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和光电扫描仪对懒猴和树的心、肌、肝,肾、肠、脾、肺、血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懒猴肝脏仅显示3条酶带和树血液显示4条酶带以外,两种动物所有被测的其它器官组织均有5条酶带;不同种的同一器官组织,同一物种的不同器官组织,各酶带的相对百分含量绝大多数都显著不同.表现了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同时,计算了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A、B亚基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人、猴、小白鼠已知血清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A亚基的百分比值:小白鼠>树(>懒猴>猴>人,表明亚基的百分含量与动物的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栖息于广西岩溶山区的灵长类动物:懒猴、猕猴、熊猴、藏猴、红面猴、黑叶猴、白头叶猴和黑长臂猿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这些猴类适应了岩溶山区特殊生态环境,形成了与生活在一般山区的种群不同的生活格局。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狨猴(Saguinus mystax)血红蛋白(Hb)a链的氨基酸序列.经CM-23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的狨猴Hb珠蛋白a链,分别用溴化氰裂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消化,经高效液相层析(HPLC)和高压电泳-纸层析分离后的肽段,用蛋白质顺序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完整狨猴a链的一级结构与人、恒猴和懒猴的a链有差异,肯定了狨猴的进化地位.同时对测定一级结构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1993,(3)
1.蜂猴属于灵长目、懒猴科,是一种低级的猴类.它们栖息于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密林中,行动缓慢,所以也被称为"懒猴".蜂猴白天睡觉,夜间觅食,吃昆虫、野果、树叶、小鸟和鸟卵等.蜂猴(Nycticebas coucang)体长320-345毫米,体重约1公斤,分布于广西、云南.2.倭蜂猴(N.pygmacus)又称小懒猴,体长200-250毫米,体重0.5公斤左右.分布于云南西南部.3.长臂猿属子灵长目、长臂猿科,它们与猩猩科动物同被称为"类人猿",是动物中进化水平非常高的、仅次于人类的一个类群.世界上长臂猿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索使用化学药物捕捉野生动物及临床应用的实践经验,探讨出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迅速、安全可靠的保定药物,作者在长沙动物园用保定2号对熊面猴、红面猴、大回叫猴和四川猴分别进行了投喂和喷眼的临床应用,并用回苏2号进行回苏,均收到了满意效果。1 试验动物 选择临?..  相似文献   

6.
用人角膜给猕猴移植,共7只。第2、3、6号猴供片直径是7.5mm,植床直径是7.0mm;第1、4、5、7号猴的供片直径力6.2mm,植床直径为6.0mm;结果:第2、3只猴植片透明达1年以上,第6只猴已透明20个月,现仍在观察中,第1只猴17天死亡,死前植片透明,第4、5、6只猴,植片透明4.5~8个月,小植片比大植片透明时间较长。实验猴№2术后8个月时,植片内皮细胞的密度为2570个/mm~2,术后13个月时为1800个/mm~2,植片内皮的丢失率超过生理下降速度。扫描电镜检查证实,人角膜内皮可以在猴眼上生存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免疫排斥反应,早期和轻型者,可用激素控制;后期和新生血管明显者,激素难以奏效。这一实验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研究异种角膜移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了犬和猴的实验室眼科学检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针对猴或犬选取合适的保定方式,肉眼对动物眼外观检查,使用裂隙灯对动物眼前节检查,动物散瞳后使用检眼镜观察眼后节,并说明检查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一七八○年,法国一位名叫皮埃尔·松涅尔的旅游者在马达加斯加岛捕获一头从来没见过的怪兽.它体型似猫,全身黑褐色,拖着一条毛茸茸的长尾巴,生着一对大耳朵和一双瘦骨嶙峋的爪子.这就是指猴.目前,指猴与世界上其它稀有动物一样,正面临着绝种的命运.其原因在于马达加斯加的森林面积在逐渐缩小.经过长期搜寻,一九五六年曾发现一只成年指猴,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它早已灭绝  相似文献   

9.
长鼻猴又叫天狗猴、大鼻猴,是东南亚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猴种,现被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寄生虫的检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地区红面猴进行寄生虫检查 ,查出体内寄生虫 12种 ,其中肠道蠕虫 :人蛔虫、结节线虫、毛首线虫、粪圆线虫、食道口线虫、蛲虫 ;肠道寄生原虫 :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滴虫。肝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5% ,中心猴组 3% ,平南猴组 4 .5% ;查出体外寄生虫 1种 :猴虱 ,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7.8% ,中心猴组 0 ,平南猴组 7.6 %。同时感染 2种虫的猴 ,野生猴组 4 8.6 % ,中心猴组 2 2 .4 % ,平南猴组 4 1.4 %。同时感染 3种虫以上 ,野生猴组 36 % ,中心猴组 4 .5% ,平南猴组 35.2 %。没有感染寄生虫的猴 ,野生猴组仅占 3.9% ,中心猴组 34% ,平南猴组 6 .5% ,前者与后者差异不大 (P >0 .0 1) ,但两者与中心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寄生虫阳性猴进行全面治疗 ,结果表明 :2 0 %乳剂速灭杀丁对体外寄生虫有较好疗效。复方甲苯咪唑、肠虫清是治疗肠道蠕虫的理想药物。治疗原虫的药物以灭滴灵和喹碘为理想。而对食道口线虫及毛首线虫则用噻苯咪唑最有效。  相似文献   

