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了解英美社会文化知识,是理解英语语言内涵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技能的同时,掌握必要的英美社会的文化知识,并注意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间的差异,对促进英语学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叶朝华 《科技信息》2007,(18):264-265
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程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逐步教学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文化同语言、非语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的文化渗透,从而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异同的四种情况,即形似意似、形异意似、形似意异、形异意异,可以揭示其中的社会文化联想意义以及分析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告语言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掌握中英文广告语言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以帮助国内外企业更好的了解全球各类产品的服务信息,从而提高竞争力。本文从中英文广告的措词、特征、修辞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指出中国和英语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对本国的广告语言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所学外语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所学语言使用国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掌握现代化技术的职校生,固然要学习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人文科学成果,但首先需要的是学习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尊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校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8.
只要与邦外产生交流与交往,便不可避免地通过翻译活动产生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它在本质上仍是本国语言,因为使用的语言符号本质上仍是本国传统的;但是,从语源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角度上看,它却又融入了异域的一些因素,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翻译语言.翻译语言包括“外来语”、“欧化语”、“西化语”这样一些概念和成分;但区别于后者的是:翻译语言是以其自身的语音、语汇及语法为系统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大致有三:1.从文化——语言进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语言在何种程度上能被或已被本国人民所接受;2.从翻译语言的成功性来检讨以往翻译标准的得与失;3.从翻译语言与本族语言的相融性来窥测世界语言大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者提高中国文化素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娟 《科技资讯》2007,(35):250-250
文化与语言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外语学习者在重视目标语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自己对本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本文针对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一些现状提出了若干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许多颜色的符号---颜色词。颜色词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然而在英汉这两种特色迥异的语言中,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影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体现了英汉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了解并掌握英汉颜色词的"颜"外之"异",对深入了解中英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的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了本土文化在输入与输出教学中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近几年将本土文化导入到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结果,表明本土文化的导入对日语语言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分析了中央民族大学民考民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民族院校民考民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3.
侯杰 《南昌高专学报》2009,(2):115-116,121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对母语学习的忽视,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堪忧。学好母语不仅是外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后从事跨文化交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外语专业学生非常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修养。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哪种目的语 ,词汇在所学的语言教学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由于目的语和本民族词汇的文化差异 ,在学习外语词汇时 ,不仅要学习词汇的用法 ,语言形式 ,而且还要学习词汇的内涵和文化因素 ,它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与使用词汇。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本族语言和文化与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乡土文化的嬗变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乡土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融家族文化、礼治文化、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已发生变化。家庭意识的淡化、平等观念的强化、恋土情结的弱化和经济观念的显现化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结构的和谐性与整合性,并在相当程度上滋生社会不稳定。因此,分析乡土文化的嬗变,弄清影响农村稳定的文化因素,以便于我们控制和引导它朝着农村社会良性运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关乎该民族的生死存亡。厄德里克的著名小说《爱药》探讨了当代北美印第安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如何共处,呈现了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四种文化形态:纵欲轻生的原始文化、苟且偷生的保守文化、爱生护生的女性文化和兼收并蓄的创新文化。小说揭示了爱在凝聚民族力量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17.
侯金萍  冯薇 《科技信息》2011,(21):12-13
文章真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考究了其问题现状,并提出以比较视野切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论证借用文学研究领域中比较视野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目的为充分利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比较与对照,从而达到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吸收与运用,丰富其识知解构,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此来改革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黄祥艳 《科技信息》2009,(25):177-177
中国式英语现象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而由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中国式英语现象更是对英语学习者有害。因此,本文将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的具体方面入手,分析种种文化负迁移所致的中国式英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人认为,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的过程一样。然而,一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讨论儿童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如何通过母语习得来使儿童外语学习受益。  相似文献   

20.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作文语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汇、语法以及标点等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分析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语句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