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纹蛙的食性与捕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养殖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研究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的蝌蚪与成体的食性及捕食行为。结果表明,虎纹蛙是一种性凶猛的蛙类,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并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取食不活动的食物;其捕食行为依蛙体与食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主要食物,除了鱼、肉、奶、蛋和粮食、蔬菜、水果、菇类之外,还有一类食物——菌体食物,如面包酵母、乳酸杆菌、毛霉和微藻等.可食的微藻主要有小球藻、栅列藻和螺旋藻.螺旋藻作为食物可能很有希望,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蛋白源.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1999,(7)
祖国医学通常把饮食调理同医疗联系在一起,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先人们已认识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四千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酿酒术,知道酒既可作饮料和调料,又有活血、养气、暖胃、驱寒作用。中华民族医药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繁体字"医"字写作"医",其下半部分的"酉"字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这说明了药物和食物相互为用的"药食同源,药食互用,药食互补"的关系。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之说,"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思想作为传统营养学的重要理论早已得到广泛应用。早在3000年前西周时,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称为"食  相似文献   

4.
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潮》2008,(1)
心理学家及营养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颇受食物因素的影响。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有缓解作用,当人食入碳水化合物之后,一种血管收缩素便会在大脑中不断增加,使人的精神状况变好。  相似文献   

5.
发现3处比较隐秘的小鼠尸体,随即对其做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初步判断是红隼贮存食物的现象.报告了本次红隼贮食行为的发现过程,分析了发现小鼠位置的特点,给出了红隼贮食行为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自古便与食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生存繁衍,人类必须每日从外界摄取食物和水。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开始了对饮食营养的探索、对生命本源和健康之真的追求。寻找可食用资源、用火烧煮食物,对药食同源的认识,都是启蒙时期营养学的探索。早在19世纪中叶之前,从事医学、生物学、化学研究的前辈们就开启了对食物组成、生理化学等方面的探索,是营养学发展的萌芽时期。1746年,英国医生詹姆斯·林德(James  相似文献   

7.
正站在40摄氏度的烈日下暴晒5分钟,再钻入空调房,你就能瞬间体验什么叫:极致凉爽!若是此刻有人再给你的手里塞个冰淇淋;搞不好你会流下滚烫的热泪。对于早已习惯空调、冰箱陪伴的我们来说,很难想象,在这两样东西发明前,人类面对炎炎夏日时,生活是个什么样!羊毛墙造"土冰箱"相比空调,"以食为天"的人类似乎更迫切地需要个冰箱。除了盐、糖、大米之类无须冷藏的食物,大多数新  相似文献   

8.
笼养白头叶猴的食物选择和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觅食的行为序,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夏季和冬季的日食量,笼养白头叶猴的觅食行为序由探究行为,抢食行为,爬墙行为和进食行为等4步组成,除探究行为的持续时间在雌雄个体间有显性差异外,其他行为持续时间无显的性别差异,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不同,包括对某一食物的取食先后顺序,取食时间和取食量不同,雄猴和雌猴的日食量夏季分别为(659.3±136.3)g和(590.7±106.3)  相似文献   

9.
红嘴鸥繁殖地与越冬地的环境和生活习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滇池越冬及在贝加尔湖地区繁殖的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实地调查后,对两地的生态环境、红嘴鸥在两地的栖息地、食物,以及对待人类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等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红嘴鸥与人类的关系,认为食物的供应以及红嘴鸥繁殖期的领域行为导致了红嘴鸥在两地对待人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红嘴鸥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其地理广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食性与采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凉山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食性和采食行为,根据一年中大熊猫食物组成的变化规律将大熊猫的摄食分为4个时期;食叶期,过渡I期,食杆-笋期和过渡Ⅱ期,并对其采食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胡琳琳 《科技潮》2000,(2):71-71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革,动物性食品已成为人类重要的营养源之一。而它主要是由饲料转化而来的。饲料是促进肉、蛋、奶、鱼等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快速商品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它虽不像大米、面粉和果蔬等那样直接进入人体发生效应,但畜禽水产品却以人类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千家万户、摆上了餐桌,故构成了人类健康的一个因素(?)因此(?)被科学家称为人类的"间接食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病从口入",饮食不卫生不安全,又会成为百病之源.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时刻都有可能混入食品中,导致摄入该食物的人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鲜花为主料或配料的各种食品在世界各地日益流行。有关食品和营养专家预言,一些花类将成为人类又一新的食物源。我国食用鲜花的传统源远流长,如今民间食花也有新发展,如:花椰菜、黄花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桂花糕\菊花糕是人们喜食的糕点,茉莉花茶、菊花茶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健康饮品,桂花酒、玫瑰花露酒也是人们餐桌上喜饮的低度酒。近年来,一些地方还开设了花卉餐馆,以鲜花为原料烹调出各种风味的美食佳肴,吸引了众多的食客。研究表明,鲜花中含有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极其丰富的微量元素,可增强体质。延缓…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9,(8)
中国药膳学是与中医学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药食同源",形成于秦汉以后,成熟于唐宋,长盛于明清。20世纪50年代之后因人民生活处于温饱型和"大锅饭"而导致短暂衰落,至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又重新发展起来。学术界关于"药食同源"的论证已得到普遍公认。神农尝百草,首先是寻找食物,而不是专一地寻访药物。传统中的神农时代,先民们可能有过对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查找、体尝活动,从寻找食物中同时发现药物,这符合传统医药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国药膳学后来的发展应该确切地称为"中医药膳学"。中医药膳是在  相似文献   

