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华 《科学之友》2005,(5):64-64
在美国,幼儿教育专家主张孩子一生下来就独自睡,理由是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一张漂亮的婴儿床和一间小屋,从孩子刚生下来起就让小孩单独在小屋睡觉,小孩卧室里的家具都是为小孩特制的,有的还有各种装饰和小孩的玩具。母亲生下孩子,就与孩子彻底分开了(不像中国母亲,与小孩同睡)。孩子能爬能走之后,父母也是让小孩自己爬和自己走。小孩长到两岁时,美国人称之为可怕的两岁。此时的孩子还没启蒙,他们不懂规矩,也正是学习规矩的时候。小孩被周围新奇的世界吸引,不断地探测自己的能力,这时孩子并不明白家长的劝说…  相似文献   

2.
2001年,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在进行一系列克隆人的报道中,刊发了一对夫妻坚决支持克隆人的意见,因为他们五岁的女儿鲁莎死于车祸:随同报道一起刊出的鲁莎的照片是一名金发碧眼的孩子,认识鲁莎的人都说鲁莎太可爱了。聪明漂亮、天真活泼,很有表演天赋,而且极富同情心。失去孩子的夫妻几乎没有再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们迫切希望做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拿他们的女儿做试验,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鲁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年轻的父母亲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于是,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限。当我们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  相似文献   

4.
灰飞烟灭     
接近40年中,任何驾车经过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费耶特维尔第16号公路的人,都可能看见一张印有五个孩子头像的公告牌。这五个孩子分别是:14岁的毛里斯、12岁的玛莎、9岁的路易、8岁的金妮和5岁的贝蒂。公告牌上不仅有孩子们的简介,而且还有对他们离奇失踪原因的猜测。  相似文献   

5.
美国《发现》杂志不久前将2002年第13届科技创新奖颁给了五位科学家。他们不是天才,但他们都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我能够‘设计’出一只鸟吗” 76岁的保罗·麦克里迪至今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梦想着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采访启明星计划的入选者时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觉,我的采访对象越来越年轻了:以我最近两次访问的启明星——复旦大学的薛向阳教授和此次采访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瞿荣辉研究员为例,他俩如今都还只是33~35岁年龄段的人,但都已是2005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的入选者。这意味着他们是在28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已得到了启明星计划的支持,而如今薛向阳和瞿荣辉都已挑起了所在单位系和实验室学术管理负责人的担子:我觉得这种现象决不是上海独有的,也不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7.
假设你们是9岁和5岁两个孩子的父母,你们认为你们已尽了全力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你在他们还是婴儿时就开始念书给他们听,你给他们买教学玩具,你还带他们去图书馆。现在他们在学校里学得不错。 但是这应该归功于你吗?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即使没有你的热诚努力,他们也会照样很好。举例而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戴维·罗在其所著《家庭影响的限度》一书中,坚决认为父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智力不产生影响。查尔士·莫利和已故的理查德·赫恩斯坦在《钟曲线》一书中声称,智力主要是遗传的,但由于种族不同而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年轻的父母亲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于是,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限.当我们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就错了.天赋高的孩子就像一辆性能良好,载重量又大的汽车,我们的初级教育是应该往车厢子上添加货物增加重量,还是应往油箱里加油?  相似文献   

9.
他们生下来时象女孩,因而被当作女孩来抚养。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有十八个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做做家务零活,照看婴孩,老是跟母亲呆在一起,而他们的兄弟们或在田里干活,或在河里戏水,或在观看斗鸡比赛。这些孩子对自己是女孩子这一点从不怀疑。但是到了发育期(青春期),他们原来的性特征消失了。在雄性激素达到高潮以后,他们的声音变得深沉了,肌肉也发达起来了,他们的外阴部变成了男性生殖器。“女孩子变成了男孩子”。这些孩子过去患着激素奇缺症,但是他们的悲剧性遭遇却给了科学家们一个认识男人和女人获得性特征的极好机会。这些孩子是因亲属之间结婚而引起一种罕见的遗传病的受害者。1972年,这种疾病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两个村庄里首次得到验明,从那时起就对此病进行了研究,而且在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传奇故事中,国家元首、将军、恐怖分子领袖等某些特殊人物都有替身,进行一些礼仪性的活动。我们普通人也曾幻想有一个替身帮我们去上班、开会或上学。现在,日本大阪大学的石黑浩教授和美国的一个初中生阿希姆·纳斯利用高科技实现了这个梦想,他们都拥有一个机器人替身。机器人代替患病孩子上学对健康孩子而言,去学校上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那些因病需长期住院治疗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空想。阿希姆·纳斯是一名因患严重皮疹而长期住院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可以通过自己在学校的机器人“替身”来上课。对他而言,课堂“近…  相似文献   

