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或动物的发烧往往是某种疾病在作怪,那会发烧的植物又是怎么回事?"人或动物的许多疾病都伴随着"发烧"症状,人体发烧,会让人全身怕冷、头重脚轻、食欲不振。那植物呢?也会发烧么?"身体"有病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发烧"现象。有趣的是,许多植物的"发烧"竟然也跟疾病有关。通常,农作物的体温只比周围的气温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特定的生境内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对不适宜的外界条件的抵抗能力,而这种不适宜的外界条件通常只持续一个短时间。例如,植物组织必须能够忍受所遭受到的脱水、低温和高温,而植物本身不受损伤。在干旱地区,植物除了抗旱性之外,其抗热性有特殊的生态学意义。为了弄清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并调查植物生存在不同地方的可能性,植物抗热性的测定是必需的。有关这方面的问题,O.L.Lange(六十年代)对欧洲地中海和西非等地区的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发现每种植物的抗热性都具有一个较窄的特定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抗热性随年令、季节和环境等不同而有规律地变化。对于内蒙古广大的草原和荒漠植物的抗热性问题,还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对于羊草也未见有人研究过这方面的生态生理学特性。作者在1981年生长季节对羊草的抗热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昆明的城市自然植被和植物区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昆明城区范围内自然分布的植被和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分布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所调查样地分布的生境,划分出10种群落类型,这些类型的分布与人为干扰况形式及强度有关;自然分布于城市的一共有190种种子植物,对植物的科及其属、种组成,它们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植物区系成分以一年生植物和通常认为的杂草植物为主,而其中不乏有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甜味剂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由于有致癌等副作用,已相继被停止生产,只有糖精还在有争议的暂时使用着.因此开发安全性高,资源丰富的天然甜味物质就更为重要了,而植物是最重要的甜味剂源.糖与糖醇天然甜味剂从植物中提取的最常见的天然甜味剂,莫过于我们经常食用的"糖"了,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蔗糖是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  相似文献   

5.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句老话,道出的是人之常情,人之于物的态度。扩而大之,人类对待自然界,通常不也是这样一种态度么?当人口与消费在不断增多、资源在不断消耗和减少,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经济发展是不是应该有一些生态学的限制?发展模式不改变人类社会还能持续下去吗?如果我们确实关注人类的持续繁荣,那么,近期与远期的考虑都尤为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植物干细胞"逐渐成为护肤品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其号称对皮肤具有某些特殊功效。那么,植物干细胞真的如此神奇吗现下,越来越多的护肤品生产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特殊的美肤物质"植物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或者来自濒危的苹果,或者来自生命力顽强的滨海植物,或者来自珍贵的野生人参……不胜枚举,它真的如此神奇吗?什么是植物干细胞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干细胞,多数是在讨论人类干  相似文献   

7.
植物科学画     
怡人 《少儿科技》2016,(4):38-39
正科学家在野外发现了植物新种,通常会采集它们制成标本,并详细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的样子)。他们照着实物或标本来描述植物比较容易,但读者如果仅看文字,就只能在脑中想象植物的形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想象的同一株植物的形象可能也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共生细菌的多样性及研究现状.烟粉虱以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体内存在原生共生细菌和次生共生细菌.原生共生细菌可以提供寄主昆虫食物中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而次生共生细菌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在影响寄主进化的间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出共生细菌功能研究的"瓶颈"在于无法实现体外纯培养.最后,讨论了共生细菌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  相似文献   

10.
正男人和女人对审美的认识不同。但到底存在哪些不同,为何审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异?在对右脑研究后发现,审美时,两性脑部活动差异可能为人类独有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男人们通常公认的美女,在女人眼中通常只是"普普通通"而已,而女人们觉得很帅的男人,男人们也仅仅觉得"还不错"而已。审美话题总是夺人眼球曾经有一组据称是"武大美女证件照"的9张照片,让网友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位,没想到9张朴素清新的女生照片,居然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讨论,9位美女谁是自己心目  相似文献   

11.
糖糖 《少儿科技》2008,(12):38-38
每天清晨,我们睁开眼睛,便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你有没有留心倾听声音里的小秘密呢?"哑巴"也有声音植物应该是"哑巴"吧?这么说,它们可要抗议啦!虽然没有声带,但据科学家研究,植物也能发出各种不易为我们人类所理解的细小的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9,(5)
正由于动物的采食,植物在巨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防御机制,增强了自身的"抗牧性",建立起物理、化学、生态以及综合性的防御体系。于是,植食性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军备竞赛"历久弥新、不断升级。自然界中的动物觅食通常有两类情况:一类十分血腥,如饿虎擒羊、狐狸偷鸡、苍鹰扑兔;另一类则平静而温馨,这就是动物取食植物的过程。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相比,大多比较温顺。  相似文献   

1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美妙的诗句告诉我们:空气和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古代人类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总是先选择那些水草茂盛、鸟语花香、百兽自在的福地。因为连动、植物都无法生存的地方,我们人类怎能在那里安家。由此,人类萌生了利用动物来检测环境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曾士迈,作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奠基人,他预言,不久的将来,"植物医学"与人医学、兽医学将形成鼎足之势,因为绿色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大自然的召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兴趣,也  相似文献   

15.
植物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斗争中,认识自身与大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产生了理解自然现象的要求和愿望。同时,也有了祈求自然力减轻人类威胁的幻想。特别是原始人处于采集和渔猎比较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当时改造自然的手段低劣,协作范围狭小,生活条件简陋,加上自身愚味少知和软弱无力,所以对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真菌感染,每年有超过160万人因此而死亡,且真菌感染病例正呈激增趋势。此外,真菌病害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还会产生毒素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真菌的细胞壁结构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且与植物细胞壁组分完全不同,因此成为开发抗真菌药物的理想靶标。本文详细阐述病原真菌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风险,临床和农业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真菌细胞壁不同组分在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基于广西的天然资源在抗真菌药物研发中的潜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育的需要,"代孕"这一新的生育方法已被大家所熟知。在不同的国家对代孕有不同的看法,同时由"代孕"本身而带来的社会伦理争议却从未停止。而这些争议,也成了"代孕"被人类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演替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多自然现象之一,原生演替研究由于易发现生态学原理或规律、揭示生物的适应机制而受到更多关注.原生演替研究在植物响应干扰、物种侵入和定居、植被群落组合、养分动态、物种相互作用、演替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为生态恢复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受管理或受控制的演替过程,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的恢复活动能够检验演替原理,为了解演替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因此,促进演替和恢复两个领域之间的成果交流将有助于实现各自的目标:理解植被变化和操纵植被变化.  相似文献   

19.
植物化石,是人类认识植物发展的宝贵资料,也是认识地层、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寻求历史长河中的种种信息,是科学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植物化石的家族中,又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一些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树干增粗速度时发现,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植物树干有类似人类"脉搏"一张一缩跳动的奇异现象,那么,植物的"脉搏"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