11.
养狗、喂猫曾是西方阔少贵妇摩登的象征。最近,欧洲贵妇不再崇尚猫狗之类,而是竞相花重金购买迷你猴! 迷你猴果然迷人!两只闪闪发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身披黑毛,四肢长而躯干小,头圆大而尾细长,全身长还不及人的一只手指,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9):41-43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专业术语称作远中侧)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会多于4颗。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已经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相似文献   

13.
实验观察了不同饵料、池底、密度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裸腹蚤时,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3种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78.1%。残杀率最低平均为11.4%;海泥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投喂3种饵料的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84.8%,残杀率最低平均为7.6%;裸腹蚤是青蟹大眼幼体培育适宜的饵料.而海泥则是大眼幼体变态适宜的池底.不同培育密度对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大眼幼体的培育密度为3尾/dm^3时,其蜕皮变态率最高,而残杀率与大眼幼体培育密度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玻片免疫酶法(IE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查了来自广西不同来源恒河猴B病毒的相关抗体。结果表明:广西野生恒河猴受B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来自龙虎山及扶绥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9.7%和75.3%。来自穿洞河及布柳河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6.1%和28.9%。大新保护区猴阳性率为57.1%。在不同组猴中,小群关养组猴相关抗体阳性率最高,野生猴次之,自繁猴最低。三组间,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经ELISA检查确定为阴性的猴,用IEA检查出7.5%(15/200)的猴被判定为阳性猴。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非洲绿猴具有不同于食蟹猴和恒河猴等猕猴的生物学特征,如脂质代谢、自发性高血压、SIV 感染不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等,本研究拟对食蟹猴和非洲绿猴肠道细菌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 SIV 抗体阴性的成年食蟹猴和非洲绿猴各 12 只,排除肥胖和疾病个体,收集其新鲜粪便样本,按 200 mg每份等分后进行液氮速冻,-80 ℃ 保存。 其中 1 份进行肠道细菌的实时定量 PCR 分析。 结果 与食蟹猴相比,非洲绿猴双歧杆菌、乳酸菌以及肠杆菌相对含量显著偏低( P<0. 05) ,而普氏菌以及丁酸盐产生菌 ———普拉梭菌和真细菌相对含量更高( P<0. 05) 。 结论 非洲绿猴产丁酸盐的细菌相对含量更高,反映出其肠道免疫细胞稳态和黏膜完整性具有不同于食蟹猴的进化适应特征,为深入研究非洲绿猴对 SIV 感染不致病的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朝生暮死的APP行业如同一个造星工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一批明星产品。而近日,一款90后创业团队打造的漫画拼脸应用——"脸萌"在一夜之间爆红网络,其精准的产品创意卡位,不仅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更展现出"萌文化"在当前网络时代所凝聚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我的“十二地支与动物”是最后一篇了。这篇是“猴与鸡”,“杀鸡吓猴”,可说冤家狭路相逢。猴是灵长类动物,人们通常把它统称为猿猴,科学家常常利用猿猴做实验,得到的结果,往往外推及人类,因而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医药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就利用猴子为实验对象,成功地制造出高效破伤风疫苗和抗白喉疫苗。五十年代曾利用恒河猴的肾细胞作培养基,又成功地生产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为在全世界消灭小儿麻痹症作零献。这是猴牺牲自己,为人类造福的伟举。猴除了在观代医学、生物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在动物行为学、环境学、毒理学、生殖生理学、神经生理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构树萌株种群生物量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喀斯特地区构树基株内萌株数量、平均高度、平均直径对干扰强度、频度的反应特征,划分出强度、中度、弱度3种不同的干扰类型.同时根据实测样本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构树各年龄萌株的生物量构成,用相对生长法建立了其萌株在不同干扰下的生物量模型,应用此模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构树在3种不同干扰程度下萌株种群生物量构成及分配,并估测了群落中构树萌株的种群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干扰是影响萌株产生的重要因素,萌株种群生物量的构成和分配因其所受的干扰程度不同而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扰对构树生物量构成影响最大,强度干扰次之,弱度干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用纯甘油脱水保存15~120天的人、猴角膜片进行了3例人给猴,5例猴给猴表面角膜镜片术,结果2例人给猴,4例猴给猴的表面角膜镜片术后获得透明愈合;2例因层间上皮植入而失败,观察时间3~24个月。于术后3、6和24个月对实验动物角膜作了光镜观察、证实表面角膜镜片的上皮及基质内的角膜细胞被受主所替代,其结构与正常角膜相仿。  相似文献   

20.
尖牙异位是指尖牙偏离其应该萌出的正常位置,同时伴有牙列中牙齿数目不全的畸形。轻度的尖牙异位萌出在口腔临床上比较常见。恒尖牙异位萌出最常见是上颌尖牙的异位萌出。下颌尖牙异位萌出较少见。大多数尖牙异位阻生于原牙位周围。但长距离异位至颏部埋伏的尖牙异位偶见报道,长距离异位至颏部萌出的尖牙异位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