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999年11月25日前,香港创业板还未开市,远在甘肃省兰州市的新型民营企业华洋实业有限公司就密切地关注着创业板这一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他们的上市准备对国内欲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是个借鉴。  相似文献   

2.
谢建平 《华东科技》2002,(10):26-27
近来,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渐成热门话题。不少中小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跃跃欲试,趋之若鹜。而一、二年前,该市场还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是香港联交所频向内地企业伸橄榄枝?还是香港创业板门槛偏低?还是……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民营企业争相在中国香港上市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在概述福建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福建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战略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如何布置公司重组,以满足创业板上市资格? 香港创业板为从事新兴行业,及具有良好商业概念和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在香港上市的渠道.从事学术研究及科技发展工作的公司,由于其业务性质与创业板的主题不谋而合,尤为适合在创业板上市集资.  相似文献   

5.
《华东科技》2002,(8):12-12
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充实了香港证券市场的内涵 自1993年第一家H股公司在港上市后,目前已经有150多家H股及红筹公司在香港的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占有香港证券市场大概25%的市值,平均每天的交易金额达到香港市场成交量的31%。 更为突出的是其历年融资量高达7000亿港元,占同期香港证券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6.
香港创业板市场的兴起引起了内地中小型成长型企业的关注,尤其随着一些企业在香港市场的上市,更激发了企业家们的兴趣。在这次研讨会上众多的中介机构纷纷亮相,为内地的企业向香港创业板市场进军搭起了一座桥梁。他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 上市的专业服务 谋求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一个由各  相似文献   

7.
企业申请香港创业板上市为什么要聘用保荐人? 根据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6.1条的规定“寻求将股本证券于创业板上市的新申请人须以合约委任保荐人,任期属固定,须至少涵盖上市时该财政年度的余下时间及其后两个财政年度”。在此期间内保荐人不可终止合约,但特殊情况除外。 保荐人的作用是什么? 保荐人的角色对创业板能否成功运  相似文献   

8.
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表明,筹备多时的香港二板市场日前命名为创业板市场(简称 GEM),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布了创业板上市规则,并定在今年10月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此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备受内地企业界、证券界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那么,香港创业板市场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精心筹划终于敲定创业板市场,也称为二板市场或第二板块市场,是指证券主板市场之外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其上市要求相对较低,以便为新兴中小型公司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进而使其获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海外的二板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英国的另项投资市场(AIM)、新加坡的自动报价市场(SESDAQ)、马来西亚的场外证券市场(MESDAQ)、吉隆坡的二板市场(KLSE)及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选择2002—2009年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资背景公司以及在内地A股主板上市的配对上市公司样本,对比在香港股票市场和内地股票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在上市前后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实证检验了股票发行核准制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内地A股上市公司而言,赴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在上市前具有更大的融资约束,尤其以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最为突出,说明我国的股票发行实质性审核阻碍了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对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易将在香港上市”,8月6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孙德棣,在兴奋地宣布网易首次实现盈利后,又充满激情地宣布,“网易将在香港创业板第二次上市”。 虽然人们对网络公司的作秀已经司空见惯,但网易欲上香港创业板的消息还是让人吃惊不已。毕竟香港创业板连创新低,至今股指已经跌去了八成,许多公司都准备远离创业板,而网易却逆市而动,准备到网络股的滑铁卢——香港创业板挂牌,网易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按照孙德棣的说法,网易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是为了解决网易在纳斯达克成交量低迷的问题,但这种目的显然无法实现——香港创业板成交也十分低迷。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9,(12)
启运香港创业板意义何在?1999年11月份,香港创业扳正式启动,境内已有多家企业先后在该创业板上市,据说还有几百家境内企业意欲前往。为什么这么多的境内企业对创业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香港建立创业板意义何在?启动香港创业板,对香港本身而言,第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创业扳的建立能吸引大量的资本,从而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加强;第二,创业板有助于香港高科技的发展。香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金融、房地产,工业只占很少部分,而且缺乏高科技的支持。创业板吸引港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筹集资金,同样也有助于香港本身高科技的发展;第三,可以提高香港股市抗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大部分以金融、房地产业务为主,建立创业板后,就能吸引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股市,从而改变香港股市的结构,使股市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进而  相似文献   

12.
香港创业板市场: 香港创业板市场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营办的市场,由香港联合交易所理事会管理,专为那些具有良好的商业概念及增长潜力的公司所设。该网站内容创业板上市规则(包括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的修订/解释、创业板与主板在上市规则方面的差异等),保荐人须知(包括审批准则、主要角色及职责、审批及其后复核的程序、创业板  相似文献   

13.
选择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原因 创业板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经营的另一个股票市场,旨在为不同行业及规模的增长性公司,即那些具有良好增长潜力的公司提供融资机会.其中,科技行业的公司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创业板并无规定有关公司必定要有盈利纪录才能上市.其规则、要求及设施的制订,都力求能切合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专业投资者的需要和所期盼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上市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融资手段,但金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意义决不止于此。作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民营软件企业,同时也是IDG在内地众多投资企业中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金蝶上市对于整个软件产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事情。 1998年5月6日,我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金蝶公司与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国际数据集团IDG已经正式签定协议,将接受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用于金蝶软件公司的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业务。这是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也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接受的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蝶软件公司这一敢“吃螃蟹”的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创业板推出在即,由于创业板门槛低于中小板和主板,为企业融资开辟的新的通道,一时成为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上中小板还足创业板?企业如何准备上创业板?上市有何利弊?针对这些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给予初步解答.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6,(3):78-81
股权融资作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样也是企业快速发展应采取的重要手段。股票上市可以在国内,也可选择境外,可以在主板上市也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板块,如美国(NASTAQ) 和香港的创业板。发行股票作为一种资本金融资,较债权融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所筹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没有还本压力;(2)一次筹资金额  相似文献   

17.
香港创业板开办以来,己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创业板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证券市场必须有公平、公开、公正的监管以及高素质的上市公司。创业板和主板对公司上市的条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不要求三年盈利,为中小型成长型的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方便。但是,尽管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不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其他要求并没有改变,公司的素质问题,特别是公司管治(即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越来越为投资者所重视。香港交易所主席李业广先生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先生部在各自的讲话中强调了这一  相似文献   

18.
刘竹 《华东科技》2002,(10):18-20
香港创业板的开设为大陆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筹资途径。近年来,一大批大陆高新技术产业的佼佼者率先抢滩香港,成为资本运营和商品运营的双重赢家。骄人的业绩令众多大陆中小企业羡慕,追随者不乏其人,于是掀起一股香港创业板上市热潮。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对香港创业板市场特点的直接了解和切身感受,盲目制定上市计划,有的效仿大陆A股模式,有的委托不到适合的保荐人,上市道路曲折艰辛,难免中途夭折。更有受骗上当者,陷入上市速成的骗局中,直至幻梦在严峻的事实面前破灭。这通常是因为企业对创业板上市的目标、难易程度、关键要求缺乏清晰的认识。作者在海内外,特别是香港长期从事金融投资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业界人士认知上的距离有切身感触,愿就以上几方面问题谈一谈看法,希望对大陆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据香港创业板主席罗嘉瑞最近透露:未来8个月,会有30至40家新公司来创业板上市,涉及市值约500至600亿元港币,上市科正在考虑来自聚酯纤维、电脑、互联网及电信等行业的上市申请,主要对象为内地、台湾及香港的企业。  相似文献   

20.
肖昕 《创新科技》2010,(3):24-26
<正>1999年裕兴电脑在香港成功上市,拉开了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融资发展的红筹上市之路,并成为海外上市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尚未完善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也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