15.
经研究已知血清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发病有关,继之引伸到某些食物影响冠心病发病在加州前瞻性研究发现,大量摄食纤维素对冠心病有保护或预防作用在爱尔兰—波士顿研究中也发现蔬菜和纤维素对冠心病的死亡率有单独的影响另外在荷兰20年随访研究,观察到多食鱼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竟低50%。以上,已知食鱼能降低血酯浓度或增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在鱼油中一些成分具有降压、抗血栓形成或抗炎作用为深入此问题,作者观察了某些食物与妇女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在意大利北部30间医院中287  相似文献   

16.
徐娜 《科技潮》2012,(5):68-69
在动物界中,直立行走是人类的独有的特殊行为之一。按理说,用四肢支撑身体更为稳当,人类为何要用两个下肢进行直立行走?千百年来,不少科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然而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有关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的假说有很多,目前比较靠谱的假说有两个:觅食假说和节能假说。其实,这两个假说都与早期人类食物的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17.
馒头大世界     
"别用心吃,慢慢吃,再看我脸。"这是一则谜面,谜底是一种食物,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答案是馒头。"慢"字去掉竖心旁,剩下"曼";吃即食,引申为食字旁;"曼"与食字旁组成"馒"字。脸位于头部。二者相结合就是"馒头"。在北方,馒头是餐桌上的主食,馒头蘸酱、羊肉泡馍等吃法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8,(2)
打从"盘古开天"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升天飞行、尤其是到其他星球去旅游或探奇揽胜,都看作是白天做梦——不可恩议的事情,最多只能编造一些神话故事,不过聊以自慰罢了。可如今,人类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不仅早已有飞机上天,人造卫星升空,而且载人宇宙飞船已在太空邀游,登上月球,并向其他更遥远的星球进发。更令人兴奋的是,人类移居太空外星球的日子将为期不远!然而,目前宇航员、特别是将来地球移民所需要的食物首先要得到解决,因为倘若全都生活用品和食物都依赖地球供给,耗资巨大不说,其数量和保鲜问题就受到严重制约。要是能在太空轨道站"开垦"菜地,种上各种日常必需的蔬菜,那么宇航员乃至移民们的健康便有了保障,而不像现在宇航员光靠吃从地球上带去的食品罐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8,(2)
随着科技研究的深入与科研领域的拓宽,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利用,无疑给21世纪的种植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引入一场新的绿色革命。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二战"以来,各国人口迅猛增长了50%。据有关专家估算,这段时期全球每年产量平均增长1倍才能满足需求,其中,种植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温饱问题。农业科学课题也不断在开发,比如"科学种田"、"改革食物结构"、"新品种的培育"、"宇宙外空"等,但都有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酸奶就已诞生。随着人们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发酵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人类的饮食生活也因这些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而更加多姿多彩对我来说,最好吃的食物往往都有一些奇怪的味道:黄瓜虽然很好吃,但当我想找点什么塞进三明治的时候,腌黄瓜才是我的第一选择。平淡无味的白菜腌成泡菜就变得美味多滋,而蓝奶酪毋庸置疑比普通的奶酪更有味道。毛豆?算了吧,味噌汤加一小杯清酒,似乎更对我的胃口。是什么让这些食物变得更加鲜美可口的?答案是细菌和真菌。食品科学作家哈罗德·麦基指出,我们的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