目的,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