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CCK模型通过对上证50指数在2004-01-02—2008-06-30期间横截面绝对偏离度(CSAD)和市场收益率Rm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得出上证50指数在这期间存在羊群效应;并进一步通过两种方法对上涨时和下跌时的羊群效应进行检验,得出比以前研究更可信的结论:中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并集中在上涨阶段,这种羊群效应会造成中国股市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且卖方羊群行为明显大于买方羊群行为;在整个研究期间,前期市场中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后期市场中存在负反馈交易行为.通过分析得出,当股市呈上涨趋势时,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当股市低迷时,证券投资基金呈负反馈交易行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消除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且卖方羊群行为明显大于买方羊群行为;在整个研究期间,前期市场中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后期市场中存在负反馈交易行为.通过分析得出,当股市呈上涨趋势时,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当股市低迷时,证券投资基金呈负反馈交易行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消除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存在"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且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比股市的正财富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大。本文分析了股市负财富效应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进而探讨了如何防范股市的负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就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效应来看,利率变动与股票价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羊群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群效应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羊群效应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价值。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种运用羊群效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羊群效应的经典理论及模型,并通过引入欠发达市场中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资产增值幻觉,从投资者不完全理性的角度,解释了羊群效应多发的原因,以说明欠发达市场与发达市场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GARCH类模型,利用上证综合指数对中国股市收益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前的研究显示中国股市波动存在反向的不对称性或不对称性不显著,并归因于中国股市的高投机性。而本研究的T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首次提出了新的不同证据。说明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对杠杆效应和波动反馈效应在中国股市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波动反馈效应更能说明中国股市波动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羊群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群效应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羊群效应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价值;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不同的运用策略,提高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羊群效应"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羊群效应"的发生动因,并从广告宣传、网络传播以及意见领袖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国内汽车品牌知名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每一次调整都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我国近几年来股市波动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发现,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总是负相关的,理论上利率对股市的干预效应在实践中难以得到验证,股市的波动更多地受到来自利率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利率干预股市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实践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风险投资中的羊群效应进行了心理学分析,认为羊群效应的心理学原因一是人的归属的需要,二是人们希望从别人的言行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该文还详细地分析了影响证券投资者个人产生羊群行为的心理因素,它们主要包括:团体的性质的三个因素和个体自身的特点的七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封闭式基金的非理性羊群效应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自2006年以来封闭式投资基金在稳定市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在面对风险时,表现出较高程度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同时也发现,封闭式基金多样化的投资行为更有利于市场上涨。  相似文献   

14.
选取沪市股价综合日指数(1997/01/02~2003/12/26)作为样本,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利用股指的随机游走过程对上海股市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建立SV族模型验证上海股市的可预测性实证结果发现:上海股市具有杠杆效应、长记忆性和波动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布混合假说(MDH)理论的数学推导,以我国深沪股市的大盘指数为研究对象,检验原始交易量、包含自相关性的交易量对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效应的解释效果,并分析日历效应对交易量与股价波动性关系的特殊影响.结果表明,GARCH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中国股市的股价波动持续性问题;当引入原始交易量以后,股价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原始交易量所解释,而包含自相关性的交易量对股市GARCH效应并无很好的解释力.经实证分析证实,股价的日历效应对于上海市场中交易量对股价波动性的解释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把原始的投资者情绪变量构建成投资者情绪指标体系,运用VARBVGJR-GARCH-BEKK模型探讨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收益率之间的非对称相关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的均值溢出效应;股市收益率与投资者情绪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任何一个变量的波动信息都会传递到另外一个变量中,对另一变量的波动产生影响;投资者情绪受到自身滞后的负冲击比受到自身滞后的正冲击产生更大的波动;投资者情绪的正面冲击会加大股市收益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就"期间效应"这一股票市场中的规律现象做出了研究.在对相关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两极股市是否存在期间效应现象做出了初步分析;进而从博弈论的角度阐释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就期间效应与股市的效率、股市的发育程度问题给予了理性的反思.最终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广大股民的行为已经具有了理性的特征,并孕育了"期间效应"这一规律的产生,尤其是上海的股市要比深圳的股市发育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透析了目前中国的VC和PE投资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于市场参与者的职能和战略分析,指出了具体影响VC和PE在战略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和受影响的成分,之后建立了博弈模型和效用函数,讨论了在纳什均衡和非纳什均衡的状态下,发生羊群效应的前提和后果,分析了在没有需求风险和存在需求风险的情况下模型的不同结果.在没有需求风险时,博弈存在静态纳什均衡且不会发生羊群效应;当存在需求风险时,在投资者对于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的压力下,投资市场的竞争者迫于竞争压力将表现出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此时的VC和PE投资市场满足博弈模型的条件,采用上述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实际发生的羊群效应与VC和PE形成的投资风潮.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股票市场波动性的ARCH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上海股市收益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形式的ARCH类模型对上海股市日收益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具有较为明显的ARCH效应.  相似文献   

20.
ARCH族模型对沪市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沪市股价综合日指数(1999/01/01~2002/12/30)作为样本,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利用股指的随机游走过程对上海股市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建立ARCH模型验证上海股市的可预测性.实证结果发现,上海股市具有杠杆效应、波动集群性和波动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