11.
<正>曾经,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可以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因此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天生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只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去了,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的嘴里、鼻孔里都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打火机;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孩子;最后出来的则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加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相似文献   

12.
触摸的魔力     
没爱抚的孩子成长难 在美国的一所孤儿院里, 研究人员发现,满屋子的孩子 们都用缠人的目光望着人,显 得怪模怪样,活像一群干瘪的 老头和老太太,缺乏朝气。旁 边的游艺室里也没有笑声和嬉 闹声,只有不时发出的呻吟和 长叹。孩子们食欲不振,体弱 多病,就连站立和走路都学得 很慢,医生们对此一筹莫展。 后来一位热心肠的妇女想 出了一个办法,她从当地中学 请来了一些十几岁的女孩来孤 儿院,并教这些女孩子如何和孤儿院的孩子亲密相 处。女孩们把幼儿抱起来,轻柔地抚摸、亲吻、爱抚 他们。结果令人欣慰,孤儿院的孩子们随着不断地受…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两个15岁的孩子来找到我,他俩谈恋爱已经两年多,常常一起看电影,一起到图书馆看书,一起做作业。他俩的父母都知道他们在谈恋爱,但父母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交流这个话题;他们非常希望父母能够与他们主动交流,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而,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父母提及这个话题。在和我进行了一些交流之后,他们直接问:"胡老师,我们想知道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交往的底线是什么?"我回答:"底线是不可以发生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广角镜     
大脑随人一起长人们一般都认为,人的智力与生俱有,即所谓“天资”。然而,最近在《自然》杂志上。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他们多年的研究绪果:人脑直到青春期还在发展,“年轻人的行为决定了他们的智力情况”。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巩大学和加拿大的科学家,使用磁共振扫描仪,对3到15岁的试验者进行了三维摄影,观察他们脑部的变化。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如此详细地研究人脑的发展变化。观测的时间从两周到四年。他们主要观察连接人脑两半球的中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因为这个部分是人脑其他区域活动的指示器。科学家观察到,在人脑的某…  相似文献   

15.
要不要打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疫苗?这是20万支甲流疫苗进入广东后摆在广东所有市民面前的问题。市民:担心疫苗有副作用为防孩子患上甲流,不少家长都表示不会阻止自己的子女接受新疫苗接种,尤其是抵抗力差和需要参加较多集体活动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多年以来,各位父母一直都在为应该在互联网上分享孩子的哪些内容而忧心。强大的新技术带来更加急迫的风险。在TikTok上有两派泾渭分明的父母:一派父母为了点赞会往孩子脑门上敲蛋,另一派父母孤注一掷地努力确保互联网不知晓他们的孩子。对于一位以科迪·埃莉丝(Kodye Elyse)之名发布内容的35岁TikTok明星来说,一次令她不适的网上经历使得她停止让她的三个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她在2020年发布的一个小女儿跳舞视频吸引了数百万观看量和来自陌生男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评论。她要求《纽约时报》不要印出她的全名,因为她和孩子们过去遭到过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以后,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转折——学习将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呢?美国拉德福特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维吉·D·林克丝建议: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应寻找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从一开始起就应该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件非常重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4,(2):93-96
<正>"不要觉得孩子烦,当你烦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会知道的。"这是我所认识的一个朋友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孩子对于爱的感知很敏感,谁对他们好,他们不用看,不用想,只用皮肤就能感觉得到。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他们便依靠鼻子,记住妈妈独有的味道。在生命最初的日子里,他们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谁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情绪也不太好。于是把刚半岁多的  相似文献   

19.
国人长期以来总认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相比.一直过着所有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苦行僧生活,而美国孩子则是在玩耍中度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光。当你看了下面这个作息表后,一定会感到吃惊,因为这是一个美国女中学生的时间安排:“我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5点到滑冰场。7点滑冰结束,然后去学校。放学后,我练习钢琴,做家庭作业,再到滑冰场练一个小时,然后回家,9点半上床睡觉。”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新近出版的自传《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中如此描述自己的中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卓别林出生于伦敦的贫民窟。他的父母都是杂耍剧团的演员。他出生后一年,父母就离婚了。据说是因为他的父亲酗酒成癖。卓别林和比他大4岁的哥哥被母亲带走,由母亲一人抚育。他们一家的生活极其悲惨。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极好。并且,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们都没有丧失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