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了国内外襀翅目稚虫化石的分类研究,以及稚虫化石食性、古生态学等综合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迄今,已发表的襀翅目稚虫化石约14科48属97种,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蒙古地区,中国仅6属8种。石蝇稚虫食性不同,口器结构差异明显,根据化石保存的口器结构推测化石种类的食性有植食-腐食性、捕食性,以及因保存不完整产生的未知食性。稚虫水生,因化石埋藏的特殊性,目前发现的石蝇稚虫化石绝大部分集中于湖泊环境,流水环境很难保存化石。近年来,中国东北中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良好的襀翅目化石(成虫和稚虫),印痕清晰,丰富多样,为中国襀翅目化石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分类鉴定、食性分析、埋藏学、古生态学等多角度研究工作急需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Benjamin Bomfleur团队在南极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精子化石,这些精子被包裹在一个5000万年前环带纲(如水蛭)动物的卯茧化石中。这一研究发表在2015年7月的Biology Letters上。精子在化石中十分罕见,因为它们的寿命很短,结构也很脆弱,不容易变成化石。Bomfleur也是偶然  相似文献   

3.
王敏 《大自然》2011,(2):70-72
鸟类的起源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和羽毛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越来越多重要化石的发现,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已经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鸟类化石等,  相似文献   

4.
近来于黑龙江七台河勃利盆地城子河组中发现了一种大型叶状体苔类化石.借鉴蕨类化石羽状复叶结构的描述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术语并用来准确描述这种苔类化石.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详细研究了这种二歧式分叉的大型叶状体苔类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并与同时代或同分布区的其他苔类化石分析对比后,确定为古似地钱属的Marchantiolites blairmorensis.这种苔类化石在黑龙江的首次发现表明早白垩世M.blairmorensis在中国的分布区已北延至黑龙江东部,亦佐证了城子河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并推论勃利盆地当时的古生态环境为溪流发育、植被繁盛的湖泊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5.
核膜蛋白综合征是一类主要由细胞核膜结构蛋白(如lamins、SUNs、emerin等)基因突变诱发的包括早衰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因其多数突变发现于核纤层蛋白基因上,所以又被称为核纤层蛋白综合征,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以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位点上的致病突变基因C1294T为切入点,研究突变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核膜蛋白及染色质定位与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MNA突变对细胞核膜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具有影响作用,可致使细胞核膜异形甚至产生凸起小泡;另外还对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定位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其在细胞核内形成不均匀的分布状态,表明该突变已经影响到细胞核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并可能进一步诱发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11,(36):79-79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和他的科研团队近两年在藏北伦坡拉盆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地层学调查和脊椎动物化石考察,不仅在丁青组原有鱼类化石报道的基础上发现了更多的层位和材料,而且还发现了对时代确定和古高度判断有重要意义的犀科化石。该化石发现于在藏北班戈县论波日地点丁青组上部,经研究确认为近无角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中元古代海相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食肉的低等无脊椎动物石质宏观实体化石.通过观察化石中动物的形态和显微结构,发现这些动物具有捕食习性并具备口、消化道、消化腔等消化系统器官,以此确定了化石中动物的食肉属性,同时探讨了化石的形成机理.该种化石的发现可以充分证明中元古代低等动物已经进化到一定的水平,对华北中新元古代"动物化石"的重新认识和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认识中元古代动物的化石形态和解释达尔文因没有发现寒武纪以前的化石而困惑提供了充分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8.
1923年,谭锡畴在莱阳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在将军顶—赵疃一带发现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并在北泊子等地点采集了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甲壳类、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和狼鳍鱼、中华弓鳍鱼等,周赞衡研究的植物化石有松柏类、银杏和苏铁等。1929年,维曼对谭锡畴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中国谭氏龙。这批标本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坪山新区境内出露了一套上白垩统至古近系古新统的紫红色、砖红色河湖相碎屑岩沉积。近期在这套地层下部的紫红色泥质砂岩中首次发现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和大量的蛋化石碎片。简要报道这些蛋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蛋壳的显微结构和矿物组分及初步分类学分析结果。深圳坪山新区产出的恐龙蛋化石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埋藏的地层层位以及蛋化石结构而显示出重要的地质意义,为研究白垩纪期间恐龙的迁移、古地理分布、演化以及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6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项发现,准确复原了2014年初在我国西南腹地发现的奇异滤齿龙的形象。奇异滤齿龙生活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具有怪异的头骨结构和栅栏状牙齿,是海洋爬行动物中罕见的滤食性类群。在早先的研究中,由于化石的保存原因,其特异的头骨形态并未得到正确认识。而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团队通过两件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在近期重新复原了这种动物的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现代鸟类起源于始祖鸟.始祖鸟的化石发现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索伦霍芬(Solnhofen)地区,化石埋藏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的地层中.始祖鸟身上同时具有爬行动物和鸟类动物的特征.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为人类研究鸟类起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初始材料.但是,始祖鸟是如何进而发展成为现代鸟类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化石材料而成了悬而未决的自然之谜.因此自始祖鸟发现后一百多年来,对鸟类进化的研究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2.
1920年,美国学者在蒙古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龙蛋化石,自那时起,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印度、韩国及我国均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但是,除在西班牙发现的近3000枚及在我国发现的大量恐龙蛋化石外,其余产地的发掘数量均不多。正因为如此,国外学者对它的研究也较少。这些缘由为恐龙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3.
继中华龙鸟、尾羽鸟、北票龙、孔子鸟等轰动世界的远古化石之后,辽西地区化石出土和考古又有重大发现,被命名为“三燕丽蟾”的远古蛙化石,堪称世界第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在古鸟类化石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块蛙化石。经过两年多野外地质工作和室内研究,研究人员逐步了解了该化石的产出起点、层位及相关的地质占生物信息。它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村村西的中生代中期的硅质页岩层中,其时代是距今至少1亿2千多万年前。因为辽西地区的古地名是“三燕”,且该化石保存了完整而精美的骨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山东诸城白垩纪恐龙化石发掘现场,研究者们屏息等待着。随着一块"w"形恐龙骨骼化石完全露出地表,世界角龙的研究随之迈进一个新的里程——这块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生物学家徐星认定,是一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的大型角龙科的颈盾化石。随后,在这块化石附近,又发现了一块角龙的头骨化石。经研究,这两块化石同属于一个角龙的个体。古生物专家将这一角龙的新种类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时代为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接近于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5.
特里尼尔(TRINIL)是闻名的爪哇人化石产地.1891年荷兰医生杜布瓦(EUGENE DUBOIS)在这里发现了第一个爪哇人头骨化石,从而揭开了世界古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乐章.其后,在中国和非洲等地也相继发现远古人类化石,一个全球性的"寻根热"从而兴起.在爪哇,除了特里尼尔之外,又出现了许多人类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1971年冬,贵州省112地质队于桐梓县岩灰洞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等材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即派出野外队,随同贵州省博物馆的同志前往考察并作了短期的试掘。次年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派出野外队,在岩灰洞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古人类牙齿化石两枚、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痕迹,以及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 1975年,作者等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当时人类化石仅两枚,其中一枚又有缺损,所以对它的系统位置并未给予肯定的结论,只是说:“桐梓门齿化石和前臼齿化石在形态特征上与现代人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其中的门齿化石保留有尼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湘西中寒武世具表面装饰的管状疑难化石(Ornamented tubes)的保存、形态结构及壳体成分的综合分析,发现此类细长型管状化石表面具有瘤状、刺状装饰;部分化石管体向外弯曲的一侧具有一列锯齿状排列的脊刺.壳壁具有双层至多层微细构造.所获得材料中发现管状壳刺与高肌虫类双瓣壳壳体相连的化石标本.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揭示管状化石壳体成分以钙、磷元素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氟磷灰石.研究表明,此类管状化石可能属于具双瓣壳节肢动物高肌虫类外骨骼,是一种具有保护性功能的外部硬体构造.  相似文献   

18.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生物界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鸟类化石的极度匮乏,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在德国发现的7块始祖鸟化石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连海为首的“辽西中生代鸟类化石及鸟类的早期演化”项目组,在辽西中生代地层中发现并采集了一大批保存相当  相似文献   

19.
鲎类化石(节肢动物)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报道并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的节肢动物鲎的化石.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化石为中鲎科一新属种,其形态特征与现生的鲎十分相似.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扩大了已知中生代鲎类的分布范围,也为研究鲎类的演化、生态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古植物学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确实可以保存为化石。随着相关研究技术的进步,研究发现植物化石中具有和现代植物相似的超微结构。特殊情况下,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能够帮助解决现代生物学中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高温和野火在植物细胞质化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个过去被古生物学家视而不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可能对某些超微结构的固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把古植物学推向一个新的研究层面和方向,促进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把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引入到了古生物学中。本文回顾植物细胞质化石的研究历程,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